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齐齐专利>正文

一种扑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002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提供升力,并可以实现载人飞行的扑翼机,其结构包括机身、发动机、传动部件、扑翼,扑翼对称安装于机身两侧,发动机通过传动部件连动扑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翼包括骨架、弹性翼身、扑臂,所述弹性翼身为半锥型并包覆骨架,所述扑臂横贯骨架并具有多个关节,扑臂一端连接传动部件。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制成的扑翼机可实现载人飞行,使飞行器的普及程度大大增加。(*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型飞行器,特别是一种通过扑动机翼获得升力的扑翼机
技术介绍
扑翼机是一种利用机翼上下摆动以获得升力的飞行器,相对传统的飞行器如一般的飞机,其有诸多的好处,例如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对动力要求不高等优点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此种技术尚处于不完善的阶段,无法真正应用于实际当中,其难以克服的缺点是升力不足和稳定性差,这两点问题如若解决,则扑翼式飞行器有着不可限量的前景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提供升力,并可以实现载人飞行的扑翼机。本技术的一种扑翼机,其结构包括机身、发动机、传动部件、扑翼,扑翼对称安装于机身两侧,发动机通过传动部件连动扑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翼包括骨架、弹性翼身、扑臂,所述弹性翼身为半锥型并包覆骨架,所述扑臂横贯骨架并具有多个关节,扑臂一端连接传动部件。所述骨架包括位于翼身前部成半圆锥形的锥头,锥头以不同角度插接多根分别与扑臂关节铰接的弹性直棒;所述弹性直棒与扑臂关节铰接处装设有固定扑翼的套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身的机头和机尾均为M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弹性直棒为四根。本技术的扑翼机可实现载人飞行,极具实际意义,可以显著的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而且稳定性上佳,使飞行器的普及程度大大增加。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外型示意图;图2所示为翼身截面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扑翼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其中机身1、机头11、机尾13、扑翼2、骨架22、弹性直棒221、222、223、224、锥头225、套环226、弹性翼身23、扑臂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外型示意图,包括机身1、扑翼2,机身包括机头11和机尾13,发动机置于机身内部,机头11、机尾13为M形结构,提高整机升力,并保证滑翔平稳流畅。扑翼为半锥形,如图2所示为翼身23截面的示意图,如此设计的锥形翼,当其向下扑动时,锥底扑打空气的面积远大于锥头处扑打的面积,一方面空气在锥底产生的压力大于锥头处产生的压力,故该翼能产生向前(锥头)的推力;另一方面,空气又垂直于扑打方向反作用于机翼,故能产生向上升力。在向前及向上升力共同作用下,机能不停地向前推进,当扑臂持续上下扑打达到某一频率,升力大于整机重量加负升力时,该机便能起飞。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扑翼结构示意图,由于采用了弹性翼设计,解决了翼在上提时的负升力,将一侧翼解剖可见锥头225制作成半圆锥状,底部有四个小孔,分别可镶入四根有一定弹性的直棒221、222、223、224,在这四根直棒上覆盖轻质弹性材料即成一锥形翼身。扑臂24制成与该扑翼外弧度相近似的半圆形,在与直棒的交接处(扑臂的具体位置可稍调整),分别安装一个稍大于扑臂24直径套环226,用以将扑臂24传力给直棒,相对可旋转的套环226用来固定扑翼的位置。当扑翼24向下扑打时,几乎同时压迫直棒221、222、223,加上空气阻力,使该翼保持半圆锥状扑打空气,且呈伸展状,这样翼便获得更大升力,并且产生向前推力。当主扑翼上提时,由于222、223等棒有一定弹性,故先提起223、222棒,再传力给锥头5、并传力给棒221,棒221上提运动相对滞后,锥体更“拱背”,整个翼外表以很小的角度与空气相擦碰,空气阻力大为减小。这样,就实现了升力很大,向上阻力即负升力很小,扑臂不断上下扑动,锥形翼便不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向前推进。翼身的各直棒选材和制作时是根据主扑翼上下扑动的频率,使能够令每一次主扑翼上提,翼的各直棒能马上跟上成锥状(使整个扑翼),而每一次下扑时,翼各棒能伸展开,使整个扑翼更大面积扑打空气,产生更大升力。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发动机的动力由扑臂传递到翼身上的套环,并带动整个扑翼不断地上下扑动。实验证明,采用相同功率的发动机,该专利技术扑翼机与直升机负重能力接近,飞行平稳、安全,即使空中发动机熄火,整机也能保持滑翔状态平稳下降。本技术采用可输出足够动力的发动机,即可实现载人飞行。权利要求1.一种扑翼机,包括机身(1)、发动机、传动部件、扑翼(2),扑翼(2)对称安装于机身两侧,发动机通过传动部件连动扑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翼(2)包括骨架(22)、弹性翼身(23)、扑臂(24),所述弹性翼身为半锥型并包覆骨架,所述扑臂(24)横贯骨架(22)并具有多个关节,扑臂(24)一端连接传动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2)包括位于翼身前部成半圆锥形的锥头(225),锥头以不同角度插接多根分别与扑臂关节铰接的弹性直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扑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直棒与扑臂关节铰接处装设有固定扑翼的套环(22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机头(11)和机尾(13)均为M形结构。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扑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直棒为四根或五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提供升力,并可以实现载人飞行的扑翼机,其结构包括机身、发动机、传动部件、扑翼,扑翼对称安装于机身两侧,发动机通过传动部件连动扑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翼包括骨架、弹性翼身、扑臂,所述弹性翼身为半锥型并包覆骨架,所述扑臂横贯骨架并具有多个关节,扑臂一端连接传动部件。应用本技术原理制成的扑翼机可实现载人飞行,使飞行器的普及程度大大增加。文档编号B64C33/00GK2808739SQ20052006213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莫齐齐 申请人:莫齐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扑翼机,包括机身(1)、发动机、传动部件、扑翼(2),扑翼(2)对称安装于机身两侧,发动机通过传动部件连动扑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翼(2)包括骨架(22)、弹性翼身(23)、扑臂(24),所述弹性翼身为半锥型并包覆骨架,所述扑臂(24)横贯骨架(22)并具有多个关节,扑臂(24)一端连接传动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齐齐
申请(专利权)人:莫齐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