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管线水下维修用筒型基础干式工作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04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海底管线水下维修用筒型基础干式工作仓,由基础、维修工作仓及连接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基础为吸力式筒型基础,维修工作仓为由板壳、梁构造的仓室结构,底部留有便于待修管段进入的开口,开口随后予以密封,仓室顶部有通至水面的交通孔,仓室内水排空便成为干式环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中、浅水深管线维修,主要优点是与现有水下干式修管手段相比,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海上运移、沉放所需辅助设备轻便,总费用低。(*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海洋工程领域、海底管线水下维修设备结构形式的改进。迄今海底管线的水下干式维修是采取高压焊接修复方式,即先切除破损段,然后在水下安装工作仓(焊接仓),工作仓内注入与海域水深相同压力的高压气体后形成干式环境,然后修复管端,安装短节,进行水下干式焊接。这种修复方式所需主要设备有干式工作仓、饱和潜水系统、潜水支持母船以及对齐框架、管架及固定系统等。此种修管方法须用特种潜水员、特种焊机,水下切割工具及水下结构安装定位仪器等。目前国际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进行此种修管作业,时间较长,费用昂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能适用于中、浅水深的海底管线水下干式维修设备,以弥补现有海底管线水下干式维修设备复杂费用昂贵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海底管线水下维修用筒型基础干式工作仓,由基础、工作仓及其间连接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基础为吸力式筒型基础,所说的干式工作仓为板、壳、梁构造的仓室结构,其顶部具有通至水面的交通孔,其底部留有容许维修管线进入仓内并在随后予以封闭的开口,开口部位与待修管线段相对应,开口分别留在工作仓的两个侧壁及底板上,开口边缘有边框加强,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底管线水下维修用筒型基础干式工作仓,由基础、干式工作仓及其间的连接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基础为吸力式筒型基础,所说的干式工作仓为板、壳、梁构造的工作仓,其顶部具有通至水面的交通孔,底部留有容许待修管线进入仓内并可随后予以封闭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翎羽别社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