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566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救生艇(1),其旨在用于船(12)或其它海上建筑上,并且包括船体(2)及固定附接在船体(2)上且相对于船体(2)可移动至用于贮藏救生艇(1)的第一位置与用于使用救生艇(1)的第二位置的盖体(3)。当盖体(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内时,救生艇(1)的高度基本上比当盖体(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内时的救生艇(1)的高度小。救生艇(1)设有支撑构件(6),其由船体(2)及盖体(3)支撑以便保持盖体(3)在所述第二位置,并且对于盖体(3)的贮藏位置其可至少部分地插入至船体(2)内。救生艇(1)进一步设有例如气弹簧的动力缸(7),动力缸(7)进行设置以作用于为了移动盖体(3)而由船体(2)及盖体(3)支撑的可转动上升手臂机构(16,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艇,其旨在用于船上或其它海上建筑上,并且包括船体及固定附接在船体上且相对于船体可移动至用于贮藏救生艇的第一位置和用于使用救生艇的第二位置的盖体,因此,当盖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内时,救生艇的高度基本上比当盖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内时的救生艇的高度小。现有技术救生艇的结构是艇的结构。若要使救生艇同时承托很多人,并同时要求其满足安全要求,那么,这些救生艇的尺寸将会因此变大,并且特别由于它们的高度而将占据很多空间。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述部分中的一种解决方法公开在EP 1135290 B1中。这些为移动及支撑盖体所提供的现有配置在实际应用中仅可用于十分小的救生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消除上述缺点并提供具有低结构的救生艇,该救生艇是可靠的且易于制造,并达到包括在当局(政府)主要规定内的要求。该目的主要根据该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公开的而达成。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形成救生艇的内部空间,以便当内部空间被使用时,在实用性及安全性方面是足够大规模的且是十分稳定的,并且以便救生艇在贮藏位置时容易且方便地操纵。这是通过救生艇盖体的组装而实现的,以便盖体相对于救生艇的船体是可收拢的且到达用于贮藏的第一位置,并且当使用救生艇时,盖体可以被提升至第二位置,如到达服务(service)高度。以这样的方式,提供一种救生艇,其在贮藏位置内占据尽可能小的空间,且在服务中满足为救生艇所设置的需求。更确切地说,救生艇应该是部分地被覆盖的救生艇,其遵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章(SOLAS),且优选地具有容纳最多大约150人的尺寸。可收拢的或可折叠的盖体是利用支撑构件保持在服务高度,该支撑构件由救生艇的船体及盖体所支撑。考虑到空间利用率,优选的是该支撑构件可至少部分地插入至该船体内用于盖体的贮藏位置,并且它们设置在救生艇的两侧及其两端。为了提升盖体至其服务高度,最好可利用动力缸,如气弹簧,动力缸作用于由船体及盖体所支撑的可转动上升手臂机构(turnablelifting arm mechanism)。上升手臂机构及动力缸还设置在救生艇的两侧及其两端,并且它们可以部分地由支撑构件所支撑。优选的是,船体和/或盖体设有导引装置,如导轨,用于导引上升机构的手臂端部并且同步该机构的运动。为了给盖体提供足够刚度及稳定性,在救生艇的纵向方向,盖体至少部分地由坚硬元件形成,该元件制成折叠结构,如手风琴式结构,优选的是,该结构可以由在救生艇的服务高度上的支撑构件所支撑。优选的是,盖体包括在救生艇纵向方向的坚硬顶板及两个分离的手风琴式结构或其类似物,该手风琴式结构连接在顶板及船体,并且设置在救生艇的两端,这些结构设有它们自己的支撑构件。中间部,其是可折叠的或是由柔性材料制造的,并且优选地设置在救生艇纵向方向的手风琴式结构之间,中间部作用作救生艇的进入通道。这样,便利了从救生艇的进出且减少了救生艇的总重,但仍然根据IMO-SOLAS规章,保证了盖体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优选的是,救生艇的船体是形成为三体船型结构,由此,运动的阻力可由于接触到水的底部的狭窄船体而减少。这也有助于在三体船型结构中底部的侧边船体的水面管线(floating line)的角度可保持小的的事实。因为受所谓的砰击(如水的冲击)的表面仍然是小的,所以耐航性得到改善。位于三体船型结构中的底部船体之间且提供空间刚性的拱形部改善了纵向刚性。另外,在三体船型结构中的底部船体可用作救生艇的驾驶者放腿脚的搁脚空间。或者,救生艇的船体可以形成为单船体结构,从而在救生艇上的一般配置保持为自由的(free)并且地板可以保持为平的。另外,由于小湿润表面面积,而提供了良好的横向刚度及运动的低阻力。优选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救生艇可用在客船上或所谓的巡洋舰上,因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救生艇与传统的救生艇相比较是较矮的。若救生艇放置在船(vessel)的侧边且在甲板之下,则船的甲板间的距离可以变得更短,并且救生艇可以例如贮藏在仅与两个甲板高度对应的空间内。因此使船重心降低,稳定性改善,并且重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救生艇设有悬吊装置或其类似物,以便其可以从伸缩型或其类似类型的吊艇柱上悬吊。若救生艇是放置于船的侧边,如甲板之上的开放空间,则它的低高度使在船上建造更多的所谓海景露台房(balcony cabin)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减少了可见的障碍物。在这样情况下,优选的是,救生艇是适合的,以使它可以从传统吊艇柱如所谓的“滚动导轨(rollertrack)”式吊艇柱上悬吊。在后一种情况中,效果是实质性的,因为考虑到以下的事实,目前更大的客船或巡洋舰例如可以设有平均20-24只救生艇,从而,根据IMO-SOLAS规章,假定一个救生艇的容量是150人,那么救生艇的容量可容纳(cover)船上总人数的大约75%。尽管如此,在本申请的申请日时,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不是照这样限制于主流的IMO-SOLAS规章规定的人数,而是,若是需要的话,其也可应用在旨在容纳更多人数的救生艇上。优选的是,救生艇设有其自己的推进装置。然后,设有操纵装置也是可取的,操纵装置可以位于救生艇的中间,就空间利用率、稳定性及可见性来说,这是一个有利的配置。接下来结合示例及附加示意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a,1b及1c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多种盖体位置的救生艇的侧视图;图2a,2b及2c显示了分别根据图1a-图1c的救生艇的正视图;图3a,3b及3c显示了根据图1a-图1c的多种盖体位置的部分截面的侧视图,以使盖体的上升机构及支撑构件是可见的;图4a,4b及4c分别显示了根据图3的救生艇的正视图;图5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救生艇的部分截面的端视图,其中盖体处于被提升的位置;图6显示了在传统吊艇柱上的救生艇;及图7显示了在伸缩式吊艇柱上的救生艇;图8显示了救生艇的俯视图;及图9显示了移除盖体的救生艇的处于放大的比例的俯视图。图1a-图1c及2a-图2c分别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船体2及盖体3的救生艇1的侧视图及正视图。船体2由坚硬材料制成以便为乘客提供安全的容纳性(accommodation)。当使用救生艇的时候,盖体3相对于船体2提升至第二位置,如服务高度。盖体包括一个坚硬顶板3a(参见图8)、由基本上坚硬材料制成的两个结构件4以及由基本上柔性材料制成并形成在它们之间的中间件5。坚硬结构件4形成为手风琴结构,并且它们包括沿救生艇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并相互连接的可折叠元件,这些元件的制作材料例如可以是增强塑料或碳纤维。中间件例如可由保护盖或其类似物构成,若是需要,其可以用垂直的或水平的元件所加强,以使其可形成到达救生艇的门型通道。坚硬结构件设置在救生艇的两端,如船身前半部及后半部,并且优选的是,根据IMO-SOLAS规章,它们各自的长度对应于救生艇总长度的至少大约20%。连同坚硬结构件4的两端,设有支撑构件6(图3a-图4c),其在盖体3在服务位置时(即,在上面位置时)适用于支撑盖体3。支撑构件6也进行设置以使它们可以被锁定在它们的服务位置。当盖体3靠着船体2以图1c及图2c所显示的方式被移至其较低的位置(即,贮藏位置)时,支撑构件6也处于在至少部分地在船体2内的较低位置。在救生艇端部的支撑构件6是这样一种类型为了节省空间的目的,它们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旨在用于船(12)或其它海上建筑上的救生艇(1),包括船体(2)及盖体(3),所述盖体(3)固定附接在所述船体(2)上且相对于所述船体(2)可移动至用于贮藏所述救生艇(1)的第一位置和用于使用所述救生艇(1)的第二位置,因此,当所述盖体(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内时,所述救生艇(1)的高度基本上比当所述盖体(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内时的所述救生艇(1)的高度小,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艇(1)设有支撑构件(6),所述支撑构件(6)由所述船体(2)及所述盖体(3)支撑以便保持所述盖体(3)在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支撑构件(6)可至少部分地插入至所述船体(2)内,以用于所述盖体(3)的贮藏位置,所述救生艇(1)进一步设有例如气弹簧的动力缸(7),所述动力缸(7)进行设置以作用于为了移动所述盖体(3)而由所述船体(2)及所述盖体(3)支撑的可转动上升手臂机构(16,1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索米南M马蒂拉M格兰斯特龙
申请(专利权)人:艾克亚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