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884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工装,包括底座、滤芯移动机构、显微镜移动机构、滤芯装夹机构、正置显微镜和下部光源机构,其中滤芯移动机构和显微镜移动机构相互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滤芯装夹机构安装在滤芯移动机构上,正置显微镜安装在显微镜移动机构上,下部光源机构固定在底座上。通过在被测的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下部放置光源,使光线从楔形丝网滤芯的间隙中透射到物镜上,从而在目镜中观测出的从楔形丝网滤芯中透过的光的宽度既是滤芯间隙的真实大小,采用这种工装进行测量可以避免测量中的产生的各种误差,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又极大的提高了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用显微镜通过下部透光法测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尺寸的工装。
技术介绍
金属楔形丝网滤芯是由按一定间隙螺旋排列成管状的楔形金属丝和与之相交错的加强筋焊接组成,金属丝之间的间隙即为过滤间隙。过滤间隙的大小是衡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的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因此对滤芯间隙的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测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尺寸的方法一般有几种,一种是直接使用塞尺进行测量,由于常规塞尺一般只能做到30 μπι,小于30 μπι的塞尺,其制造误差会比较大,所以很难精确地测量出间隙为25 μ m甚至更小尺寸的滤芯间隙;另一种是采用冒泡法或多次通过法进行检测,但是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有专业的设备,不仅测量费用高而且测量的效率很低,并且测出的结果也只是一个平均值,不能对所有间隙的尺寸进行逐个测量。还有一种就是直接用显微镜进行测量,显微镜一般采用反射光或者透射光进行测量,而对于要观测的金属楔形丝网滤芯而言,采用反射光测量,由于滤芯表面形状的不规则加上光线的折射导致测量的误差较大;采用透射光测量,由于滤芯本身结构较为复杂,显微镜自带的透射光源无法直接透过待测间隙到达显微镜物镜上,测量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精确、高效的测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尺寸的工装。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工装,包括底座、滤芯移动机构、显微镜移动机构、滤芯装夹机构、正置显微镜和下部光源机构,其中滤芯移动机构和显微镜移动机构相互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滤芯装夹机构安装在滤芯移动机构上,正置显微镜安装在显微镜移动机构上,下部光源机构固定在底座上。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滤芯移动机构包含第一组滑块轴承、第一组导轨、滤芯水平安装板,滤芯水平安装板安装在第一组滑块轴承上方,第一组滑块轴承安装在第一组导轨上。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显微镜移动机构包含第二组滑块轴承、第二组导轨、显微镜水平安装板,显微镜水平安装板安装在第二组滑块轴承上方,第二组滑块轴承安装在第二组导轨上,正置显微镜安装在显微镜水平安装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滤芯装夹机构包含两个装夹接头和两块垂直安装板,两块垂直安装板分别固定在滤芯水平安装板两端,两个装夹接头相向固定在两块垂直安装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装夹接头包含外筒、弹簧、中空导杆和内筒,外筒一端固定在垂直安装板上,中空导杆穿过外筒,中空导杆一端固定在垂直安装板上,内筒套装在中空导杆与外筒之间,弹簧位于外筒与中空导杆形成的腔体中,弹簧一端顶住内筒。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下部光源机构包括电源、调光器、发光体和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穿过一侧的中空导杆,电源、调光器与发光体之间通过电源线依次连接,发光体固定在固定杆上,发光体位于正置显微镜物镜的正下方。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被测的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下部放置光源,使光线从楔形丝网滤芯的间隙中透射到物镜上,从而在目镜中观测出的从楔形丝网滤芯中透过的光的宽度既是滤芯间隙的真实大小,采用这种工装进行测量可以避免测量中的产生的各种误差,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并且利用工装承载滤芯在左右方向上滑动可以既方便又快捷的测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的每一条间隙,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又极大的提高了测量效率。【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滤芯装夹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下部光源机构的结构图;图4为测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的实施例图。其中:1、底座,2、滤芯移动机构,3、显微镜移动机构,4、滤芯装夹机构,5、正置显微镜,6、下部光源机构,21、第一组滑块轴承,22、第一组导轨,23、滤芯水平安装板,31、第二组滑块轴承,32、第二组导轨,33、显微镜水平安装板,41、装夹接头,42、垂直安装板,51、显微镜物镜,52、目镜,53、电脑,54、显微镜支架,55、调焦旋钮,56、CCD镜头,57、显微镜光源,61、电源,62、调光器,63、发光体,64、固定杆,411、夕卜筒,412、弹簧,413、中空导杆,414、内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测量工装,包括底座1、滤芯移动机构2、显微镜移动机构3、滤芯装夹机构4、正置显微镜5和下部光源机构6,其中滤芯移动机构2和显微镜移动机构3相互垂直安装在底座I上,滤芯装夹机构4安装在滤芯移动机构2上,正置显微镜5安装在显微镜移动机构3上,下部光源机构6固定在底座I上,其中底座I为一块加工有安装孔的水平安装板;滤芯移动机构2包含第一组滑块轴承21、第一组导轨22、滤芯水平安装板23,滤芯水平安装板23安装在第一组滑块轴承21上方,第一组滑块轴承21安装在第一组导轨22上,第一组滑块轴承21包括四个滑块轴承,第一组导轨22包括两根直线导轨,四个滑块轴承两两分别套装在第一组导轨的两条直线导轨上,用手推动滤芯水平安装板23即可实现滤芯在左右方向的移动;显微镜移动机构3包含第二组滑块轴承31、第二组导轨32、显微镜水平安装板33,显微镜水平安装板33安装在第二组滑块轴承31上方,第二组滑块轴承31安装在第二组导轨32上,第二组滑块轴承31包括四个滑块轴承,第二组导轨32包括两根直线导轨,正置显微镜5安装在显微镜水平安装板33上,四个滑块轴承两两分别套装在第二组导轨的两条直线导轨上,用手推动显微镜水平安装板33即可实现显微镜在前后方向的移动。滤芯装夹机构4包含两个装夹接头41和两块垂直安装板42,两块垂直安装板42分别固定在滤芯水平安装板23两端,两个装夹接头41相向固定在两块垂直安装板42上。如图2所示为滤芯装夹机构的结构图,安装时通过调节垂直安装板42下的垫片来保证两端的装夹接头41在同一水平线上。装夹接头41包含外筒411、弹簧412、中空导杆413和内筒414,外筒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金属楔形丝网滤芯间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滤芯移动机构(2)、显微镜移动机构(3)、滤芯装夹机构(4)、正置显微镜(5)和下部光源机构(6),所述的滤芯移动机构(2)和显微镜移动机构(3)相互垂直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滤芯装夹机构(4)安装在滤芯移动机构(2)上,所述正置显微镜(5)安装在显微镜移动机构(3)上,所述下部光源机构(6)固定在底座(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肯胜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