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0658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薄壳山核桃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砧木苗培育;⑵嫁接前砧木苗管理;⑶嫁接时间:日平均气温达25-30℃,雨季来临之前进行;⑷嫁接方法:采集生长发育健壮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枝条,去掉复叶,留2-3cm长叶柄,浸水6-12h;在接芽上部与下部各横切一刀,接芽两侧各纵切一刀,纵横切口相连,轻轻播下芽片;在砧木距离地面12-17cm处选一光滑面,以同样的方法取下与芽片大小相似的砧木树皮,迅速贴上接芽,用塑料条自下而上绑严扎紧,砧木接口以上留1-3片叶剪砧,接口下部叶全部去掉;⑸嫁接苗管理。该培育方法提高了薄壳山核桃的萌发率,并且嫁接苗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成苗率高、苗木生长整齐一致、根系发达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核桃是重要的干果树种,其营养价值高,并具有很高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其干果或加工品供不应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inensis (ffangenh.)K.Koch)正名为美国山核桃。树干端直,树冠近广卵形,根系发达,耐水湿,可孤植、丛植于湖畔、草坪等,宜作庭荫树,行道树,亦适于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区绿化造林,为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和果材兼用树种,江苏省长江两岸可大片营造经济林。核仁可食,味美榨油供食用;材质坚韧,为优良的军工用材。种仁含油量达70%以上。因其种子萌芽率低、苗木生长缓慢等,以致育苗困难,影响了其在中国的推广种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该培育方法提高了薄壳山核桃的萌发率,并且嫁接苗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成苗率高、苗木生长整齐一致、根系发达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括以下步骤:⑴砧木苗培育:将薄壳山核桃种子于春季播种在苗圃地上,种子破芽出苗后进行苗期管理;⑵嫁接前砧木苗管理:苗高5cm时定苗,除去多余萌芽,苗高20cm时摘心,增加粗度;⑶嫁接时间:日平均气温达25_30°C,雨季来临之前进行;因为核桃产生愈伤组织最适宜温度为25-30°C,而接后3d内遇雨成活率明显降低;⑷嫁接方法:采集生长发育健壮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枝条,去掉复叶,留2-3cm长叶柄,浸水6-12h;在接芽上部与下部各横切一刀,接芽两侧各纵切一刀,纵横切口相连,轻轻播下芽片;在砧木距离地面12-17cm处选一光滑面,以同样的方法取下与芽片大小相似的砧木树皮,迅速贴上接芽,用塑料条自下而上绑严扎紧,砧木接口以上留1-3片叶剪砧,接口下部叶全部去掉;(5)嫁接苗管理:接后7-10天伤口基本愈合后浇水I次,并抹除砧木萌芽,促接芽生长;35-30d解除绑缚物,嫁接完成;整个过程都要进行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进一步,所述步骤⑴薄壳山核桃种子播种前用300mg/LN-二甲胺基琥珀酰胺、150mg/L赤霉素与50mg/L萘乙酸混合溶液浸泡30_60min。进一步,所述步骤⑷芽片长2-3cm,宽l_2cm。进一步,所述步骤(5)水肥管理具体为:在嫁接成活后,两周内不施肥;当接穗新梢长到18cm以上时,进行追肥,生长期内追肥3次:第1、2次,施用肥料为速效氮肥;第3次在8月初,施用磷、钾复合肥;同时叶片喷施质量浓度为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每6天一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薄壳山核桃种子播种前用300mg/LN-二甲胺基琥?白酰胺、150mg/L赤霉素与50mg/L萘乙酸混合溶液浸泡30-60min,有效提高了薄壳山核桃种子的萌发率,萌发率达到65%。2、采用薄壳山核桃母本作为砧木苗,并且采用方块芽接方法,并且对嫁接后的水肥管理进行限定,有效提高了嫁接苗的存活率,存活率达到90-9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包括以下步骤:⑴砧木苗培育:将薄壳山核桃种子于春季播种在苗圃地上,播种前用300mg/LN- 二甲胺基琥珀酰胺、150mg/L赤霉素与50mg/L萘乙酸混合溶液浸泡30min,种子破芽出苗后进行苗期管理;萌发率达到65.36% ;⑵嫁接前砧木苗管理:苗高5cm时定苗,除去多余萌芽,苗高20cm时摘心,增加粗度;⑶嫁接时间:日平均气温达25_30°C,雨季来临之前进行,7月上旬;⑷嫁接方法:采集生长发育健壮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枝条,去掉复叶,留2cm长叶柄,浸水6h ;在接芽上部与下部各横切一刀,接芽两侧各纵切一刀,纵横切口相连,轻轻播下芽片,芽片长2cm,宽Icm ;在砧木距离地面12cm处选一光滑面,以同样的方法取下与芽片大小相似的砧木树皮,迅速贴上接芽,用塑料条自下而上绑严扎紧,砧木接口以上留1-3片叶剪砧,接口下部叶全部去掉;(5)嫁接苗管理:接后7-10天伤口基本愈合后浇水I次,并抹除砧木萌芽,促接芽生长;35-30d解除绑缚物,嫁接完成;整个过程都要进行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具体为:在嫁接成活后,两周内不施肥;当接穗新梢长到18cm以上时,进行追肥,生长期内追肥3次:第1、2次,施用肥料为速效氮肥;第3次在8月初,施用磷、钾复合肥;同时叶片喷施质量浓度为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每6天一次。嫁接苗成活率达到92%。实施例2一种,包括以下步骤:⑴砧木苗培育:将薄壳山核桃种子于春季播种在苗圃地上,播种前用300mg/LN- 二甲胺基琥珀酰胺、150mg/L赤霉素与50mg/L萘乙酸混合溶液浸泡30min,种子破芽出苗后进行苗期管理;萌发率达到66.12% ;⑵嫁接前砧木苗管理:苗高5cm时定苗,除去多余萌芽,苗高20cm时摘心,增加粗度;⑶嫁接时间:日平均气温达25_30°C,雨季来临之前进行,6月中旬;⑷嫁接方法:采集生长发育健壮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枝条,去掉复叶,留3cm长叶柄,浸水12h ;在接芽上部与下部各横切一刀,接芽两侧各纵切一刀,纵横切口相连,轻轻播下芽片,芽片长3cm,宽2cm ;在砧木距离地面17cm处选一光滑面,以同样的方法取下与芽片大小相似的砧木树皮,迅速贴上接芽,用塑料条自下而上绑严扎紧,砧木接口以上留1-3片叶剪砧,接口下部叶全部去掉;(5)嫁接苗管理:接后7-10天伤口基本愈合后浇水I次,并抹除砧木萌芽,促接芽生长;35-30d解除绑缚物,嫁接完成;整个过程都要进行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具体为:在嫁接成活后,两周内不施肥;当接穗新梢长到18cm以上时,进行追肥,生长期内追肥3次:第1、2次,施用肥料为速效氮肥;第3次在8月初,施用磷、钾复合肥;同时叶片喷施质量浓度为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每6天一次。嫁接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砧木苗培育:将薄壳山核桃种子于春季播种在苗圃地上,种子破芽出苗后进行苗期管理; ⑵嫁接前砧木苗管理:苗高5cm时定苗,除去多余萌芽,苗高20cm时摘心,增加粗度; ⑶嫁接时间:日平均气温达25-30°C,雨季来临之前进行; ⑷嫁接方法:采集生长发育健壮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枝条,去掉复叶,留2-3cm长叶柄,浸水6-12h ;在接芽上部与下部各横切一刀,接芽两侧各纵切一刀,纵横切口相连,轻轻播下芽片;在砧木距离地面12-17cm处选一光滑面,以同样的方法取下与芽片大小相似的砧木树皮,迅速贴上接芽,用塑料条自下而上绑严扎紧,砧木接口以上留1-3片叶剪砧,接口下部叶全部去掉; (5)嫁接苗管理:接后7-10天伤口基本愈合后浇水I次,并抹除砧木萌芽,促接芽生长;35-30d解除绑缚物,嫁接完成;整个过程都要进行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薄壳山核桃种子播种前用300mg/LN- 二甲胺基琥珀酰胺、150mg/L赤霉素与50mg/L萘乙酸混合溶液浸泡 30_60min。3.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壳山核桃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砧木苗培育:将薄壳山核桃种子于春季播种在苗圃地上,种子破芽出苗后进行苗期管理;⑵嫁接前砧木苗管理:苗高5cm时定苗,除去多余萌芽,苗高20cm时摘心,增加粗度;⑶嫁接时间:日平均气温达25‑30℃,雨季来临之前进行;⑷嫁接方法:采集生长发育健壮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枝条,去掉复叶,留2‑3cm长叶柄,浸水6‑12h;在接芽上部与下部各横切一刀,接芽两侧各纵切一刀,纵横切口相连,轻轻播下芽片;在砧木距离地面12‑17cm处选一光滑面,以同样的方法取下与芽片大小相似的砧木树皮,迅速贴上接芽,用塑料条自下而上绑严扎紧,砧木接口以上留1‑3片叶剪砧,接口下部叶全部去掉;⑸嫁接苗管理:接后7‑10天伤口基本愈合后浇水1次,并抹除砧木萌芽,促接芽生长;35‑30d解除绑缚物,嫁接完成;整个过程都要进行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永胜程海茂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