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67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它包括带有上下料口的柜体、安装在柜体上的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柜体上的操作面板、固定在柜体上的报警灯、检测组件以及工业计算机,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台面、固定在安装台面上的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移动平台、伺服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上的旋转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的温控器夹具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台面上且与所述温控器夹具相配合的一对视觉检测器。通过将检测组件设置成相配合的安装台面、滑轨、移动平台、旋转机构和视觉检测器,一方面利用旋转机构实现对温控器四个面的检测,另一方面利用滑轨和移动平台的配合,实现对多个温控器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温控器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温控器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相应地调整其检测设备以跟上温控器的生产速度,实现温控器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温控器的检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手柄面检查,检查手柄面上有无印字和方向,有无明显的缺损;2、侧标签面检查,检查标签字体大小统一 &清晰/方向,检查侧标签面有无明显的缺损,识别标签内容,以及标签是否断字;3、底面检查,检查底面有无端角压铆后翻边,上下盒盖匹配有无明显的缝隙,检查底面有无明显的缺损等等。这需要设计对应的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它包括带有上下料口的柜体、安装在所述柜体上的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柜体上的操作面板、固定在所述柜体上的报警灯、固定在所述柜体内且与所述上下料口相对应的检测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操作面板、所述报警灯和所述检测组件相连接用于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工业计算机,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台面、固定在所述安装台面上的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移动平台、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在所述滑轨上运动的伺服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上的旋转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的温控器夹具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台面上且与所述温控器夹具相配合的一对视觉检测器,所述视觉检测器分别位于所述温控器夹具的两侧。优化地,所述伺服机构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相固定的滑块、固定在所述安装台面上的一对第一支撑座、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且与所述滑块相连接丝杠以及与所述丝杠端部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丝杠平行于所述滑轨。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对第二支撑座、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内的转轴、与所述转轴端部相连接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旋转气缸以及固定在所述转轴上随其同步转动的卡槽,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滑轨。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夹具包括具有多个安装槽的镂空卡盒以及对应盒盖在所述卡盒上的上盖,所述卡盒对应卡设于所述卡槽内。优化地,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柜体上的键盘抽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通过将检测组件设置成相配合的安装台面、滑轨、移动平台、旋转机构和视觉检测器,一方面利用旋转机构实现对温控器四个面的检测,另一方面利用滑轨和移动平台的配合,实现对多个温控器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柜体;11、上下料口 ;2、显示屏;3、操作面板;4、报警灯;6、工业计算机;7、键盘抽屉;10、检测组件;101、安装台面;20、滑轨;30、移动平台;40、伺服机构;401、滑块;402、第一支撑座;403、丝杠;404、伺服电机;50、旋转机构;501、第二支撑座;502、转轴;503、旋转气缸;504、卡槽;60、温控器夹具;601、卡盒;602、上盖;70、传感器;80、视觉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的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主要包括柜体1、显示屏2、操作面板3、报警灯4、工业计算机6和检测组件10。其中,柜体I设有上下料口 11,用于经此处放入或取出温控器。显示屏2、操作面板3和报警灯4等部件均根据需要安装在柜体I上。检测组件10固定在柜体I内,它与上下料口 11相对应,用于同时固定多个温控器。工业计算机6分别与显示屏2、操作面板3、报警灯4和检测组件10相连接,它可以直接选用现有的,用于接收上述部件发出的信号并对其进行转换从而传送给其它部件,实现对上述部件或者整个检测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检测组件10包括安装台面101、固定在安装台面101上的滑轨20、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20上的移动平台30、与移动平台30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在滑轨20上运动的伺服机构40、可转动地安装在移动平台30上的旋转机构50、可拆卸地安装在旋转机构50上的温控器夹具60以及安装在安装台面101上且与温控器夹具60相配合的一对视觉检测器80,这两个视觉检测器80分别位于温控器夹具60的两侧。需要注意的是,温控器夹具60上安装有多个温控器产品,当第一个产品检测完毕,伺服机构40向前移动;待第二个产品对准视觉检测器80时,伺服机构40停止前移动,待其检测完毕后,伺服机构40向前移动,依次类推直至全部产品检测完毕。当检测完最后一个产品的时候,旋转机构50工作,使温控器夹具60实现90°旋转,对温控器的四个面进行检测,其中一个视觉检测器80检测产品顶端的按钮,另一个视觉检测器80检测产品底部的pin脚部件安装,此时伺服机构40复位,对温控器产品依次进行方向检测。在本实施例中,伺服机构40包括与移动平台30相固定的滑块401、固定在安装台面101上的一对第一支撑座402、穿设于第一支撑座402内且与滑块401相连接丝杠403以及与丝杠403端部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404,丝杠403平行于所述滑轨20,利用伺服电机404和丝杠403的配合能够实现对移动平台30移动距离的精确控制,从而确保视觉检测器80能够对固定的温控器进行精确检测。旋转机构50包括一对第二支撑座501、穿设于第二支撑座501内的转轴502、与转轴502端部相连接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旋转气缸503以及固定在转轴502上随其同步转动的卡槽504,转轴502平行于滑轨20,这样能够实现对卡槽504转动角度的精确控制,即精确控制温控器夹具60的旋转角度。温控器夹具60包括具有多个安装槽的镂空卡盒601以及对应盒盖在所述卡盒601上的上盖602,卡盒601对应卡设于卡槽504内,这样工人可以把装满产品的温控器夹具60安装在转轴502上后用快速固定螺钉锁紧在卡槽504上,避免产品在翻转的时候脱落,再扣上上盖602,防止产品脱落。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的柜体I上还设有的键盘抽屉7。另外,安装台面101上还安装有传感器70,传感器70位于移动平台30初始位的下方,用于感应温控器夹具60的有无,若感应温控器夹具60没有放到位,工人摁操作面板3上的启动按钮是无效的,设备不会进行工作,只有感应到温控器夹具60安装到位后设备才会正常启动工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它包括带有上下料口(11)的柜体(I)、安装在所述柜体(I)上的显示屏(2)、设置在所述柜体(I)上的操作面板(3)、固定在所述柜体(I)上的报警灯(4)、固定在所述柜体(I)内且与所述上下料口(11)相对应的检测组件(10)以及分别与所述显示屏(2)、所述操作面板(3)、所述报警灯(4)和所述检测组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温控器检测设备,它包括带有上下料口(11)的柜体(1)、安装在所述柜体(1)上的显示屏(2)、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的操作面板(3)、固定在所述柜体(1)上的报警灯(4)、固定在所述柜体(1)内且与所述上下料口(11)相对应的检测组件(10)以及分别与所述显示屏(2)、所述操作面板(3)、所述报警灯(4)和所述检测组件(10)相连接用于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工业计算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10)包括安装台面(101)、固定在所述安装台面(101)上的滑轨(20)、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20)上的移动平台(30)、与所述移动平台(30)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在所述滑轨(20)上运动的伺服机构(4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30)上的旋转机构(5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50)上的温控器夹具(60)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台面(101)上且与所述温控器夹具(60)相配合的一对视觉检测器(80),所述视觉检测器(80)分别位于所述温控器夹具(60)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宏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速博威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