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923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包括四周依次间隔排列成长方形的多个木桩,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木桩的外围包裹有一层透水型土工布,所有木桩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为粗砾石层和细砾石层,所述细砾石层的上方为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中栽培有对河流进行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由于整个丁字坝为透水型,使得整个河流不存在“死水”区域,有利于河流的原位水质净化;通过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河水中氮、磷等元素的吸收作用,有效增强了河流的自净化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人工丁字坝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大大增强了河水的自净化能力,有益效果显著,便于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栽植有水生植物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技术介绍
现有河流中的人工丁字坝一般采用水泥粧结构,建于河流的一侧,具有对河流中部分水利截留的作用。由于整个丁字坝不透水,使得丁字坝后方水域处于静止状态,形成死水区,不利于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如果有一种透水性丁字坝,可避免河流由于丁字坝的截留存在“死水”区域的现象,同时可有效增强河流的原位水质净化能力,将会得到广泛推广。由于河流周边农田化肥大量施用,导致现有河流存在富营养化污染,富营养化的河流如得不到及时治理,易导致水生藻类的滋生繁衍,藻类植物的生长又会耗尽水中的含氧量,致使水生动物的死亡、灭绝,进一步加剧河流水质恶化和生态破坏。对污染河流营养化的治理,去除河流中氮磷等污染物是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本技术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包括四周依次间隔排列成长方形的多个木粧,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木粧的外围包裹有一层透水型土工布,所有木粧所围区域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包括四周依次间隔排列成长方形的多个木桩(1),木桩的下端固定于河流的泥土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的外围包裹有一层透水型土工布(2),所有木桩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为粗砾石层(3)和细砾石层(4),所述细砾石层(4)的上方为碎石层(5),所述碎石层中栽培有对河流进行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锋马君健赵长盛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