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上专利>正文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567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它解决了目前海上等救生设备不具备防倾覆能力,不能在大浪等恶劣气候中达到救生要求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能有效对遇险人员进行救助等优点。其结构为:它有救生舱,它还包括至少一个与之活动装配的稳定舱,稳定舱底部设有稳定用配重块,其内部设有多个功能舱,稳定舱中设有上下贯穿救生舱和稳定舱的排水管,排水管顶端与通气管连接,通气管上端设有固定板;在稳定舱外周边为固定板,各固定板救生舱连接,救生舱内壁设有多个充气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上救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海上或内陆河流、湖泊中航行时,船上都备有诸如救生圈、救生艇、救生筏等设备,以便在遇到危险时人员能及时脱险,等待救援。但是这种设备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救生圈只能在短时间内使用,如果在人员落海后仅用救生圈而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救助,会很快因寒冷而失去生命;救生筏、救生艇等设备虽然能使人员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出险,但其上缺乏配套引用水、求救设备,抗御海上风浪的能力更是非常微小,一旦在海上遇到大浪或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极易翻船,其上人员还是会遇难。这种情况对于内陆的江河湖泊等同样会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海上等救生设备不具备防倾覆能力,不能在大浪等恶劣气候中达到救生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能有效对遇险人员进行救助等优点的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它有救生舱,它还包括至少一个与之活动装配的稳定舱,稳定舱底部设有稳定用配重块,其内部设有多个功能舱,稳定舱中设有上下贯穿救生舱和稳定舱的排水管,排水管顶端与通气管连接,通气管上端设有固定板;在稳定舱外周边为固定板,各同定板救生舱连接,救生舱内壁设有多个充气气囊。所述稳定舱为飞碟状,配重块安装在其底部的配重舱中;环绕稳定舱内壁设有气囊加压舱,其内设有加压气瓶;沿气囊加压舱外为饮用水舱;在上下贯穿稳定舱的排水管周围设有至少一个氧气瓶。所述稳定舱中还设有燃料舱,在稳定舱外设有推进器;所述加压气瓶中至少有一个含有堵漏剂的气瓶和氢气瓶。所述稳定舱的上内壁设有蓄电池,稳定舱顶部设有通讯设备以及舱门,在稳定舱的外部周边设有护栏。所述氧气瓶有三个,沿排水管外圆均布,其漏出稳定舱的一端设有防护板;排水管上端与通气管连接,通气管内在与排水管间设有自动关闭阀门,其相接处还有斜置挡水板,在其下部的通气管上设有操作通孔,在通气管的上端设有多个通气孔,管内也设有自动关闭阀门,在通气管上部外壁上也设有固定板与救生舱固联;位于稳定舱的一段通气管上设有照明灯,在稳定舱外的一段通气管上设有救生灯,在通气管的最上端则有救援钩;通气管的上部还设有自动关闭阀门,在救援钩上设有氢气球,它与气囊加压舱中的氢气瓶连接,同时在通气管中设有潜望镜。所述充气气囊由若干的气室组成,气室间为气密性的柔性材料加强层,在救生舱的下部为三层气囊,侧壁则为双层气囊,在救生舱的下周边设有环绕气囊,环绕气囊由多个独立的封闭气室组成,相邻气室间由气管连接,气管上设有阀门,在救生舱的上周边设有双环绕气囊;在救生舱的侧壁有至少两道拉锁门,其中外部拉锁门的高度低于内部拉锁门高度,在救生舱的侧壁上还有若干纵向充气气囊。所述救生舱中设有环绕一圈的充气座椅,其上有安全带。本专利技术的救生设备,改变了传统的救生设备形式,它采用飞碟状的稳定舱,保证了救生设备在恶劣气候如大浪、暴风雨中都不回倾覆,同时在该舱内设置了多个功能舱用以储备饮用水或其他救生装置,保证人员的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以充气气囊形成一个救生舱,人员可在该舱中避险求生,也免受了其他恶劣气候的影响。为保证救生舱内的空气流通设置通气管,以进行换气,在通气管的最顶端设置了救生钩便于救援人员将设备救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置科学,有效解决了倾覆的问题,可满足海上或江河湖泊中的救生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绕气囊2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稳定舱,2.救生舱,3.配重块,4.排水管,5.通气管,6.固定板,7.充气气囊,8.配重舱,9.气囊加压舱,10.饮用水舱,11.氧气瓶,12.蓄电池,13.通讯设备,14.护栏,15.防护板,16.挡水板,17.操作通孔,18.通气孔,19.照明灯,20.救生灯,21.救援钩,22.气室,23.环绕气囊,24.双环绕气囊,25.充气座椅,26、自动关闭阀门,27、氢气球,28、潜望镜,29、气管,30、阀门,31、拉锁门,32、软梯。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稳定舱1的底部有配重舱8,其内有配重块3。在稳定舱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水管4。环绕稳定舱1的内周壁设有气囊加压舱9,其内放置加压气瓶用于对充气气囊7充气,该气瓶拉一下即可对整个救生舱2充气,同时气瓶中设有一个自动堵漏气瓶,内含堵漏剂,可在充气气囊损害后,将破损处堵住。在气囊加压舱9外是饮用水舱10,用于储存饮用水,供人员使用。在稳定舱1的上部内壁设有蓄电池12,其外壁上设有通讯设备13用以与外界联系以及舱门用于取水,在稳定舱1外周壁设有护栏14,以及固定板6用于与充气气囊7固定。在救生舱的侧壁有至少两道拉锁门31,其中外部拉锁门为透明的,其高度低于内部拉锁门高度,保证救生舱进人时不会进水,拉锁门31与软梯32连接。排水管4的周围均布有三个氧气瓶11,其底部伸出稳定舱1,并在其与稳定舱1底部设有防护板15。排水管4的上端与通气管5连接,两者相接处有斜置的挡水板16,防止海水溢入。在其下部的通气管5上有操作通孔17,用以操作氧气瓶11上的控制阀。通气管5的上部一段在稳定舱1中,另一段伸出稳定舱1,其上分布多个通气孔18,用以换气,并能保证救生舱2不进水。在通气管5上位于稳定舱1内的部分上设有照明灯19,位于稳定舱1外部的通气管5上有救生灯20,通气管5的顶端设有救援钩21,同时其上还有固定板6用于固定充气气囊7。通气管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自动关闭阀门26,可在救生设备倾覆后自动关闭通气管5和排水管4,防止水进入救生舱2,同时设置在救援钩21上的氢气球27自动充气,以便自动恢复原位。通气管5中设有潜望镜28。氢气球27与气囊加压舱9中的气瓶连接,在不使用时处于收缩状态。救生舱2由充气气囊7充气后形成,充气气囊7由若干个气室22组成。在救生舱2下部的充气气囊7有三层气室22,侧壁有三层气室22组成,每层充气气囊7间设有气密性柔性材料固定各层气囊,保证了个别气囊有损害时也不影响本设备的使用。在救生舱2下部的有环绕气囊23,上部有双环绕气囊24,环绕气囊23由多个封闭的气室22组成,如图2所示,相邻气室22间设有气管29,其上设有阀门30。在救生舱2内设有环绕一圈的带安全带的充气座椅25。在救生舱2的侧壁内也设有多干充气气囊7,如图3所示。平时不用时,救生舱2与稳定舱1分离放置,用时由两人在几分钟内即可组装完毕,投入使用,整个救生藏2外部和中部都是气密性强、抗拉力性强和柔软性好的汽艇布,里面为帆布,这三层布包裹充气气囊7然后压在一起。为给本救生设备提供动力,还可在稳定舱1外部设置推进器,并在稳定舱1内提供一个燃料舱储存燃料,以便能及时返回岸边,这对近海作业的渔民非常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救生装置,在不使用时充气气囊中不充气,它可收缩起来,以减少体积。船舶出航时可将其方便的放置船上。一旦遇到危险,即可启动气囊加压舱,对气囊进行充气,待整个装置成型后,人员即可进入救生舱以避险。本专利技术的救生装置在海面上漂浮时,即便遇到大风浪,也不会出现倾覆的危险,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还可减少配重后与降落伞连接,从而能在飞机上使用,还可在海上、江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它有救生舱(2),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至少一个与之活动装配的稳定舱(1),稳定舱(1)底部设有稳定用配重块(3),其内部设有多个功能舱,稳定舱(1)中设有上下贯穿救生舱(2)和稳定舱(1)的排水管(4),排水管(4)顶端与通气管(5)连接,通气管(5)上端设有固定板(6);在稳定舱(1)外周边为固定板(6),各固定板(6)救生舱(2)连接,救生舱(2)内壁设有多个充气气囊(7)。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上
申请(专利权)人:李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