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水稻除草专用肥生产用高效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582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肥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功能性水稻除草专用肥生产用高效混合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搅拌轴、位于壳体上端的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延伸到壳体的外部并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及搅拌筒,搅拌筒与搅拌轴同轴设置,在搅拌筒的内壁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内扇叶,在搅拌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翅片。该混合器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搅动浆料、杜绝搅拌死角,使浆料分布均匀、混合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肥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功能性水稻除草专用肥生产用高效混合器
技术介绍
在功能性水稻除草专用肥生产过程中,造粒浆料的混合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品质,现有搅拌轴式混合器大都是利用旋转的叶片推动浆料在一个水平的平面上搅动、混合,容器底部和顶部的浆料得不到充分搅动,混合效率低、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浆料分布均匀、混合效率高、效果好的功能性水稻除草专用肥生产用高效混合器。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功能性水稻除草专用肥生产用高效混合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搅拌轴、位于壳体上端的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延伸到壳体的外部并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与搅拌轴同轴设置,在搅拌筒的内壁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内扇叶,在搅拌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翅片。所述搅拌筒是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锥形筒体,所述外翅片呈螺旋状分布,外翅片的螺旋方向与内扇叶的倾斜方向相反。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所述的混合器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搅动浆料、杜绝搅拌死角,使浆料分布均匀、混合效率高、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功能性水稻除草专用肥生产用高效混合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内的搅拌轴2、位于壳体上端的电机3,所述搅拌轴2的上端延伸到壳体的外部并与电机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料口4、5和出料口6,搅拌轴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的上、下壳壁上。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筒7,所述搅拌筒7与搅拌轴2同轴设置,在搅拌筒7的内壁与搅拌轴2之间设置有内扇叶8,内扇叶8倾斜呈倾斜的设置,其内端固定连接在搅拌轴2上,外端固定连接在搅拌筒7的内壁上。另外,在搅拌筒7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翅片9。所述搅拌筒7是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锥形筒体,所述外翅片9呈螺旋状分布,外翅片9的螺旋方向与内扇叶8的倾斜方向相反。使用时,将物料通过进料口4、5投入壳体1的内腔中,开动电机3,搅拌轴2和搅拌筒7带动内扇叶8和外翅片9旋转。由于搅拌筒7的隔离作用,搅拌筒7的内、外形成相对独立的搅拌空间,分别由内扇叶8和外翅片9搅动浆料在水平方向运动、混合;与此同时,由于外翅片9的螺旋方向与内扇叶8的倾斜方向相反,其推动浆料纵向运动的方向相反,在搅拌筒7的内、外形成循环,促进浆料的垂直运动,提高浆料的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能性水稻除草专用肥生产用高效混合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内的搅拌轴(2)、位于壳体上端的电机(3),所述搅拌轴(2)的上端延伸到壳体的外部并与电机(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料口(4、5)和出料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筒(7),所述搅拌筒(7)与搅拌轴(2)同轴设置,在搅拌筒(7)的内壁与搅拌轴(2)之间设置有内扇叶(8),在搅拌筒(7)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翅片(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水稻除草专用肥生产用高效混合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内的搅拌轴(2)、位于壳体上端的电机(3),所述搅拌轴(2)的上端延伸到壳体的外部并与电机(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料口(4、5)和出料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筒(7),所述搅拌筒(7)与搅拌轴(2)同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亮姜守信侯任重房丽丽万鹏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蚌埠市中远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