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8109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9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镀锌工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作为桥梁缆索的钢丝在镀锌工艺后扭转性能下降幅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酸洗液对钢丝表面进行清洗;清除残留在所述钢丝表面的所述酸洗液,并对所述钢丝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所述钢丝穿过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池;对穿过所述锌池的所述钢丝进行冷却,从而,在所述钢丝的表面形成镀锌层。利用酸洗液对钢丝表面进行清洗,能够保证钢丝在锌池中镀锌时形成的镀锌层具有良好的均一性,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液能够抑制钢丝中合金元素与锌液发生反应,减少过渡层,同时改善锌层的微结构,从而,镀锌后的钢丝的扭转性能下降幅度小,具有良好的扭转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锌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跨度桥梁的首选桥型为索承式桥梁,索承式桥梁有斜拉桥和悬索桥等。而,镀锌钢作为桥梁缆索的关键原材料,对其性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将镀锌钢应用到桥梁缆索中,人们关注的如何节约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大跨度高强度桥梁建设的需要。但是,对于大跨度高强度桥梁而言,扭转性能是桥梁缆索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若扭转性能较差,则桥梁缆索使用寿命低,容易断掉。然而,作为桥梁缆索的钢丝,在经过镀锌工艺后,往往扭转性能将大幅度下降,从而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作为桥梁缆索的钢丝在镀锌工艺后扭转性能下降幅度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酸洗液对钢丝的表面进行清洗;清除残留在所述钢丝的表面的所述酸洗液,并对所述钢丝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所述钢丝穿过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池;对穿过所述锌池的所述钢丝进行冷却,从而,在所述钢丝的表面形成镀锌层。优选的,所述酸洗液按照重量百分比包含35%的水、10%的除锈剂和55%的盐酸,其中,所述盐酸的浓度为33%。优选的,所述利用酸洗液对钢丝的表面进行清洗的温度范围为20~40℃。优选的,所述清除残留在所述钢丝的表面的所述酸洗液,具体为:利用温度为80~90℃的水清除掉残留在所述钢丝的表面的所述酸洗液。优选的,在清除残留在所述钢丝的表面的所述酸洗液之后,且,在对所述钢丝进行加热之前,还包括:对所述钢丝进行烘干。优选的,所述对所述钢丝进行加热,具体为:将所述钢丝加热到400℃。优选的,所述缓蚀剂在所述锌池中的浓度为1%。优选的,所述缓蚀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包含0.15~0.20%的镍、0.06~0.08%的稀土和0.02~0.025%的铝,其它为锌。优选的,所述将加热后的所述钢丝穿过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池,具体为:将加热后的所述钢丝以3~5m/s的速度穿过温度为450~500℃的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利用酸洗液对钢丝表面进行清洗,能够保证钢丝在锌池中镀锌时形成的镀锌层具有良好的均一性,接着清除残留在钢丝表面的酸洗液,并对钢丝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后的钢丝穿过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池,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液能够抑制钢丝中合金元素与锌液发生反应,减少过渡层,同时改善锌层的微结构,最后冷却钢丝,在钢丝表面形成镀锌层,从而,镀锌后的钢丝的扭转性能下降幅度小,具有良好的扭转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作为桥梁缆索的钢丝在镀锌工艺后扭转性能下降幅度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通过保证镀锌层的均一性,以及减少过渡层,同时改善锌层的微结构,从而使镀锌后的钢丝具有良好的扭转性能。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用于对作为桥梁缆索的钢丝进行镀锌。桥索钢盘条在经过多次拉拔,直到拉至所需尺寸的钢丝后,利用本申请的钢丝镀锌的方法进行镀锌。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利用酸洗液对钢丝的表面进行清洗。对钢丝的清洗在酸洗槽中完成,在酸洗槽中利用酸洗液清除钢丝表面的锈斑和残留的氧化铁皮,清除掉钢丝表面的锈斑和氧化铁皮,能够保证钢丝在锌池中镀锌时形成的镀锌层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其中,酸洗液的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记,为35%的水、10%的除锈剂和55%的盐酸,该盐酸为浓度为33%的盐酸,该除锈剂由有机酸、烷基硫酸钠、六次甲基四胺、聚乙二醇、磷酸和水组成,同时,利用酸洗液对钢丝表面进行清洗时温度控制在20~40℃,从而,能够实现对钢丝表面的彻底清洗。在完成步骤101之后,执行步骤102:清除残留在所述钢丝的表面的所述酸洗液,并对所述钢丝进行加热。在对钢丝表面进行清洗之后,将钢丝穿过温度为80~90℃的热水,以利用热水清除掉残留在钢丝表面的酸洗液,防止残留在钢丝表面的酸洗液与锌发生反应,导致锌损耗加大,增加成本。进一步,在清除掉残留在钢丝表面的酸洗液之后,利用热风对钢丝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钢丝经煤气加热炉加热到400℃。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分别执行烘干步骤和加热步骤,即,先烘干再加热,但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执行加热步骤,无需烘干,在加热过程中,将水分蒸发掉。在完成步骤102之后,执行步骤103:将加热后的所述钢丝穿过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池。锌池中盛装有锌液,且,在锌池中添加有缓蚀剂,缓蚀剂能够抑制钢丝中合金元素与锌液发生反应,减少过渡层,同时改善锌层的微结构。缓蚀剂在锌池中的浓度为1%,缓蚀剂的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记,为0.15~0.20%的镍、0.06~0.08%的稀土和0.02~0.025%的铝,其它为锌。在将钢丝穿过锌池的过程中,钢丝的速度为3~5m/s,锌池的温度为450~500℃。在完成步骤103之后,执行步骤104:对穿过所述锌池的所述钢丝进行冷却,从而,在所述钢丝的表面形成镀锌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池后的钢丝在空气中行进30m打捆自然冷却。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镀锌后的钢丝,在截取横向试样并经过研磨腐蚀后,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镀锌层厚度为50~60μm,并且,大大减小了过渡层的厚度,几乎无过渡层,从而,将镀锌后的钢丝和镀锌前的钢丝的扭转性能进行对比,其扭转性能下降幅度非常小,仅下降了5~8次,具有良好的扭转性能,提高了镀锌后钢丝的扭转性能的合格率。下面将结合三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申请的钢丝镀锌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在实施例1中,首先,将温度控制在20℃,在酸洗槽中利用酸洗液对钢丝表面进行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酸洗液对钢丝的表面进行清洗;清除残留在所述钢丝的表面的所述酸洗液,并对所述钢丝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所述钢丝穿过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池;对穿过所述锌池的所述钢丝进行冷却,从而,在所述钢丝的表面形成镀锌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镀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酸洗液对钢丝的表面进行清洗;
清除残留在所述钢丝的表面的所述酸洗液,并对所述钢丝进行加热;
将加热后的所述钢丝穿过添加有缓蚀剂的锌池;
对穿过所述锌池的所述钢丝进行冷却,从而,在所述钢丝的表面形成镀锌
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镀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液按照
重量百分比包含35%的水、10%的除锈剂和55%的盐酸,其中,所述盐酸的
浓度为3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镀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酸洗液
对钢丝的表面进行清洗的温度范围为20~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镀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残留在
所述钢丝的表面的所述酸洗液,具体为:
利用温度为80~90℃的水清除掉残留在所述钢丝的表面的所述酸洗液。
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东蒋跃东桂江兵叶途明李媛任安超吴杰范植金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