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淹没管式自流砂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4204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0:47
一种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淹没管式自流砂滤装置,它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含贮水箱、进水管、出水管、检修人孔、砂滤管、支撑板、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第三集水管,所述贮水箱的上部一侧与进水管连接,贮水箱的上部另一侧与出水管连接,且进水管的水平轴线高于出水管的水平轴线,贮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数个检修人孔,所述出水管与第一集水管连接,第一集水管的下方连接有数个第二集水管,每个第二集水管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三集水管,每个第三集水管的一侧均连接有砂滤管,贮水箱底部竖直设置有数个支撑板,每个砂滤管均穿设在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均衡过滤,过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淹没管式自流砂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装置,基本沿用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滤池或砂滤罐,需要水泵提升和强制过滤,消耗大量的电能和反冲洗水;传统的滤池施工工艺是在施工现场,需要支模、绑扎钢筋、混凝土灌注、养护、拆模等工序。由于施工技术水平的差异,施工周期长,影响地面交通和住户使用;现场制作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劳动效率不高。贮水箱底部竖置砂滤管过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淹没管式自流砂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贮水箱、进水管、出水管、检修人孔、砂滤管、支撑板、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第三集水管,所述贮水箱的上部一侧与进水管连接,贮水箱的上部另一侧与出水管连接,且进水管的水平轴线高于出水管的水平轴线,贮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数个检修人孔,所述出水管与第一集水管连接,第一集水管的下方连接有数个第二集水管,每个第二集水管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三集水管,每个第三集水管的一侧均连接有砂滤管,贮水箱底部竖直设置有数个支撑板,每个砂滤管均穿设在支撑板上。本技术操作时,由于贮水箱只有一个进水管和出水管,且存在几何高差,水流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由高度流向低处,而本技术通过砂滤管路径是惟一的路径,经过预处理的污废水经过进水管流入贮水箱,再进入砂滤管,经过砂滤管处理后的污废水进入第三集水管、第二集水管、第一集水管,再从出水管自流排出,检修人孔用于对系统的维护检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淹没管式自流砂滤装置,能均衡过滤,过滤效果好,且节省了现场加工制作时间,减少了工人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定牢靠,施工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贮水箱;2、进水管;3、出水管;4、检修人孔;5、砂滤管;6、支撑板;7、第一集水管;8、第二集水管;9、第三集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贮水箱1、进水管2、出水管3、检修人孔4、砂滤管5、支撑板6、第一集水管7、第二集水管8、第三集水管9,所述贮水箱I的上部一侧与进水管2连接,贮水箱I的上部另一侧与出水管3连接,且进水管2的水平轴线高于出水管3的水平轴线,贮水箱I的顶部设置有数个检修人孔4,所述出水管3与第一集水管7连接,第一集水管7的下方连接有数个第二集水管8,每个第二集水管8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三集水管9,每个第三集水管9的一侧均连接有砂滤管5,贮水箱I底部竖直设置有数个支撑板6,每个砂滤管5均穿设在支撑板6上,所述进水管2的水平轴线高于出水管3的水平轴线280-320mm。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由于贮水箱I只有一个进水管2和出水管6,且存在几何高差,水流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由高度流向低处,而本技术通过砂滤管5路径是惟一的路径,经过预处理的污废水经过进水管2流入贮水箱I,再进入砂滤管5,经过砂滤管5处理后的污废水进入第三集水管9、第二集水管8、第一集水管7,再从出水管3自流排出,检修人孔4用于对系统的维护检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淹没管式自流砂滤装置,能均衡过滤,过滤效果好,且节省了现场加工制作时间,减少了工人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定牢靠,施工快速。【主权项】1.一种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淹没管式自流砂滤装置,它包含贮水箱(1)、进水管(2)、出水管(3)、检修人孔(4),所述贮水箱(I)的上部一侧与进水管(2)连接,贮水箱(I)的上部另一侧与出水管(3)连接,且进水管(2)的水平轴线高于出水管(3)的水平轴线,贮水箱(I)的顶部设置有数个检修人孔(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砂滤管(5)、支撑板(6)、第一集水管(7)、第二集水管(8)、第三集水管(9),所述出水管(3)与第一集水管(7)连接,第一集水管(7)的下方连接有数个第二集水管(8),每个第二集水管(8)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三集水管(9),每个第三集水管(9)的一侧均连接有砂滤管(5),贮水箱(I)底部竖直设置有数个支撑板¢),每个砂滤管(5)均穿设在支撑板(6)上。【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淹没管式自流砂滤装置,它涉及污水处理
,它包含贮水箱、进水管、出水管、检修人孔、砂滤管、支撑板、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第三集水管,所述贮水箱的上部一侧与进水管连接,贮水箱的上部另一侧与出水管连接,且进水管的水平轴线高于出水管的水平轴线,贮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数个检修人孔,所述出水管与第一集水管连接,第一集水管的下方连接有数个第二集水管,每个第二集水管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三集水管,每个第三集水管的一侧均连接有砂滤管,贮水箱底部竖直设置有数个支撑板,每个砂滤管均穿设在支撑板上,本技术能均衡过滤,过滤效果好。【IPC分类】B01D24/10【公开号】CN204619457【申请号】CN201520331023【专利技术人】张宝军, 范伟, 王晓燕, 季翔, 缪正坤, 王国平, 王正扬, 刘红侠, 袁涛, 高将, 王晓玲, 刘春梅, 黄晓菊, 田国华, 刘伟 【申请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5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淹没管式自流砂滤装置,它包含贮水箱(1)、进水管(2)、出水管(3)、检修人孔(4),所述贮水箱(1)的上部一侧与进水管(2)连接,贮水箱(1)的上部另一侧与出水管(3)连接,且进水管(2)的水平轴线高于出水管(3)的水平轴线,贮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数个检修人孔(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砂滤管(5)、支撑板(6)、第一集水管(7)、第二集水管(8)、第三集水管(9),所述出水管(3)与第一集水管(7)连接,第一集水管(7)的下方连接有数个第二集水管(8),每个第二集水管(8)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三集水管(9),每个第三集水管(9)的一侧均连接有砂滤管(5),贮水箱(1)底部竖直设置有数个支撑板(6),每个砂滤管(5)均穿设在支撑板(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军范伟王晓燕季翔缪正坤王国平王正扬刘红侠袁涛高将王晓玲刘春梅黄晓菊田国华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