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8593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0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其包括分配器壳体,分配器壳体上开设有油泵进油口P、油缸下腔接口A、油缸上腔接口B及回油口T,分配器壳体内安装有主控制阀及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在所述油缸下腔接口A与所述主控制阀之间,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还安装有安全阀。主控制阀处于不同位置,可实现油泵进油口P、回油口T、油缸下腔接口A及油缸上腔接口之间形成连通或截断的关系,使分配器控制的液压油缸处于提升、中立、下降、浮动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压分配器结构简单,反应灵敏,密封性好,使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拆卸方便,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属于液压

技术介绍
拖拉机液压提升器的作用是连接和牵引农具,操纵农具的升降,控制农具的耕作深度,给拖拉机驱动轮增重,以改善拖拉机的附着性能,把液压能输出到作业机械上进行其它操作。其中液压分配器是液压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负责通过控制液压油缸实现控制液压提升器完成提升、中立、下降及浮动功能,从而实现农具的提升、下降等动作,其性能对整个拖拉机液压悬挂装置性能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近年来,拖拉机制造、开发进度加快,研发趋势倾向大马力、高性能。传统的液压分配器存在以下缺点:容易造成密封不严、卡阀等故障,制造精度要求较严,维修成本高,随着拖拉机功率的提升,容易造成提升供油不足、提升速度慢等故障。传统的液压分配器的技术性能已难以适应当前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且能加快提升速度的大流量液压分配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包括分配器壳体,所述分配器壳体上开设有油泵进油口 P、油缸下腔接口 A、油缸上腔接口 B及回油口 T,所述分配器壳体内安装有主控制阀及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在所述油缸下腔接口 A与所述主控制阀之间,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还安装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与油泵进油口 P相通,可防止系统过压。损坏液压元件。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的中央位置,所述安全阀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的右侧,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的前侧,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的左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的钢球下端设有控制推杆。经该分配器控制的液压油缸处于下降或浮动状态时,控制推杆可以打开钢球方便通过第一单向阀接通油缸下腔接口A和回油口 T提升状态时,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进油道与所述主控制阀的油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油道与所述油缸下腔接口 A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控制阀处不同的位置,控制油泵进油口 P、油缸下腔接口 A、油缸上腔接口 B及回油口 T之间形成连通或截断的关系,从而实现控制使用该分配器控制的液压油缸处于提升、中立、下降及浮动的状态,在主控制阀与油缸下腔接口 A处并联的第一、第二单向阀在提升状态时加大了油泵与油缸之间的右路的通油面积,便于大流量的高压油通过油泵进油口 P、油缸下腔接口 A进入到液压油缸的下腔,加快提升速度,以满足大功率的拖拉机的性能需求。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密封性好,使用性能更稳定、更可靠,尤其是在提升状态时加快了油缸的提升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C-C方向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沿D-D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油路控制原理图。图中,1、第一单向阀;2、第二单向阀;3、安全阀;4、钢球;5、控制推杆;6、主控制阀;7、油腔;8、分配器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包括分配器壳体8,所述分配器壳体8上开设有油泵进油口 P、油缸下腔接口 A、油缸上腔接口 B及回油口 T,所述分配器壳体8内安装有主控制阀6及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单向阀I和第二单向阀2,所述第一单向阀I及第二单向阀2并联设置在所述油缸下腔接口 A与所述主控制阀6之间,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还安装有安全阀3。所述主控制阀6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的中央位置,所述安全阀3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的右侧,所述第一单向阀I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的前侧,所述第二单向阀2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的左侧。所述第一单向阀的钢球4下端设有控制推杆5。经该分配器控制的液压油缸处于下降或浮动状态时,控制推杆可以打开钢球方便通过第一单向阀接通油缸下腔接口 A和回油口 T0提升状态时,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进油道与所述主控制阀的油腔7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油道与所述油缸下腔接口 A连通。本技术液压分配器的油路控制工作原理如下:提升状态油泵进油口 P与油缸下腔接口 A相通,回油口 T与油缸上腔接口 B相通,油泵的高压油通过油泵进油口 P、主控制阀的油腔,然后进入到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通过第一、第二单向阀进入到油缸下腔;而油缸上腔低压油通过油缸上腔接口 B、回油口 T进入到油箱,实现油缸的活塞上移;中立状态封闭油缸下腔接口 A、油缸上腔接口 B,油泵进油口 P与回油口 T相连通,油泵来油直接会进入到油箱中;下降状态油泵进油口 P与油缸上腔接口 B相通,回油口 T与油缸下腔接口 A相通,油泵的高压油会进入到油缸上腔,油缸下腔的油液通过油缸下腔接口 A、回油口 T进入到油箱,油缸的活塞下移;浮动状态油泵进油口 P,回油口 T,油缸下腔接口 A,油缸上腔接口 B,4个接口相互连通,油缸活塞维持动态平衡。本技术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可广泛应用于大中功率拖拉机液压悬挂装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包括分配器壳体,所述分配器壳体上开设有油泵进油口 P、油缸下腔接口 A、油缸上腔接口 B及回油口 T,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壳体内安装有主控制阀及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在所述油缸下腔接口 A与所述主控制阀之间,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还安装有安全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的中央位置,所述安全阀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的右侧,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的前侧,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钢球下端设有控制推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属于液压
其包括分配器壳体,分配器壳体上开设有油泵进油口P、油缸下腔接口A、油缸上腔接口B及回油口T,分配器壳体内安装有主控制阀及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在所述油缸下腔接口A与所述主控制阀之间,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还安装有安全阀。主控制阀处于不同位置,可实现油泵进油口P、回油口T、油缸下腔接口A及油缸上腔接口之间形成连通或截断的关系,使分配器控制的液压油缸处于提升、中立、下降、浮动的状态,本技术液压分配器结构简单,反应灵敏,密封性好,使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拆卸方便,便于维修。【IPC分类】F15B13/04【公开号】CN204646840【申请号】CN201520328620【专利技术人】姜洪兴, 刘建波, 吕云英, 李延成, 刘向东, 王兆华 【申请人】山东弘宇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流量液压分配器,包括分配器壳体,所述分配器壳体上开设有油泵进油口P、油缸下腔接口A、油缸上腔接口B及回油口T,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壳体内安装有主控制阀及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在所述油缸下腔接口A与所述主控制阀之间,所述分配器壳体上部还安装有安全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洪兴刘建波吕云英李延成刘向东王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弘宇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