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佟宝林专利>正文

全封闭保温救生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23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封闭保温救生服,由浮力头罩和防水保温服构成,防水保温服设置有呼吸口罩,浮力头罩的底部及防水保温服的颈部分别设置有一圈连接沿口,两个连接沿口的连接采用封水拉链;浮力头罩为球型头罩,其直径为500-700mm,浮力头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浮力头罩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水管;出气管与一个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一球形腔体,呼吸口罩的呼气口与第一球形腔体之间连接有呼气通道;进气管与另外一个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二球形腔体,第二球形腔体上还连接有与浮力头罩腔体相通的第二进气通道;还包括排水器,排水器的吸水管连通于防水保温服颈部沿口的底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中救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中救生服。
技术介绍
目前,船上配备的各种救生设备中,救生衣和救生圈是基本的装备,但它们仅能提供 浮力,落水人员在水中时间长了往往因低温而造成伤害乃至死亡。现在船上还配备有一种 保温救生服,它虽然有保温功能,但面部裸露,不能防止风浪对落水人员口鼻部的呛灌和 冲击。不利于落水人员在水中漂泊待救或自救,难以保证安全,尤其是落水人员在待救时 间较长的情形下,其生还的可能非常渺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保温救生服,它既可以保温又可以防止风浪对 落水人员口鼻部造成的呛灌和冲击;落水人员可以通过呼吸口罩及浮力头罩中呼吸通道在 水中漂泊时可以进行自主呼吸,因此可以使落水人员在水中能坚持较长的待救时间以获得 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全it闭保温救生服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由浮 力头罩和防水保温服构成,所述防水保温服设置有呼吸口罩,所述呼吸口罩设置有相互独 立的吸气口和呼气口,所述吸气口和呼气口处设置有活动胶膜,所述浮力头罩的底部及所 述防水保温服的颈部分别设置有一圈连接沿口,所述两个连接沿口的连接采用封水拉链; 所述浮力头罩为球型头罩,其直径为500-700 mm,所述浮力头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 和出气管,所述浮力头罩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水管;所述出气管与一个出水管之间连接有 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一球形腔体,所述呼吸口罩的呼气口与第一球形腔体 之间连接有呼气通道;所述进气管与另外一个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 进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二球形腔体,所述第二球形腔体上还连接有与浮力头罩腔体相通的第 二进气通道;还包括排水器,所述排水器的吸水管连通于所述防水保温服颈部沿口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技术中的救生保温服由高强度防水面料制成,内敷保温材料,其上部 连接有一球型浮力头罩,穿用者头部及躯体被完全封闭在带有浮力头罩的救生服内,无论 是穿用者的头部和躯体均不会接触到水,其保温效果极好,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落水后也 能坚持较长时间以等待救援获得生存。(2) 穿用者虽然被封闭在救生服中,但由于浮力头罩的出气管与呼吸口罩的呼气口连 接,呼吸口罩的吸气口与浮力头罩内腔连通,穿用者可通过呼吸口罩进行自主呼吸;在进 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出水管;另外,还设置有手动排水器, 一旦浮力头罩内进 了一点水也可以排掉。(3) 由于浮力头罩是一直径达500-700 mm的密封球体,具有较大的漂浮力,以便在 其内部建立有效的进出气通道,因此,穿用者在大浪压顶的情况下,也能始终漂浮在海面 随波逐流等待救援。(4) 本技术救生服中的球型浮力头罩可以采用硬质高分子材料制作,穿着便捷。 本技术全封闭保温救生服非常适用于船体大人员少的货船配备,也适用于水中救生人员 的装备。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全封闭保温救生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浮力头罩与防水保温服的连接示意图3是图1所示浮力头罩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呼吸口罩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5是图4中所示B向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中主要零部件和细节的说明i保温服,2浮力头罩,12连接沿口, 13封水拉链, 30呼吸口罩,31吸气口, 32呼气口, 33胶膜,40进气管,41第一进气通道,42第二球形 腔体,43第二进气通道,50出气管,51出气通道,52第一球形腔体,53呼气通道,6出 水管,70排水器,71吸水管,80连结环,连结绳81。如图1所示,本技术全封闭保温救生服由浮力头罩2和防水保温服1构成,所述 防水保温服1设置有呼吸口罩30,如图4所示,所述呼吸口罩30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吸气口 31和呼气口 32,所述吸气口 31和呼气口 32处分别设置有可开/闭的活动胶膜33,如图2 所示,所述浮力头罩2的底部与所述防水保温服1的颈部分别设置有一圈连接沿口 12,所 述两个连接沿口 12的连接采用封水拉链13;如图3所示,所述浮力头罩2为球型头罩,所 述浮力头罩2采用具有一定柔韧性、透明的、硬质高分子材料制成,其直径为500-700mm, 所述浮力头罩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40和出气管50,所述浮力头罩顶部即位于进气管 40和出气管50的上方设置有防进水罩;所述浮力头罩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水管6;所述 出气管50与一个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出气通道51,所述出气通道51上设置有第一球形腔体 52,所述呼吸口罩30的呼气口 32与第一球形腔体52之间连接有呼气通道53,所述出气通 道51上第一球形腔体52的直径为出气通道51直径的4-6倍;所述进气管40与另外一个 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气通道41,所述第一进气通道41上设置有第二球形腔体42,所述第二球形腔体42上还连接有与浮力头罩腔体相通的第二进气通道43;所述第一进气通道 41上第二球形腔体42的直径为第一进气通道41直径的4-6倍。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还包括排水器70,所述排水器70为活塞式手动推拉结构, 所述排水器70的吸水管71连通于所述防水保温服颈部沿口 12的底部。为了防止穿着时服装颈部受力损坏,在所述浮力头罩2上设置有连结环80,所述连结 环80上设置有连结绳81,穿着时将连结绳81挂在穿着者的腋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 服装颈部的受力。本技术全封闭保温救生服的穿着过程是首先,穿着者通过服装前面的拉链口套 上服装,戴好帽子,拉上拉链;然后,戴上呼吸口罩后,套好浮力头罩;最后,将连接服 装颈部沿口和浮力头罩底部沿口处的拉链12拉好,穿着完毕。为了便于救援者及时发现落水人员,可以将浮力头罩表面局部着色,其颜色最好是橙色。尽管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上述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 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列。权利要求1. 一种全封闭保温救生服,由浮力头罩和防水保温服构成,所述防水保温服设置有呼吸口罩,所述呼吸口罩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吸气口和呼气口,所述吸气口和呼气口处设置有活动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头罩的底部及所述防水保温服的颈部分别设置有一圈连接沿口,所述两个连接沿口的连接采用封水拉链;所述浮力头罩为球型头罩,其直径为500-700mm,所述浮力头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浮力头罩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水管;所述出气管与一个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一球形腔体,所述呼吸口罩的呼气口与第一球形腔体之间连接有呼气通道;所述进气管与另外一个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二球形腔体,所述第二球形腔体上还连接有与浮力头罩腔体相通的第二进气通道;还包括排水器,所述排水器的吸水管连通于所述防水保温服颈部沿口的底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保温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上第一球形 腔体的直径为出气通道直径的4-6倍,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上第二球形腔体的直径为第一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封闭保温救生服,由浮力头罩和防水保温服构成,所述防水保温服设置有呼吸口罩,所述呼吸口罩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吸气口和呼气口,所述吸气口和呼气口处设置有活动胶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力头罩的底部及所述防水保温服的颈部分别设置有一圈连接沿 口,所述两个连接沿口的连接采用封水拉链; 所述浮力头罩为球型头罩,其直径为500-700mm,所述浮力头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浮力头罩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出水管; 所述出气管与一个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 道上设置有第一球形腔体,所述呼吸口罩的呼气口与第一球形腔体之间连接有呼气通道; 所述进气管与另外一个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二球形腔体,所述第二球形腔体上还连接有与浮力头罩腔体相通的第二进气通道;   还包括排水器,所述排水器的吸水管连通于所述防水保温服颈部沿口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佟宝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