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的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传热效率的空心圆台螺旋型能量粧结构,主要适用于建筑供暖供冷的地源热泵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土体作为低品位冷热源,由于地下土体温度较为恒定,且温度范围非常适合热泵机组高效运行,故能有效减少机组运行能耗,为建筑节能减排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最为关键的部件,其换热效率对地埋管系统设计容量及运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单U型、双U型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应用较多,但是其钻孔较深,一般在50m~120m范围,对于南方地区,如重庆、成都等岩石地质区域,钻孔难度大,施工周期长,钻孔费用昂贵,其经济性制约了垂直U型地埋管的推广应用。此外,垂直U型地埋管存在较为严重的钻孔内热短路现象,其换热效率低。近年来,一种能量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能量粧可以依托建筑基础埋设换热管,大大减少了钻孔费用,其经济性较好。能量粧换热管采用并联双U型、串联双U型及螺旋型布置,提高了传热效率,特别是螺旋型能源粧,大大增加了换热流体与周边土体的接触面积,其换热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相关研宄已经表明,螺距是 ...
【技术保护点】
提高传热效率的空心圆台螺旋型能量桩结构,在土体层(1)内设置能量桩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桩井(2)呈圆锥台状,由能量桩上底面(3)、能量桩下底面(4)、能量桩侧曲面(5)与能量桩内壁面(6)构成中间部位为圆柱体的圆锥台状的能量桩井(2),能量桩上底面(3)的直径大于能量桩下底面(4)的直径;在能量桩井(2)内设置换热管并固定,所述换热管由依次连接的三部分组成:换热管进口管段(9)、换热管螺旋管段(8)、换热管出口管段(10);螺旋换热管段(8)沿能量桩侧曲面(5)设置并固定,换热管进口管段(9)从能量桩上底面(3)的边缘垂直进入,换热管出口管段(10)沿能量桩内壁面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