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志专利>正文

无摩擦力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060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包括固定臂、动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枢轴,固定臂和动臂之间通过弹性枢轴相连,使得动臂围绕弹性枢轴进行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动臂围绕弹性枢轴旋转,使固定臂端部和动臂端部之间产生开、合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线夹的不足,线夹开合时没有摩擦力,不需要润滑,具有结构简单、长寿命、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开合间隙可调、夹紧力可控,满足高质量的键合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夹,具体涉及一种制造或处理半导体芯片的设备,特别是键合设备或键合机上的线夹。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键合是把电路芯片上已金属化的电路引出端或电极与装配芯片的金属引线框架或外壳引出电极线一一对应连接起来的焊接工艺。作为键合设备的一种,键合机通过陶瓷细管(劈刀)引导金属引线(金线、铜线、铝线等)在三维空间中作复杂高速的运动,形成各种满足不同封装形式需要的线弧。键合机主要包括:XY工作平台、键合头、物料夹持台、上下料装置等部件。键合机在工作过程中,由Z向电机驱动的键合头,配合精密XY运动平台,引导金属线在三维空间作复杂高速的运动,以便形成各种满足不同芯片封装所需的线弧。线夹固定于键合头上,是键合头上的关键部件,其在键合过程中不断张开与闭合,以实现拉断金线,开始下一个周期的键合工艺,完成芯片焊盘与封装管脚的键合连接。近些年来,键合机的速度逐渐加快,这就要求与之配合的线夹也需要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 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同时具有控制夹紧力的能力,从而在键合的过程中不至于夹伤金属引线(金线、铜线、铝线等)。由于线夹固定在键合头上,随着键合头做上下往复高速、高加速度的Z向运动,因此要求线夹质量尽量的轻,静态与动态都具有高刚性。避免在运动中产生振动而影响键合质量。由于键合速度的提高,线夹夹紧部分需要开合的频率每秒多达30次以上,需具有结构简单、开合阻力小、线夹整体可靠性高。目前一般的线夹,参照图1,包括固定臂29、动臂35、夹片25、26等,线夹采用音圈电机34驱动,固定臂29通过螺钉孔30用螺钉固定于键合头上,固定臂29前端装有用于夹持键合金属线27的夹片26,通过螺钉31固定臂29另一端装有音圈电机34的定子部分,动臂35端部装有用于夹持键合金属线27的夹片25,动臂35另一端装有音圈电机34的动子线圈33,固定臂29与动臂35通过枢轴36相互连接,拉伸弹簧28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臂29与动臂35上,位于线夹夹持端与枢轴36之间,一方面起到拉紧固定臂29与动臂35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给线夹夹持键合金属线27—个预夹紧力,让线夹处于常闭状态;音圈电机34驱动动臂35做Θ向绕枢轴36的旋转运动,从而使得动臂35在端部产生Θ ’的开合动作,从而达到松开与夹紧键合金属线27的功能。这种结构的线夹采用枢轴36结构,虽然采用高硬度的耐磨材料,但是不可不免的还是有摩擦力,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磨损,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摩擦力也在变化。为了让夹持键合金属线27得到一致的夹紧力,需要不定时的调整音圈电机34的驱动参数,同时这种线夹结构复杂,给整个键合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摩擦力线夹,以解决现有技术线夹开合过程具有摩擦力,引起夹持力变化,影响键合质量,开合间隙不可调、夹紧力不可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包括固定臂、动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枢轴,固定臂和动臂之间通过弹性枢轴相连,使得动臂围绕弹性枢轴进行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动臂围绕弹性枢轴旋转,使固定臂端部和动臂端部之间产生开、合动作。前述的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枢轴还用于提供固定臂端部和动臂端部之间的预夹紧力,使得固定臂端部和动臂端部之间处于常闭状态。前述的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枢轴为簧片。前述的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上安装用于夹持金属线的第一夹片,动臂上安装有用于夹持金属线的第二夹片。前述的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定臂上安装有用于调节线夹打开幅度的限位块。前述的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上安装有用于调节线夹打开幅度的止动块。前述的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臂上,另一端固定在动臂上。前述的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定子、第二电机定子、位于第一电机定子和第二电机定子之间的电机动子;第一电机定子、第二电机定子分别与固定臂固定相连;电机动子与动臂固定相连。前述的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螺线管,所述螺线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于动臂上,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固定臂上。前述的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压电陶瓷,所述压电陶瓷的一端与固定臂固定相连,所述压电陶瓷的另一端与动臂固定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线夹的不足,线夹开合时没有摩擦力,不需要润滑,具有结构简单、长寿命、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开合间隙可调、夹紧力可控,满足高质量的键合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线夹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立体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爆炸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第一线夹夹片,2、键合金属线,3、第二线夹夹片,4、固定臂,5、簧片,6、螺钉孔,7、限位块,8、止动块,9、驱动装置,10、动臂,11、螺钉,12、电机定子上板,13、磁铁,14、电机定子下板,15、线圈,16、拉伸弹簧,17、调节拉力的装置,18、螺线管,19、第一部分,20、第二部分,21、压电陶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线夹开合阻力变化,从而引起夹持力变化,影响键合质量这一出发点,专利技术了一种无摩擦阻力的新款线夹。本专利技术的线夹,包括固定臂与动臂,两个彼此通过簧片相连。簧片起弹性枢轴的作用,驱动装置提供动臂围绕弹性枢轴旋转的动力,动臂围绕弹性枢轴旋转,进而使固定臂与动臂端部产生开、合动作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参见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线夹包括线夹动臂10、与线夹动臂10配合的线夹固定臂4。第一线夹第二夹片I粘结于线夹动臂10上,第二线夹第一夹片3粘结于线夹固定臂4上,线夹固定臂4通过螺钉孔6用螺钉与键合头相连。线夹动臂10通过簧片5与线夹固定臂4相连。线夹固定臂4上设置有线夹驱动电机9。第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4所示,线夹驱动装置9采用音圈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定子、第二电机定子、第一电机定子、第二电机定子之间的电机动子。磁铁13与电机定子上板12粘结构成第一电机定子,磁铁13与电机定子下板14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摩擦力线夹,包括固定臂、动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枢轴,固定臂和动臂之间通过弹性枢轴相连,使得动臂围绕弹性枢轴进行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动臂围绕弹性枢轴旋转,使固定臂端部和动臂端部之间产生开、合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田志李朝军
申请(专利权)人:田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