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是勇专利>正文

浮动岛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60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岛建筑结构,其主体结构包含有若干个浮箱单体、连接装置、及锚泊定位装置,其浮箱单体是通过链环式连接装置拼组成型,该连接装置安装在单体两端断面中和轴的位置,其是由安装在单体两端的D端吊环、连接卸扣和末端链环所组成;该浮箱单体采用混合构架式结构,其包含有甲板、底部、内部骨架、舱壁、舷侧板及端壁板,其甲板和底部为纵构架式结构,其舷侧板为横构架式结构;该锚泊定位装置是由锚、锚链、锚链管和系链桩所组成,其设置在每个浮箱单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规模宏伟、结构独特、工艺性强、经久耐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动建筑,特别是一种大型的仿真活动岛屿建筑。
技术介绍
一般的自然岛屿由于地理位置固定,并且由于受其自然景观的限制,其可发展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一般自然岛屿不同的、并能囊括自然岛屿各种优势的仿真活动岛屿建筑;以解决自然岛屿所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浮动岛建筑结构,其主体结构包含有若干个浮箱单体、连接装置、及锚泊定位装置,其浮箱单体是通过链环式连接装置拼组成型,该连接装置安装在单体两端断面中和轴的位置,其是由安装在单体两端的D端吊环、连接卸扣和末端链环所组成;该浮箱单体采用混合构架式结构,其包含有甲板、底部、内部骨架、舱壁、舷侧板及端壁板,其甲板和底部为纵构架式结构,其舷侧板为横构架式结构;该甲板下通过设置的二道纵舱壁和五道横舱壁而构成十六个独立的水密隔舱,该甲板上设置有舾装设备,该甲板平面设置有各种可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的上层建筑;该锚泊定位装置是由锚、锚链、锚链管和系链桩所组成,其设置在每个浮箱单体上。所述水密隔舱的中部隔舱间隔设置污水处理舱、二水贮存舱和淡水舱,其他隔舱可根据功能划分设置成机电设备舱、泵舱和贮物舱。所述的污水处理舱、二水贮存舱和淡水舱内壁采用钢丝网水泥覆面,底部骨架为劲性钢筋砼结构。所述单体外侧设有橡胶护航材。所述单体的内部骨架和舱壁为钢结构、底板为钢筋砼结构、舷侧板和端壁板为钢丝网水泥结构、甲板采用钢板上覆钢丝网水泥的结构。所述的端壁板上下边缘设有特殊的橡胶缓冲装置。所述的甲板上靠端部航侧设有以利于单体的锚泊定位和移位的辅助连接装置。所述的辅助连接装置为短榄系统,其是由单柱带榄桩和尼龙榄组成。所述的浮箱单体之间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各向位移。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其与一般自然岛屿不同,而是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湾内岛外均可开展各种形式的水上运动和休闲垂钓活动。其实际上是一座规模宏伟的海上活动浮码头,四周均可停靠游艇交通船和供应船;其浮动岛的中心区域,可以应用沉垫式技术设置中央喷泉。由于每个浮箱单体均设有独立的锚泊系统进行定位,能在各向风、浪、流最不利的组合作用下保持稳定,并随潮汐的涨落与海平面一起升降,抗风能力为12级以上,此外,浮箱甲板上可根据各种耐盐植物的生长需求,铺上一定厚度的植皮土以满足其生长要求。浮动岛的组合锚泊系统按各向受力的情况,由不同规格和品种的锚链与钢筋砼蛙锚及大抓力锚组成。锚链全部从浮箱底部入水,解决了常规抛锚方式中,锚链在浪溅区易于腐蚀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A、1B为本技术浮箱单体总布置示意图和侧视图;图2A、2B为本技术浮箱单体基本结构图和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浮箱单体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连接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锚泊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技术的结构组成,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本技术浮动岛建筑结构,其主体结构数十个浮箱单体组装而成,采用组合锚泊系统在海上定位,位于岛屿之间,形成岛内有湾,湾内有岛,岛岛相连的别具特色的景观。该浮动岛建筑综合应用船舶工程、港口工程和海洋工程的相关技术设计建造,其主体结构是由长60m,宽30m的数十个浮箱单体,通过特殊的连接装置在海上拼组成型。如图1A、1B;图2A、2B;及图3所示,浮箱单体采用钢丝网水泥、钢材、钢筋砼混合结构,外板采用在海水中耐腐蚀性强的复合材料,即钢丝网水泥。其包含有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底板32、舷边纵衍33、甲板纵骨36(29)和甲板纵衍37(210)、强横梁38(27)、支柱39、底纵骨310和底纵衍311等。通过高频灌浆新工艺成型,具有整体性好,抗渗性强,自重轻、强度高、承载力大,耐久性好等特点。其甲板21和底部为纵架式构造,舷侧板23为横架式构造。内部骨架和舱壁35为钢结构,底板22、32为钢筋砼,舷侧板23、34和端壁板24为钢丝网水泥,甲板21采用钢板上覆钢丝网水泥。甲板下设有二道纵舱壁26和五道横舱壁25,形成十六个独立的水密隔舱,以提高抗沉性。中部隔舱间隔设置污水处理舱、二水贮存舱和淡水舱。根据浮动岛区域的功能划分,在其余隔舱内,可设置机电设备舱,泵舱和贮物舱等设施。其中的污水处理舱、二水贮存舱和淡水舱内壁采用钢丝网水泥覆面31,底部骨架为劲性钢筋砼,以提高舱壁的耐久性和水安全性。钢结构表面全部采用船舶漆涂装,钢筋砼和钢丝网水泥表面,凡要求涂装的,均需经酸洗处理,以提高涂层的耐久性。甲板上设有系链桩13、锚链管12、带榄桩14、小舱口、人孔和通风筒的等舾装设备。单体外侧设有橡胶护舷15,具有浮码头的使用功能,可以靠泊交通艇、供应船和游艇,省去了自然岛屿上建造码头的巨额投资。甲板平面,可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形式和风格各异的上层建筑,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如可根据各种耐盐植物的生长需求,铺上一定厚度的植皮土以满足其生长要求。浮箱单体之间采用链环式连接装置16,该连接装置安装在单体两端断面中和轴的位置,请同时参照图4,其是由安装在单体两端的D端吊环43、连接卸扣41和末端链环42所组成。两个浮箱单体之间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各向位移,利用浮体的静水特性和流体动力特性衰减单体的运动能量和波浪冲击力,使链环式连接装置具有更大的安全储备。在端壁板上下边缘设有特殊的橡胶缓冲装置44(17),最大压缩量为50%。另外,甲板上靠端部航侧设有辅助连接装置11,以利浮箱单体的锚泊定位和位移。辅助连接装置为短榄系统,其是由单柱带榄桩和尼龙榄组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保证单体之间的可靠连接和整体稳定性。此外,每个浮箱单体均设有独立的锚泊系统进行定位,能在各向风、浪、流最不利的组合作用下保持稳定,并随潮汐的涨落与海平面一起升降,抗风能力为12级以上。该锚泊定位装置是由锚、锚链53、锚链管54和系链桩55所组成。锚链53通过锚链管54从浮箱单体底部入水,于高水位时初步定位,至低水位时紧链,使单体最终定位。单体的典型锚泊方式为每座单体共设四具内外八字锚,锚链53与单体中心线的夹角为45度,锚链管54与单体中心线平行,与底板的交角应小于45度,请同时参照图5所示。根据使用水域的自然条件,对风、浪、流组合作用下受力最大的锚链,通过受力分析或模型试验后,可作适当加强。浮动岛的组合锚泊系统按各向受力的情况,由不同规格和品种的锚链与钢筋砼蛙锚51及大抓力锚52组成。锚链全部从浮箱底部入水,解决了常规抛锚方式中,锚链在浪溅区易于腐蚀的难题。综上所述,本技术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性以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其具有的实用进步性,已符合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使用要件,本技术以上的说明及附图,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局限本技术,因此,凡一切与本技术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即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替换或修饰等,皆应仍属本技术的专利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浮动岛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体结构包含有若干个浮箱单体、连接装置、及锚泊定位装置,其浮箱单体是通过链环式连接装置拼组成型,该连接装置安装在单体两端断面中和轴的位置,其是由安装在单体两端的D端吊环、连接卸扣和末端链环所组成;该浮箱单体采用混合构架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岛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体结构包含有若干个浮箱单体、连接装置、及锚泊定位装置,其浮箱单体是通过链环式连接装置拼组成型,该连接装置安装在单体两端断面中和轴的位置,其是由安装在单体两端的D端吊环、连接卸扣和末端链环所组成;该 浮箱单体采用混合构架式结构,其包含有甲板、底部、内部骨架、舱壁、舷侧板及端壁板,其甲板和底部为纵构架式结构,其舷侧板为横构架式结构;该甲板下通过设置的二道纵舱壁和五道横舱壁而构成十六个独立的水密隔舱,该甲板上设置有舾装设备,该甲板平 面设置有各种可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的上层建筑;该锚泊定位装置是由锚、锚链、锚链管和系链桩所组成,其设置在每个浮箱单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是勇朱元康
申请(专利权)人:许是勇朱元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