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安装结构以及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867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带安装结构以及手表。带安装结构具备:在外侧面设有螺纹孔(14)的手表壳体(1);在一端部(10a)设有安装孔(16)的表带(10);通过该表带(10)的安装孔(16)并与螺纹孔(14)螺纹结合而将表带(10)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螺纹部件(11);以及设于该螺纹部件(11)的附近且防止表带(10)相对于手表壳体的卷翘防止部(19)。因此,利用使螺纹部件插入表带的安装孔并与手表壳体的螺纹孔螺纹结合的简单的结构,能够防止表带的卷翘,而能够将表带直接安装于手表壳体,并且能够将表带牢固地固定于手表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带的一端部直接安装于壳体且能够将带牢固地固定于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表等腕部佩戴式的电子设备、或者用于包、袋等的带安装结构以及具备该带安装结构的手表。
技术介绍
例如,在手表的带安装结构中,公知有如专利文献I记载那样的结构,即,在手表壳体的外侧面通过螺纹部件而安装带安装部件,并在该带安装部件安装表带的一端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004号公报然而,这样的手表的带安装结构中,无法将表带的一端部直接安装于手表壳体,必需经由带安装部件进行安装,从而有部件件数变多、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该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如下带安装结构以及具备该带安装结构的手表,即,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带的一端部直接安装于壳体,并且能够将带牢固地固定于壳体。本技术的方案I是一种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外侧面从外部朝向内部设有螺纹孔的壳体;在一端部以与上述壳体的上述螺纹孔在同一轴上对应的方式设有安装孔的带;通过上述带的上述安装孔并与上述壳体的上述螺纹孔螺纹结合而将上述带安装于上述壳体的螺纹部件;以及设于上述螺纹部件的附近,且防止上述带相对于上述壳体的卷翘的卷翘防止部。方案2根据方案I所述的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翘防止部具有设置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外侧面的上述螺纹孔的附近的嵌合突起、和设置在上述带的上述安装孔的附近且供上述嵌合突起卡合的卡合凹部。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突起沿上述螺纹孔的外周设为大致圆弧状,上述卡合凹部沿与上述嵌合突起对应的上述安装孔的外周设为大致圆弧状。方案4根据方案I所述的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螺纹部件以相对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外侧面倾斜的状态安装。方案5根据方案2所述的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螺纹部件以相对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外侧面倾斜的状态安装。方案6根据方案I所述的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螺纹部件具有与上述壳体的上述螺纹孔螺纹结合的螺纹部、插入上述带的上述安装孔的颈部、以及直径比上述带的上述安装孔的内径大的头部,上述头部的外端面以与上述带的外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安装。方案7根据方案2所述的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螺纹部件具有与上述壳体的上述螺纹孔螺纹结合的螺纹部、插入上述带的上述安装孔的颈部、以及直径比上述带的上述安装孔的内径大的头部,上述头部的外端面以与上述带的外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安装。方案8根据方案6所述的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带,设有供上述螺纹部件的上述头部配置的头部插入凹部,在上述头部插入凹部内,设有被上述螺纹部件的上述头部按压于上述带的加强部件。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的上述安装孔形成为,其轴向的长度比上述壳体的上述嵌合突起的内周面与上述加强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长。方案10是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具备方案I?9任一项中所述的带安装结构。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该技术,利用使螺纹部件插入带的安装孔而与壳体的螺纹孔螺纹结合的简单的结构,能够将带容易地安装于壳体,并且能够利用卷翘防止部来防止带相对于壳体的卷翘。因此,结构简单,能够将带的一端部直接安装于壳体,并且能够将带牢固地固定于壳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该技术用于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手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A-A向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4(a)、图4(b)表不图2所不的手表的手表壳体的带安装部,图4(a)是表不作为该带安装部的主要部分的带固定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b)是表示在该带固定部的螺纹孔安装有螺纹部件和加强部件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在将该技术应用于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其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6 (a)、图6 (b)表不图5所不的手表的手表壳体的带安装部,图6 (a)是表不作为该带安装部的主要部分的带固定部的放大立体图,图6(b)是表示在该带固定部的螺纹孔安装有螺纹部件和加强部件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4(b),对将该技术应用于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不,该手表具备手表壳体I。如图3所不,该手表壳体I具有壳体主体2和外装壳体3。壳体主体2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构成,并如图3所示地构成为在其内部通过嵌入成形埋入有加强用的金属部件2a。外装壳体3具有覆盖壳体主体2的外侧面的第一表框4、和覆盖该第一表框4的上部外周及壳体主体2的上端部的第二表框5。该情况下,第一表框4和第二表框5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在该手表壳体I的上部开口部、也就是壳体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如图3所示地经由垫圈6a安装有钟表玻璃6。并且,在该手表壳体I的下部、也就是壳体主体2的下部,经由防水环7a安装有由不锈钢等刚性较高的金属构成的背盖7。另外,在该手表壳体I的位于3点侧和9点侧的外周面,如图1所示地设有多个开关部8。并且,在该手表壳体I的内部、也就是壳体主体2的内部,如图3所示地设置有钟表模块9。该钟表模块9具备用于使指针运行的钟表机芯、电光学地显示时刻等信息的显示装置、以及驱动这些钟表机芯、显示装置的电路基板等钟表功能所需要的各种部件,但对此未图示。另外,如图1?图3所不,该手表壳体I构成为,在位于12点侧和6点侧的外周面通过螺纹部件11分别安装表带10。即,在壳体主体2的位于12点侧和6点侧的外周面,如图3以及图4(a)、图4(b)所示地分别设有供表带10安装的带安装部12。如图3以及图4 (a)、图4 (b)所示,该带安装部12是在沿着壳体主体2的外周的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突起部,以比外装壳体3的第一表框4更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一体形成于壳体主体2的外侧面。在该带安装部12的沿着壳体主体2的外周的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别设有带固定部13。如图3以及图4 (a)所示,该带固定部13通过切掉带安装部12的两端部而低一阶地形成。该情况下,带固定部13形成为从其上部朝向下部渐渐突出的倾斜面13a,并且该倾斜面13a形成为沿壳体主体2的外周面弯曲的形状。在该带固定部13的倾斜面13a的大致中央部,以不贯通的状态从壳体主体2的外部朝向内部地在壳体主体2的内部设有螺纹孔14。如图1、图3以及图4(a)所示,该螺纹孔14以其中心轴位于朝向壳体主体2的中心部的放射线(参照图1)上地倾斜、并且也朝向壳体主体2的上下方向倾斜的状态(图3参照),设于带安装部12的带固定部13。S卩,该螺纹孔14设为相对于带固定部13的倾斜面13a大致垂直。另一方面,表带10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如图1?图3所示,该表带10构成为,其一端部1a通过螺纹部件11而安装于壳体主体2的带安装部12。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螺纹部件11具有与螺纹孔14螺纹结合的螺纹部11a、外径比该螺纹部Ila的外径大的颈部11b、以及外径比该颈部Ilb的外径更大的头部11c。如图3所示,表带10的一端部1a形成为覆盖带安装部12,并且对位于该带安装部12的周围附近的外装壳体3的第一表框4的一部分进行覆盖。S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外侧面从外部朝向内部设有螺纹孔的壳体;在一端部以与上述壳体的上述螺纹孔在同一轴上对应的方式设有安装孔的带;通过上述带的上述安装孔并与上述壳体的上述螺纹孔螺纹结合而将上述带安装于上述壳体的螺纹部件;以及设于上述螺纹部件的附近,且防止上述带相对于上述壳体的卷翘的卷翘防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柜本信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