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812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茶壶,包括外壳、内胆、底座,该内胆置于外壳与底座形成的空间内,该内胆的顶端形成用于加入介质的进液通道,该外壳的侧壁上设有通孔,还包括指示杆,该指示杆一端与内胆连接,另一端穿过上述通孔后延伸至外壳的外侧,该指示杆能够在通孔内侧沿垂直方向位移;该内胆与底座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沿垂直方向设置,该弹簧的顶端与内胆的底端连接,该弹簧的底端与底座连接,该弹簧两端的距离小于弹簧的自然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及时了解内胆中介质的重量;在将介质倒出时,避免因介质温度过高而烫手,泡茶时,避免茶叶进入口中;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温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茶壶
技术介绍
保温容器指用于保持食物等物品温度的容器,例如暖壶、保温杯、焖烧杯等等。其中,暖壶是一种日常用品,外面有竹篾、铁皮、塑料等做成的壳,内装瓶胆。瓶胆由双层玻璃制成,夹层中的两面镀上银等金属,中间抽成真空,瓶口有塞子,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瓶内的温度。盛热水的通常叫暖水瓶;盛冷食的通常叫冰瓶。保温杯和焖烧杯是从暖壶发展而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一样,只是人们为了方便把壶做成杯。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或盛食物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物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现有的保温茶壶还存在一些的不足,若不用手去拿起保温茶壶,人们不能够直观的知道容器内物质的容量,不能够在保温茶壶的物品用完时及时的添加,这在某些场合会造成很大影响。比如在一些餐厅、茶室等,当保温茶壶内的液体喝完时,服务员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这就会影响服务质量。目前的保温茶壶,以水瓶为例,在到开水时,人们直接用手去拿起瓶塞,而且,人脸也离水瓶出水口很近,水瓶内的热气有时会烫到手和脸,我们应该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而且,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茶壶,包括外壳(1)、内胆(2)、底座(3),该内胆(2)置于外壳(1)与底座(3)形成的空间内,该内胆(2)的顶端形成用于加入介质的进液通道(4),该进液通道(4)上设有瓶塞(8),其特征在于:该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5),还包括指示杆(6),该指示杆(6)一端与内胆(2)连接,另一端穿过上述通孔(5)后延伸至外壳(1)的外侧,该指示杆(6)能够在通孔(5)内侧沿垂直方向位移;该内胆(2)与底座(3)之间设有弹簧(19),该弹簧(19)沿垂直方向设置,该弹簧(19)的顶端与内胆(2)的底端连接,该弹簧(19)的底端与底座(3)连接,该弹簧(19)两端的距离小于弹簧(19)的自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本辉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耀得保温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