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及其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风机和引流风道,所述引流风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管道的一端,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相同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从所述管道的进风近端向远端依次排布,所述管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分流风腔,所述分流风腔的个数与所述出风口的个数相同,且每个分流风腔连通一个出风口,截面积越大的分流风腔与距离进风口越远的出风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大截面积以抵消进风口与出风口距离远产生的风量损失,使得引流风道上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相同,达到出风均匀的效果,提高出风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及其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及采用所述引流装置的壁挂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壁挂式空调器可以挂装在墙壁上,由于不占用地面空间,受到用户喜爱而广泛使用。如图1所示,现有壁挂式空调一般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主风机和骨架与接水盘总成。其中,壳体包括后面板1、上面板2、前面板3、下面板4和两个侧面板,壳体截面呈方形或近似方形,在上面板2上设置有进风口21,下面板4上与前面板3之间或前面板3下方设置有出风口5,壳体内部形成风腔,主风机安装在风腔内。空调工作时,在主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从上面板2的进风口21进入壳体内,经过换热器换热后,主风机将气流导向至下面板的出风口5。空调器吹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这种送风方式的一个缺点是由于送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风量较少,室内风循环速度慢;另一个缺点是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现有一种具有引流装置的空调器,可以引入非换热风,以中和换热风,达到出风柔和的效果。如图2所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风机6(离心风机)以及引流风道7,引流风道7包括进风口71和出风口72,引流风机6引入自然风至引流风道7的进风口71,引流风道7上的出风口72处的非换热风与空调器出风口处的换热风混合。但是,引流风道7上的出风口72较长(与空调出风口长度相同),由于风在引流风道7中流动的过程中存在风量损失,因而引流风道7内靠近引流风道进风口71处的风量明显大于远离引流风道进风口71处的风量,并且,距离进风口71越远,风量损失越多,到达出风口72处的风量越少,导致引流风道出风口72处出风不均,因而,空调出风口处混风也不均匀,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器的引流装置,解决了现有壁挂式空调器引风装置引风不均导致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风机和引流风道,所述引流风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管道的一端,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相同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从所述管道的进风近端向远端依次排布,所述管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分流风腔,所述分流风腔的个数与所述出风口的个数相同,且每个分流风腔连通一个出风口,截面积越大的分流风腔与距离进风口越远的出风口连通。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所述出风口设置为长条状,所述出风口依次相邻排布在所述管道的管壁上。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所述出风口的长度相同。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所述分流风腔从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远离进风口的一端,所述出风口为与所述分流风腔连通的出风口。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所述分流风腔设置有三个,所述三个分流风腔的截面积比例为3:4:5。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所述与进风口距离最近的出风口设置在截面积最小的分流风腔对应的管壁上。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所述出风口与截面积次小的分流风腔的位置相邻。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引流风机通过弯管与所述进风口相接。基于上述空调器的引流装置的设计,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罩壳、换热器、主风机、骨架与接水盘总成,所述罩壳内设置有上述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风机与所述空调器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引流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相连通。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罩壳为角形罩壳,所述角形罩壳安装在骨架与接水盘总成的骨架上,所述角形罩壳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面板、下面板和两个侧面板,所述上面板与下面板相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的夹角在50°-90°之间,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下面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骨架与接水盘总成形成风腔,所述主风机位于所述风腔内,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接水盘和骨架之间,所述进风口通过换热器与所述风腔相通,所述风腔与所述出风口相通,所述引流风机位于所述角形罩壳的左侧面板或右侧面板内,所述引流风道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上方或后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引风装置将引流风道的管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分流风腔,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相同的出风口,并且出风口从管道的进风近端向远端依次排布,出风口的数量与分流风腔的数量相同,每个分流风腔连通一个出风口,截面积越大的分流风腔与距离进风口越远的出风口连通。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大截面积以抵消进风口与出风口距离远产生的风量损失,使得引流风道上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风量相同,达到出风均匀的效果,提高出风舒适性。本专利技术引流装置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壁挂式空调器上,室内风循环速度快,实现混风均匀,空调出风更加柔和,舒适性好的技术效果。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空调器的剖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引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引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B-B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3C-C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3D-D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外观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器的主视图。图9为图8A-A向的剖视图。图10为图8B-B向的剖视图。图11为图8C-C向的剖视图。图12为图8D-D向的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风机和引流风道,对引流风道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以达到引流风道的出风口出风均匀的效果。引流风道的管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分流风腔,在引流风道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分流风腔个数相同的出风口,出风口从管道的进风近端向远端依次排布,且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相同,每个分流风腔连通一个出风口,其中,截面积越大的分流风腔与距离进风口越远的出风口相连通,截面积越小的分流风腔与距离进风口越近的出风口相连通。截面积小的分流风腔对应的出风口距离近,风量损失小,截面积大的分流风腔对应的出风口距离远,风量损失大,而截面积大的分流风腔内容纳的风量也大,截面积大的分流风腔多出的风量正好弥补风量损失,因而,可以使得所有出风口处的风量相同,即可达到出风均匀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引流装置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风机8和引流风道9。引流风机8与引流风道9相接,用于将自然风引入到引流风道9,本实施例的引流风机8为离心风机,引流风机8通过弯管10与引流风道9相接。引流风道9包括管道,管道上设置有进风口901和出风口902,进风口901位于管道的一端,管道的另一端封闭,进风口901用于接收引流风机8传输的气流,并将气流传输至引流风道9。出风口902位于引流风道9的管壁上,并且引流风道9的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相同的出风口902,出风口902从管道的进风近端向远端依次排布。引流风道9的管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分流风腔,分流风腔的个数与出风口902的个数相同,并且每个分流风腔连通一个出风口,截面积越大的分流风腔与距离进风口越远的出风口902连通,分流风腔从进风口901延伸至与分流风腔连通的出风口902远离进风口9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风机和引流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风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管道的一端,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相同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从所述管道的进风近端向远端依次排布,所述管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分流风腔,所述分流风腔的个数与所述出风口的个数相同,且每个分流风腔连通一个出风口,截面积越大的分流风腔与距离进风口越远的出风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风机和引流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风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管道的一端,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相同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从所述管道的进风近端向远端依次排布,所述管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分流风腔,所述分流风腔的个数与所述出风口的个数相同,且每个分流风腔连通一个出风口,截面积越大的分流风腔与距离进风口越远的出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为长条状,所述出风口依次相邻排布在所述管道的管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风腔从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远离进风口的一端,所述出风口为与所述分流风腔连通的出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风腔设置有三个,所述三个分流风腔的截面积比例为3:4: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进风口距离最近的出风口设置在截面积最小的分流风腔对应的管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焕肖,王友宁,吴洪金,雷永峰,张立智,秦存涛,于兆志,徐卫军,张胜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