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型河流人工丁字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725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1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透水型河流人工丁字坝,包括四周依次间隔排列成长方形的多个木桩,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木桩的外围包裹有一层透水型土工布,所有木桩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为砾石层和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上方设置有可供游人涉足的透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人工丁字坝,通过在木桩的外围设置透水型土工布,木桩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砾石层和碎石层,使得所形成的丁字坝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增强了河流自身的净化能力,同时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物栖息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人工丁字坝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制造成本低,有益效果显著,便于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水型河流人工丁字坝,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增强河流原位水质净化能力的透水型河流人工丁字坝。
技术介绍
现有河流中的人工丁字坝一般设计为水泥粧状结构,建于河流的一侧,具有对河流中部分水利截留的作用。由于整个丁字坝不透水,使得丁字坝后方部分水域处于静止状态,形成死水区,长期不流动不利于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如能研发有一种透水性丁字坝,既能满足游人沿丁字坝涉足的需求,又可避免河流由于丁字坝的截留存在“死水”区域的现象,同时可有效增强河流的水质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有效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河流人工丁字坝。本技术的透水型河流人工丁字坝,包括四周依次间隔排列成长方形的多个木粧,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木粧的外围包裹有一层透水型土工布,所有木粧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为砾石层和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上方设置有可供游人涉足的透水板。木粧以环形布局,可形成长方形,为整个丁字坝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土工布位于木粧的外围,既保证了所形成丁字坝的透水性,又对砾石层和碎石层中的石块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本技术的透水型河流人工丁字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水型河流人工丁字坝,包括四周依次间隔排列成长方形的多个木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的外围包裹有一层透水型土工布(2),所有木桩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为砾石层(3)和碎石层(4),所述碎石层(4)的上方设置有可供游人涉足的透水板(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锋马君健赵长盛刘伟高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