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斌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047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麦门冬8份、梅花6份、母菊10份、枇杷根6份、芥蓝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梅花化痰生津;母菊清热解毒;枇杷根清肺止咳,祛内湿;芥蓝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诸药合用,共奏养阴生津,清热利咽之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本病多见于成年人,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大多数患者出现各种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咽部干燥、干咳、咽痒和轻微疼痛等,晨起出现频繁刺激性咳嗽,有的还出现恶心呕吐等,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目前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疗效不理想。也有一些成药,如黄氏响声丸、西瓜霜、青橄榄含片等,但远期疗效也均不理想。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慢性咽炎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麦门冬8份、梅花6份、母菊10份、枇杷根6份、芥蓝15份。专利技术人认为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梅核气”范畴,本病主要由于风热喉痹时发,日久邪热伤阴,正虚邪恋,肺肾阴亏,阴虚火旺,虚火上扰,火燥津枯液涸无以上承,气血阻滞,咽窍失养所致。本病的病理病因主要是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治疗需采取生津滋阴、清热降火的治疗原则。本专利技术采用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梅花化痰生津;母菊清热解毒;枇杷根清肺止咳,祛内湿;芥蓝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诸药合用,共奏养阴生津,清热利咽之功效。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2012年I月至2013年12月专利技术人共收治的慢性咽炎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6例,男38例,女38例,年龄18?73岁,平均41岁,平均病程为4.3年。其中慢性单纯型30例,慢性肥厚型28例,慢性萎缩型18例;对照组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18-72岁,平均42岁,平均病程为4.1年。其中慢性单纯型31例,慢性肥厚型29例,慢性萎缩型16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依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咽部异物感、灼热感等,常在晨起时出现较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严重时可引起恶心、干呕;②体征:检查可见黏膜弥散性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常有少许黏稠分泌物附着;病程较长者可见黏膜肥厚、充血,咽后壁可见较多散在分布或融合成块的淋巴滤泡,两侧咽侧索也有充血肥厚。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查体所见,本病诊断不难。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前都已做过详细检查,并借助于X线、CT等已排除鼻、PB、喉、食管和颈部的隐匿性病变。2、方法所有患者均停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每日2次,疗程为4周;对照组予以黄氏响声丸0.1g/丸X8粒,3次/d 口服,疗程为4周。要求患者I周复查I次,如果期间有不适症状,建议其随时复诊。治疗期间均告知患者戒炯酒,忌辛辣刺激及生冷甜腻饮食。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自觉病症完全消失,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消失、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消失、口因侧索红肿消失。有效:自觉病症减轻,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部黏膜充血、和咽侧索红肿均有好转。无效:自觉病症和咽部检查都没有明显变化。4、结果4.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43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0.8% ;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21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69.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4.2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对照组见腹泻、食欲不振I例;治疗组见过敏I例;均能耐受。可见,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咽炎,具有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称取:黄芩8g、党参6g、蒲公英9g、茯苓6g,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口服,每日I次。具体实施例2称取:黄芩8g、党参6g、蒲公英9g、茯苓6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口服,每日分3次服用。具体实施例3称取:黄芩8g、党参6g、蒲公英9g、茯苓6g,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主权项】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麦门冬8份、梅花6份、母菊10份、枇杷根6份、芥蓝15份。【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麦门冬8份、梅花6份、母菊10份、枇杷根6份、芥蓝15份。本专利技术采用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梅花化痰生津;母菊清热解毒;枇杷根清肺止咳,祛内湿;芥蓝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诸药合用,共奏养阴生津,清热利咽之功效。【IPC分类】A61P11/04, A61K36/8968【公开号】CN104922441【申请号】CN201510307073【专利技术人】吴斌 【申请人】吴斌【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申请日】2015年6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麦门冬8份、梅花6份、母菊10份、枇杷根6份、芥蓝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吴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