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质辣木林改造及管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5624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6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质辣木林改造及管护的方法,经低质林中的单株分类标记、密度控制及调整林相、林地复垦挖地、肥力补充、改造林的产量维持、改造林的管护等步骤实现。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使果用林每亩平均产量达到42Kg,相应的经济收入达到8400元/亩;使叶用林每亩平均产量达到480Kg,相应的经济收入达到7200元/亩。该方法能有效使辣木果用低质林的树势生长改善,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完成低质低产林向高效果叶两用林的改造,解决辣木低质林在经营过程中的生产力低下、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质辣木林改造及管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质辣木林改造及管护的方法,属于林业种植

技术介绍
辣木(MoringaoleiferaLam.)原产于亚洲南亚热带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其叶、嫩茎和嫩荚是味道鲜美且营养极为丰富的绿色木本蔬菜,尤其是辣木叶粉富含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及钙、铁等矿物质,是经济价值非常独特的营养品;辣木种子不仅是保健食品,而且富含植物油,所提炼的辣木油极富抗氧化性,可以长时间保存不易腐坏,是化妆品、香料及防腐剂或润滑油生产的上等原料。辣木为速生性树种,开花结实早,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较高。目前,辣木作为果用林栽培的面积较大,由于立地选择不当,栽培技术低下以及粗放经营等原因,导致一些辣木林分种植密度过大,林地土壤板结严重,树势生长差,病虫害发生频繁,形成了大面积的低质低产林,经济效益显著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辣木林种植密度大、树势生长差、病虫害频发,造成大面积低质低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质辣木林改造及管护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使辣木果用低质林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完成低质低产林向高效果叶两用林的改造,解决辣木低质林在经营过程中的生产力低下、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质辣木林改造及管护的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1)低质林中的单株分类标记:将辣木林中的单株进行分类为果用型、叶用型和劣病型,并做标记;(2)密度控制及调整林相:在3~4月(雨季前),将步骤(1)中的劣病型辣木植株以及林中所有的杂草、灌木彻底清除;然后按株行距3m×4m,以一株果用型辣木相间配置1~5株叶用型辣木的栽培模式在整个辣木林中进行种植或疏伐;之后,将叶用型的植株从距地面100cm处向上全部作截干处理,以促进叶用辣木萌蘖条的形成;而将果用型的植株进行疏枝修剪,去除干枯枝、徒长枝和过密的交叉枝和重叠枝;由此,使调整后的辣木林分别形成了通风透光、高低搭配的立体配置空间;(3)林地复垦挖地:在林地坡度小于25°的地段进行全垦作业,而坡度大于25°的地段可结合辣木的种植排列方式采用水平带状垦复,形成台地,以拦截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4)肥力补充:根据多数低质林都有土壤板结、肥力不足的缺点,对经复垦改造后的辣木林进行施肥,施肥量为每株10Kg农家肥和1kg无机钙镁磷肥;(5)改造林的产量维持:叶用林在截干5~10天后,其树干周围与切口处即萌发新梢,选择东南西北不同方位共4~5个健壮新梢作一级分枝,抹除多余的新梢,当新梢长至100cm,再次短截到40cm,在短截到40cm的新梢中按一级分枝的方法再培养3~4条二级分枝,其他分枝抹除,在形成的二级分枝上即可采摘叶片;(6)改造林的管护:每年2~3月对林地进行一次全垦松土和除草,深度为30cm,以改善土壤的透气状况,更新根系;对于果用型辣木植株,每年在盛花期和幼果膨大期喷施2~3次浓度为0.2%的叶面硼肥,以提高保花保果率;对于叶用型辣木植株,每次采叶完成新梢发出后喷施浓度为0.5%的磷酸二氢钾,以保证后期树体的养分供给;由于辣木的危害主要以菜蛾为主,在发现病虫害时及时用1500倍的5%氟虫腈与3000倍的10%氯氰菊酯乳油进行复配混施。所述步骤(1)中的果用型是辣木单株的树龄在6年以下,长势高大健康,树冠开阔,盛产期曾经结实量大但由于粗放管理等原因而导致的产量较低的植株。所述步骤(1)中的叶用型是辣木单株的树龄在6年以下,树体侧枝扩展,分枝数量多,但结实量一直较低的植株。所述步骤(1)中的劣病型是辣木单株的树体老化,长势差,萌枝能力弱,结实量小的劣株和病株。所述步骤(3)中的垦复是挖地深度应达到40~50cm,挖地时先将杂草、灌木和枯枝落叶等埋入后,再回埋表土和心土,以增加土壤中大量的有机质肥;所述步骤(4)中的施肥是以树干基部为圆心、50cm为半径挖一条沟宽30cm、沟深40cm的环形沟,施肥时先倒入农家肥,再将无机钙镁磷肥用水溶解后再填入环状沟中并平整。所述步骤(5)二级分枝后的植株总高度控制在2.5m,经过合理的控高定型能确保辣木采叶的产量。本专利技术具备的积极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结合株行距3m×4m及一级和二级分枝树形的培育,使果用林每亩平均产量达到42Kg,相应的经济收入达到8400元/亩;使叶用林每亩平均产量达到480Kg,相应的经济收入达到7200元/亩。该方法能有效使辣木果用低质林的树势生长改善,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完成低质低产林向高效果叶两用林的改造,解决辣木低质林在经营过程中的生产力低下、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低质林中的单株分类标记:将辣木林中的单株进行分类为果用型、叶用型和劣病型,并做标记;所述果用型是辣木单株的树龄在6年以下,长势高大健康,树冠开阔,盛产期曾经结实量大但由于粗放管理等原因而导致的产量较低的植株;叶用型是辣木单株的树龄在6年以下,树体侧枝扩展,分枝数量多,但结实量一直较低的植株;劣病型是辣木单株的树体老化,长势差,萌枝能力弱,结实量小的劣株和病株;(2)密度控制及调整林相:在3~4月(雨季前),将步骤(1)中的劣病型辣木植株以及林中所有的杂草、灌木彻底清除;然后按株行距3m×4m,以一株果用型辣木相间配置1株叶用型辣木的栽培模式在整个辣木林中进行种植或疏伐;之后,将叶用型的植株从距地面100cm处向上全部作截干处理,以促进叶用辣木萌蘖条的形成;而将果用型的植株进行疏枝修剪,去除干枯枝、徒长枝和过密的交叉枝和重叠枝;由此,使调整后的辣木林分别形成了通风透光、高低搭配的立体配置空间;(3)林地复垦挖地:在林地坡度小于25°的地段进行全垦作业,而坡度大于25°的地段可结合辣木的种植排列方式采用水平带状垦复,形成台地,以拦截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垦复是挖地深度应达到40~50cm,挖地时先将杂草、灌木和枯枝落叶等埋入后,再回埋表土和心土,以增加土壤中大量的有机质肥;(4)肥力补充:根据多数低质林都有土壤板结、肥力不足的缺点,对经复垦改造后的辣木林进行施肥,施肥量为每株10Kg农家肥和1kg无机钙镁磷肥,施肥是以树干基部为圆心、50cm为半径挖一条沟宽30cm、沟深40cm的环形沟,施肥时先倒入农家肥,再将无机钙镁磷肥用水溶解后再填入环状沟中并平整;(5)改造林的产量维持:叶用林在截干5~10天后,其树干周围与切口处即萌发新梢,选择东南西北不同方位共4~5个健壮新梢作一级分枝,抹除多余的新梢,当新梢长至100cm,再次短截到40cm,在短截到40cm的新梢中按一级分枝的方法再培养3~4条二级分枝,其他分枝抹除,在形成的二级分枝上即可采摘叶片;形成二级分枝的植株总高度控制在2.5m,经过合理的控高定型能确保辣木采叶的产量;(6)改造林的管护:每年2~3月对林地进行一次全垦松土和除草,深度为30cm,以改善土壤的透气状况,更新根系;对于果用型辣木植株,每年在盛花期和幼果膨大期喷施2~3次浓度为0.2%的叶面硼肥,以提高保花保果率;对于叶用型辣木植株,每次采叶完成新梢发出后喷施浓度为0.5%的磷酸二氢钾,以保证后期树体的养分供给;由于辣木的危害主要以菜蛾为主,在发现病虫害时及时用1500倍的5%氟虫腈与3000倍的10%氯氰菊酯乳油进行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质辣木林改造及管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1)低质林中的单株分类标记:将辣木林中的单株进行分类为果用型、叶用型和劣病型,并做标记;(2)密度控制及调整林相:在3~4月,将步骤(1)中的劣病型辣木植株以及林中所有的杂草、灌木彻底清除;然后按株行距3m×4m,以一株果用型辣木相间配置1~5株叶用型辣木的栽培模式在整个辣木林中进行种植或疏伐;之后,将叶用型的植株从距地面100cm处向上全部作截干处理;而将果用型的植株进行疏枝修剪,去除干枯枝、徒长枝和过密的交叉枝和重叠枝;(3)林地复垦挖地:在林地坡度小于25°的地段进行全垦作业,而坡度大于25°的地段可结合辣木的种植排列方式采用水平带状垦复,形成台地;(4)肥力补充:对经复垦改造后的辣木林进行施肥,施肥量为每株10Kg农家肥和1kg无机钙镁磷肥;(5)改造林的产量维持:叶用林在截干5~10天后,选择东南西北不同方位共4~5个健壮新梢作一级分枝,抹除多余的新梢,当新梢长至100cm,再次短截到40cm,在短截到40cm的新梢中按一级分枝的方法再培养3~4条二级分枝,其他分枝抹除,在形成的二级分枝上即可采摘叶片;(6)改造林的管护:每年2~3月对林地进行一次全垦松土和除草,深度为30cm;对于果用型辣木植株,每年在盛花期和幼果膨大期喷施2~3次浓度为0.2%的叶面硼肥;对于叶用型辣木植株,每次采叶完成新梢发出后喷施浓度为0.5%的磷酸二氢钾;在发现病虫害时及时用1500倍的5%氟虫腈与3000倍的10%氯氰菊酯乳油进行复配混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质辣木林改造及管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1)低质林中的单株分类标记:将辣木林中的单株进行分类为果用型、叶用型和劣病型,并做标记;(2)密度控制及调整林相:在3~4月,将步骤(1)中的劣病型辣木植株以及林中所有的杂草、灌木彻底清除;然后按株行距3m×4m,以一株果用型辣木相间配置1~5株叶用型辣木的栽培模式在整个辣木林中进行种植或疏伐;之后,将叶用型的植株从距地面100cm处向上全部作截干处理;而将果用型的植株进行疏枝修剪,去除干枯枝、徒长枝和过密的交叉枝和重叠枝;(3)林地复垦挖地:在林地坡度小于25°的地段进行全垦作业,而坡度大于25°的地段结合辣木的种植排列方式采用水平带状垦复,形成台地;(4)肥力补充:对经复垦改造后的辣木林进行施肥,施肥量为每株10Kg农家肥和1kg无机钙镁磷肥;(5)改造林的产量维持:叶用林在截干5~10天后,选择东南西北不同方位共4~5个健壮新梢作一级分枝,抹除多余的新梢,当新梢长至100cm,再次短截到40cm,在短截到40cm的新梢中按一级分枝的方法再培养3~4条二级分枝,其他分枝抹除,在形成的二级分枝上即可采摘叶片;二级分枝后的植株总高度控制在2.5m;(6)改造林的管护:每年2~3月对林地进行一次全垦松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益兴张燕平吴疆翀彭兴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