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303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生态浮床。所述新型生态浮床包括浮框、浮床床体、浮床植物和生物滤料,所述浮框一侧与所述浮床床体相抵接,所述浮床植物设于所述浮床床体,所述浮框另一侧悬挂生物滤料,所述生物滤料固定连接于水底,所述浮框包括浮在水面上的承托网和围设于所述承托网周围的框架,所述浮床床体包括浮床主板、设于所述浮床主板上的种植孔和设于所述种植孔内的浮床基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具有抗水流冲击能力良好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体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江河湖库的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对受污染的江河湖库水体进行修复,已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其中,生态浮床技术因不占用耕地、适用于不同水深环境和应用环境良好而被视为一种最具潜力的修复技术。生态浮床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现有技术的生态浮床的固定方法多为绳索法,即生态浮床两端设有连接环,上面绑定绳索,并与河道中的固定杆连接,从而将河道限定在一定区域内,但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和波浪较大的河道中,单个浮床的飘动范围不一致,使浮床产生移位,抗水流冲击能力变差,长时间下去会对生态浮床本身造成一定损伤,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生态浮床存在抗水流冲击能力差和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水流冲击能力良好和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生态浮床。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包括浮框、浮床床体、浮床植物和生物滤料,所述浮框一侧与所述浮床床体相抵接,所述浮床植物设于所述浮床床体,所述浮框另一侧悬挂生物滤料,所述生物滤料固定连接于水底,所述浮框包括浮在水面上的承托网和围设于所述承托网周围的框架,所述浮床床体包括浮床主板、设于所述浮床主板上的种植孔和设于所述种植孔内的浮床基质。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托网为尼龙绳网。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由若干空心塑料管首尾相连而成。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物滤料为弹性填料和软性填料共同组成的辫帘式组合填料。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床主板为聚乙烯泡沫板。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床植物为挺水植物。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在浮框下端悬挂比表面积高且多孔的生物滤料,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优良的附着场所,增强新型生态浮床的净水功能;二、通过将生物滤料一端与浮框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水底,防止新型生态浮床漂走;三、通过若干空心塑料管首尾相连形成长方形密闭结构的框架,并通过承托网连接并紧固,使得新型生态浮床坚固且抗风浪,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是图1所示新型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是图1所示新型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新型生态浮床I包括浮框11、浮床床体13、浮床植物15和生物滤料17。所述浮框11 一侧与所述浮床床体13相抵接,所述浮床植物15设于所述浮床床体13,所述浮框11另一侧悬挂生物滤料17,所述生物滤料17固定连接于水底。所述浮框11包括浮在水面上的承托网111和围设于所述承托网111周围的框架113。所述框架113是由四根空心塑料管首尾相连形成长方形的框架结构,并通过所述承托网111紧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托网111为尼龙绳网。所述浮床床体13包括浮床主板131、设于所述浮床主板131上的种植孔133和设于所述种植孔133内的浮床基质(图未示)。所述浮床床体13设于所述承托网111上并与所述框架113连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床主板131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所述浮床植物15栽种于所述浮床床体13的种植孔133内并通过所述浮床基质固定,通过所述浮床植物15根系的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床植物15为挺水植物。所述生物滤料17为弹性填料和软性填料共同组成的辫帘式组合填料,所述生物滤料17 —端悬挂于所述浮框11下端,所述生物滤料17另一端固定在水底,防止所述新型生态浮床I漂走。所述生物滤料17的比表面积高且多孔,能为微生物提供优良的附着场所,增强所述新型生态浮床I的净水功能。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一、通过在所述浮框11下端悬挂比表面积高且多孔的生物滤料17,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优良的附着场所,增强所述新型生态浮床I的净水功能;二、通过将所述生物滤料17 —端与所述浮框11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水底,可以防止所述新型生态浮床I漂走;三、通过四根空心塑料管首尾相连形成长方形框架结构的框架113,并通过所述承托网111连接并紧固,使得所述新型生态浮床I坚固且抗风浪,使用寿命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框、浮床床体、浮床植物和生物滤料,所述浮框一侧与所述浮床床体相抵接,所述浮床植物设于所述浮床床体,所述浮框另一侧悬挂生物滤料,所述生物滤料固定连接于水底,所述浮框包括浮在水面上的承托网和围设于所述承托网周围的框架,所述浮床床体包括浮床主板、设于所述浮床主板上的种植孔和设于所述种植孔内的浮床基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网为尼龙绳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若干空心塑料管首尾相连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料为弹性填料和软性填料共同组成的辫帘式组合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主板为聚乙烯泡沫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植物为挺水植物。【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生态浮床。所述新型生态浮床包括浮框、浮床床体、浮床植物和生物滤料,所述浮框一侧与所述浮床床体相抵接,所述浮床植物设于所述浮床床体,所述浮框另一侧悬挂生物滤料,所述生物滤料固定连接于水底,所述浮框包括浮在水面上的承托网和围设于所述承托网周围的框架,所述浮床床体包括浮床主板、设于所述浮床主板上的种植孔和设于所述种植孔内的浮床基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生态浮床具有抗水流冲击能力良好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IPC分类】C02F3/32, C02F3/34【公开号】CN204625319【申请号】CN201520157125【专利技术人】赵永宾 【申请人】云南文德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框、浮床床体、浮床植物和生物滤料,所述浮框一侧与所述浮床床体相抵接,所述浮床植物设于所述浮床床体,所述浮框另一侧悬挂生物滤料,所述生物滤料固定连接于水底,所述浮框包括浮在水面上的承托网和围设于所述承托网周围的框架,所述浮床床体包括浮床主板、设于所述浮床主板上的种植孔和设于所述种植孔内的浮床基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文德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