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促进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5269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6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方法,其是将紫花苜蓿种子置于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处理后取出紫花苜蓿种子进行萌发。采用上述方案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处理,可有效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缓解紫花苜蓿播种后不出苗或晚出苗,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垄的现象,提高单位面积牧草的产量。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非致病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促进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方法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牧场牧草的播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是将紫花苜蓿种子置于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处理后取出紫花苜蓿种子进行萌发。采用上述方案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处理,可有效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缓解紫花苜蓿播种后不出苗或晚出苗,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垄的现象,提高单位面积牧草的产量。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非致病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牧场牧草的播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草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其根粗壮,根颈发达,是优良的豆科牧草,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随着我国草地农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紫花苜蓿作为主要牧草被大面积发展种植,使得紫花苜蓿的产量日渐提升。由于,紫花苜蓿属豆科作物,其种子硬实率较高,在萌发时种子硬实不透水或吸水较晚,从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播种后不出苗或晚出苗,从而导致作物出苗不整齐,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也对杂草的根除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随着我国牧草需求量的大幅增长,提高单位面积优质牧草的产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其可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保证紫花苜蓿种子的可靠萌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其是将紫花苜蓿种子置于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处理后取出紫花苜蓿种子进行萌发处理。 具体的操作为: S1: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后置于无菌水中进行初级浸泡处理; S2:配制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 S3:将紫花苜蓿种子置于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中进行浸泡处理; S4:对浸泡处理后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萌发处理。 详细的方案为: 步骤SI中消毒处理为先用60?72%的乙醇处理0.8?1.2min,再用1.8?2.2%的NaClO消毒9?Ilmin后,然后用无菌水搅动漂洗7?8次,每次2.8?3.2min。步骤SI中初级浸泡处理是将消毒处理后的紫花苜蓿种子在避光条件下置于无菌水中浸泡23.5?24.5h。 配制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的具体操作为:配制LB液体培养基,灭菌冷却后在每10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50?100 μ L的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然后进行菌株培养,当菌液浓度OD6tltl为0.8?1.0时,取出备用。 浸泡处理的时间为5?60min,优选浸泡处理的时间为5?lOmin。 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处理的温度为24?25°C,并进行遮光处理。萌发处理可与传统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操作一至。 采用上述方案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处理,其可有效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缓解紫花苜蓿播种后不出苗或晚出苗,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垄的现象,提高单位面积牧草的产量。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非致病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牧场牧草的播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2为紫花苜蓿种子在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中不同浸泡时长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图3为紫花苜蓿种子在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中不同浸泡时长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1中1-1 (实施例6)浸泡时间为0min,l-2(实施例1)浸泡时间为5min,1-3 (实施例2)浸泡时间为1min, 1_4(实施例3)浸泡时间为20min, 1_5(实施例4)浸泡时间为30min, 1-6 (实施例5)浸泡时间为60min ; 图2、3中"*”表示与处理Omin(实施例6)的对照比较达到显著水平(P < 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对紫花苜蓿种子消毒处理:精选一批紫花苜蓿种子,先用70%的乙醇处理lmin,然后使用2% NaClO消毒1min后,再用无菌水漂洗7次,每次3min,洗漆过程中不断搅动,将种子表面的酒精和次氯酸钠冲洗干净。然后将消毒完全的紫花苜蓿种子在黑暗条件下置于无菌水中浸泡24h。 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制备:先配制溶菌肉汤LB液体培养基:按照氯化钠、胰蛋白胨和酵母粉的比例为1: 2: I配制,溶剂为蒸馏水;调pH到7.2,高温为132°C灭菌,待冷却温度为20°C后,每10mL的LB液体培养基加入100 μ L的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在转速为250r/min下,温度为30°C的恒温培养摇床上培养过夜后,测定菌液浓度为0D_为1.0时,取出备用; 种子菌液处理:在灭菌的离心管中加入培养好的GB03菌液,然后将消毒处理后的紫花苜蓿种子浸泡在菌液中,计时5min,迅速取出种子,平铺在已灭菌铺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铺种之前,在滤纸上滴入等量无菌水,至滤纸表面形成水膜为止,取出的种子均匀的铺在滤纸上,每皿50粒,置于25°C黑暗条件培养,每天统计观察发芽情况,培养24h后统计发芽率,计算发芽势; 将种子整齐排列在培养皿中,每天统计其发芽状况;发芽势为发芽第一天的统计结果,发芽率为发芽第八天的统计结果。 实施例2 对紫花苜蓿种子消毒处理:精选一批紫花苜蓿种子,先用70%的乙醇处理lmin,然后使用2% NaClO消毒1min后,再用无菌水漂洗8次,每次3min,洗漆过程中不断搅动,将种子表面的酒精和次氯酸钠冲洗干净。然后将消毒完全的紫花苜蓿种子在黑暗条件下置于无菌水中浸泡24h。 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制备:先配制溶菌肉汤LB液体培养基:按照氯化钠、胰蛋白胨和酵母粉的比例为1:2:1配制,溶剂为蒸馏水;调pH到7.2,高温为115 °C灭菌,待冷却温度为20°C后,每10mL的LB液体培养基加入50 μ L的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在转速为180r/min下,温度为30°C的恒温培养摇床上培养过夜后,测定菌液浓度为0D_为0.8时,取出备用; 种子菌液处理:在灭菌的离心管中加入培养好的GB03菌液,然后将消毒处理后的紫花苜蓿种子浸泡在菌液中,计时1min后,迅速取出种子,平铺在已灭菌铺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铺种之前,在滤纸上滴入等量无菌水,至滤纸表面形成水膜为止,取出的种子均匀的铺在滤纸上,每皿50粒,置于25°C黑暗条件培养,每天统计观察发芽情况,培养24h后统计发芽率,计算发芽势; 将种子整齐排列在培养皿中,每天统计其发芽状况;发芽势为发芽第一天的统计结果,发芽率为发芽第八天的统计结果。 实施例3 对紫花苜蓿种子消毒处理:精选一批紫花苜蓿种子,先用68%的乙醇处理1.2min,然后使用2.2% NaClO消毒9min后,再用无菌水漂洗8次,每次3.2min,洗漆过程中不断搅动,将种子表面的酒精和次氯酸钠冲洗干净。然后将消毒完全的紫花苜蓿种子在黑暗条件下置于无菌水中浸泡23.5h。 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制备:先配制溶菌肉汤LB液体培养基:按照氯化钠、胰蛋白胨和酵母粉的比例为1:2:1配制,溶剂为蒸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方法,其是将紫花苜蓿种子置于枯草芽孢杆菌GB03菌液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处理后取出紫花苜蓿种子进行萌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昕培韩庆庆张金林李静葛静李惠茹王锁民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