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相臣专利>正文

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0925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通过两根竖梁安装于清污机机头下方,两根竖梁的下端安装有横梁,横梁上安装有若干独立柔性刮片,刮片的宽度略大于耙齿间距,每片刮片对应两只相邻的外耙齿,其前侧与来到近前的外耙齿前侧具有足够大的夹角;工作时,刮片对所对应的外耙齿一侧从根部到末端实现刮擦,除掉缠缚在外耙齿上的污物;当清污机反转时,齿耙管亦能顺利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转式清污机,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式清污机在清污齿耙卸污时,极易发生粘连在外齿上的污物无法自行脱落的现象,尤其像塑料袋、编织袋等柔性片状污物,更容易缠绕在外齿上,随齿耙进入栅体后侧被水流冲到下游,造成二次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00年5月10日曾公开了申请号为CN99221415的“自动疏齿型回转式清污机”中国专利技术,该技术在回转式清污机的链条上设置活动式耙齿,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双辊轮轨道驱动设置在辊轮链条上的耙齿翻转装置,带动耙齿将各种软硬杂物清除干净,避免柔性物质的缠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但该项技术过于复杂,加大了生产成本和制作难度,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2013年6月26日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1320002339的中国专利技术“一种回转式清污机梳齿装置”,采用设置在间隔开设有多个U形豁口的两个夹板之间开设有若干刮污口的橡胶板对耙齿上的污物进行清除,与国内几家回转式清污机专业生产企业多年以来所采用的梳齿装置大同小异,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一是由于橡胶板上的刮污口对耙齿只有横向的梳理而并没有从上到下的刮擦过程,对柔性缠绕污物难以清除,二是刮污口极易被污物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工作可靠清污彻底的刮齿装置,解决
技术介绍
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方案:包括与清污机机头下方边梁相连接的竖梁、与竖梁下端固接的横梁以及若干柔性刮片;所述刮片的前侧与来到近前的外耙齿前侧之间的夹角为30至70度;所述刮片为条状单体结构,固接于支架和夹板之间,通过支架下端与横梁固接;所述刮片数量为外耙齿数量的1/2,均匀布置,每片对应两只外耙齿,宽度大于外耙齿间距1/10至1/5。所述刮片的前侧与来到近前的外耙齿前侧之间的夹角以55度为宜。所述刮片为橡胶材质,宽度大于耙齿间距以1/7为宜。所述夹板和所述支架均由单根条形板制成,两者分别位于刮片的前后侧,与刮片栓接为一体,所述夹板宽度小于支架宽度1/4至1/2 ;所述支架与横梁的连接方式为栓接。所述夹板的宽度小于支架宽度1/3。所述横梁通过连接板与竖梁栓接,所述竖梁上的连接孔为纵向滑槽孔。随着齿耙前移,刮片前端首先与对应的外耙齿侧面根部接触;随着齿耙继续不断前移,刮片对外耙齿侧面从根部到末端进行刮擦,清除外耙齿上所缠缚污物。只要使用条件许可,尽可能使刮片的前侧与来到近前的外耙齿前侧之间的夹角加大,以利于提尚刮擦效果。刮片通过分别位于其前后面的夹板和支架连为一体,并通过支架下端与横梁相连接。刮片宽度略大于耙齿间距,使其对外耙齿施加足够作用力,并且即使外耙齿安装位置偏差较大或出现侧向轻微弯曲变形,亦能确保刮擦效果。夹板宽度显著小于支架宽度,以便设备反向运行时刮片在外耙齿逆向作用下易于向后发生弯曲,使齿耙能够顺利通过。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顺利清除外齿上的附着污物,不会发生被污物堵塞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竖梁2.横梁3.支架4.夹板5.刮片6.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横梁4两端通过连接板5与竖梁I下端固接;若干刮片5每片对应于两只相邻的外耙齿,并通过支架3下端固接于横梁2 ;刮片5为长条状,由橡胶制板制成,其宽度大于耙齿间距1/10至1/5。如图2所示,夹板4与支架3分别位于刮片4的前后两侧,三者栓接为一体,刮片夹板6的宽度小于刮片支架3约1/3 ;刮片5的前侧与来到近前的外耙齿前侧之间的夹角为55度,既保证刮片5对外耙齿实现顺利刮擦,又不至于使刮片5长度过大,导致安装受限;竖梁I的上端固接于清污机机头下方边梁,刮片5的前端位于齿耙管底侧运行轨迹线的下侦牝并且不超出牵引链轮的最外侧;竖梁I与连接板6的连接孔为纵向滑槽孔,以便调整上下位置。【主权项】1.一种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包括与清污机机头下方边梁相连接的竖梁(1)、与竖梁(I)下端固接的横梁(2)以及若干柔性刮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5)的前侧与来到近前的外耙齿前侧之间的夹角为30至70度;所述刮片(5)为条状单体结构,固接于支架(3)和夹板(4)之间,通过支架(3)下端与横梁(2)固接;所述刮片(5)数量为外耙齿数量的1/2,均匀布置,每片对应两只外耙齿,宽度大于外耙齿间距1/10至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5)的前侧与来到近前的外耙齿前侧之间的夹角以55度为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5)为橡胶材质,宽度大于耙齿间距以1/7为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4)和所述支架(3)均由单根条形板制成,两者分别位于刮片(5)的前后侧,与刮片(5)栓接为一体,所述夹板(4)宽度小于支架(3)宽度1/4至1/2 ;所述支架(3)与横梁(2)的连接方式为栓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4)的宽度小于支架(3)宽度1/3。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 )通过连接板(6 )与竖梁(I)栓接,所述竖梁(I)上的连接孔为纵向滑槽孔。【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通过两根竖梁安装于清污机机头下方,两根竖梁的下端安装有横梁,横梁上安装有若干独立柔性刮片,刮片的宽度略大于耙齿间距,每片刮片对应两只相邻的外耙齿,其前侧与来到近前的外耙齿前侧具有足够大的夹角;工作时,刮片对所对应的外耙齿一侧从根部到末端实现刮擦,除掉缠缚在外耙齿上的污物;当清污机反转时,齿耙管亦能顺利通过。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IPC分类】E02B15-10【公开号】CN204456036【申请号】CN201420779900【专利技术人】耿相臣, 耿聃, 韦良福 【申请人】耿相臣【公开日】2015年7月8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式清污机固定刮齿装置,包括与清污机机头下方边梁相连接的竖梁(1)、与竖梁(1)下端固接的横梁(2)以及若干柔性刮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5)的前侧与来到近前的外耙齿前侧之间的夹角为30至70度;所述刮片(5)为条状单体结构,固接于支架(3)和夹板(4)之间,通过支架(3)下端与横梁(2)固接;所述刮片(5)数量为外耙齿数量的1/2,均匀布置,每片对应两只外耙齿,宽度大于外耙齿间距1/10至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相臣耿聃韦良福
申请(专利权)人:耿相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