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20996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在一预设时段内,利用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目标对象的N张第一图像,N为正整数;对所述N张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获得N张第二图像,并获取模糊参数,所述模糊参数由所述第一次去模糊处理产生,所述N张第二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N张第一图像;利用所述模糊参数,对所述N张第二图像中的M张第二图像进行第二次去模糊处理,以得到M张第三图像,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M张第三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M张第二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都内置有高性能的相机装置,利用相机装置对物体进行连拍,即可获得一组连拍照片。然而,由于相机抖动等原因导致相机装置获得的连拍照片的清晰度较差,基于此,如何获得高清晰度的连拍照片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在一预设时段内,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目标对象的N张第一图像,N为正整数;对所述N张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获得N张第二图像,并获取模糊参数,所述模糊参数由所述第一次去模糊处理产生,所述N张第二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N张第一图像;利用所述模糊参数,对所述N张第二图像中的M张第二图像进行第二次去模糊处理,以得到M张第三图像,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M张第三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M张第二图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第一次去模糊单元、第二次去模糊单元;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在一预设时段内,采集目标对象的N张第一图像,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次去模糊单元,用于对所述N张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获得N张第二图像,并获取模糊参数,所述模糊参数由所述第一次去模糊处理产生,所述N张第二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N张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次去模糊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模糊参数,对所述N张第二图像中的M张第二图像进行第二次去模糊处理,以得到M张第三图像,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M张第三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M张第二图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首先,在一预设时段内利用电子设备中的图像采集单元,例如摄像装置,采集目标对象的N张第一图像,也即获取目标对象的N张连拍图像;然后,对所述N张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获得N张第二图像;在对N张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时,还可以获取产生模糊的原因,也即模糊参数;最后,利用所述模糊参数,对所述N张第二图像中的M张第二图像进行第二次去模糊处理,以得到M张第三图像;如此,可以通过对需要的M张第二图像进行两次去模糊处理,以得到高清晰度的图像,提升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在一预设时段内,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目标对象的N张第一图像。这里,N为正整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单元可以是相机装置,通过相机装置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获取目标对象的第一图像;优选地,可以通过相机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连续拍摄,也即在一预设时段内,采集目标对象的N张第一图像,这里,用户可以通过相机配置功能设置N值,例如N=5 ;N值也可在相机出厂时预先设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图像为图像采集单元直接采集到的图像,由于第一采集单元的抖动以及第一采集单元的焦距等参数的影响,第一图像的清晰度较低、模糊度较高。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第一图像进行如下步骤102至步骤103的去模糊处理。步骤102:对所述N张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获得N张第二图像,并获取模糊参数。这里,所述模糊参数由所述第一次去模糊处理产生,所述N张第二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N张第一图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N张第二图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单元能够显示经第一次去模糊处理后的N张第二图像,如此,可以直接通过显示单元显示相对于N张第一图像清晰度较高的N张第二图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图像产生模糊的原因,将第一图像的模糊类型划分为运动模糊和高斯模糊两类,其中,运动模糊一般涉及到匀速直线运动模糊,高斯模糊除了包括确定的高斯模糊外,也将散焦模糊、空间可变动模糊归位高斯模糊。基于此,对第一图像去模糊时,向对第一图像的模糊类型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模糊类型估计该第一图像的模糊核,再利用所述模糊核对图像进行去卷积运算。上述方案中,对于模糊核的估计,当第一图像的模糊类型为运动模糊时,则计算运动模糊核的模糊尺度和模糊方向;当第一图像的模糊类型为高斯模糊时,则以预定的模糊核为基本初始估计值,再运用盲去卷积算法计算优化的点扩散函数(PSF, Point SpreadFunct1n),也即模糊核。上述方案中,对于模糊核已知的情况,一般采用去卷积算法;对于模糊核未知的情况,一般先对模糊核进行估计,再采用盲去卷积算法。常用的滤波算法有维娜滤波算、约束最小二乘方滤波算法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去模糊算法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时,可以获取到模糊参数,所述模糊参数表征了第一图像产生模糊的原因,也即在对第一图像进行第一去模糊时,可以获取运动模糊核的模糊尺度和模糊方向。步骤103:利用所述模糊参数,对所述N张第二图像中的M张第二图像进行第二次去模糊处理,以得到M张第三图像。这里,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M张第三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M张第二图像。基于步骤102,基于运动模糊核的模糊尺度和模糊方向等参数,可以对N张第二图像中的M张第二图像进行第二次去模糊处理,第二次去模糊处理采用去卷积算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去模糊算法对获取到的N张连拍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基于去模糊算法对N张连拍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时,还可以得到产生模糊的原因,进而得到模糊参数,利用所述模糊参数再对第一次去模糊处理后的其中M张图像进行第二次去模糊,以得到高清晰度的图像,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在一预设时段内,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目标对象的N张第一图像。这里,N为正整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单元可以是相机装置,通过相机装置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获取目标对象的第一图像;优选地,可以通过相机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连续拍摄,也即在一预设时当前第1页1 2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一预设时段内,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目标对象的N张第一图像,N为正整数;对所述N张第一图像进行第一次去模糊处理,获得N张第二图像,并获取模糊参数,所述模糊参数由所述第一次去模糊处理产生,所述N张第二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N张第一图像;利用所述模糊参数,对所述N张第二图像中的M张第二图像进行第二次去模糊处理,以得到M张第三图像,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M张第三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M张第二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柯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