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119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2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包括内外循环风门、左进风壳体和右进风壳体,所述左进风壳体和右进风壳体对称设置在内外循环风门的左右两侧,所述左进风壳体及右进风壳体在与空调进风口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暖通空调进风时所产生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包括内外循环风门、左进风壳体和右进风壳体,所述左进风壳体和右进风壳体对称设置在内外循环风门的左右两侧,所述左进风壳体及右进风壳体在与空调进风口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阵列密排进风孔,现有进风孔一般为四边形,其缺点为噪声大。随着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现需要对暖通空调进风壳体结构进行创新及优化,以提升汽车空调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以降低暖通空调进风时所产生的噪声。本技术所述的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包括内外循环风门、左进风壳体和右进风壳体,所述左进风壳体和右进风壳体对称设置在内外循环风门的左右两侧,所述左进风壳体及右进风壳体在与空调进风口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所述左进风壳体和右进风壳体的进风区域均为矩形,所述进风区域的周边与所述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之间设有四边形孔,或五边形孔,或三角形孔,以将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的边缘补齐成矩形,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进风量,且外形简洁、美观。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的风阻最小,能够有效降低暖通空调进风时所产生的噪声,提升了汽车空调舒适性。并且,外形简洁、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包括内外循环风门3、风门密封海绵4、左进风壳体I和右进风壳体2,所述左进风壳体I和右进风壳体2对称设置在内外循环风门3的左右两侧,风门密封海绵4粘贴在内外循环风门3上。所述左进风壳体I及右进风壳体2在与空调进风口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5,由于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的风阻最小,故能够有效降低暖通空调进风时所产生的噪声,提升了汽车空调舒适性。如图1所示,所述左进风壳体I和右进风壳体2的进风区域均为矩形,所述进风区域的周边与所述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5之间设有四边形孔6,或五边形孔7,或三角形孔,以将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5的边缘补齐成矩形,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进风量,且外形简洁、美观。【主权项】1.一种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包括内外循环风门(3)、左进风壳体(I)和右进风壳体(2 ),所述左进风壳体(I)和右进风壳体(2 )对称设置在内外循环风门(3 )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进风壳体(I)及右进风壳体(2)在与空调进风口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进风壳体(I)和右进风壳体(2)的进风区域均为矩形,所述进风区域的周边与所述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5)之间设有四边形孔(6),或五边形孔(7),或三角形孔,以将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5)的边缘补齐成矩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包括内外循环风门、左进风壳体和右进风壳体,所述左进风壳体和右进风壳体对称设置在内外循环风门的左右两侧,所述左进风壳体及右进风壳体在与空调进风口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本技术能够降低暖通空调进风时所产生的噪声。【IPC分类】F24F13/24, F24F13/08【公开号】CN204629954【申请号】CN201520268383【专利技术人】李京苑, 肖钧舰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暖通空调进风壳体,包括内外循环风门(3)、左进风壳体(1)和右进风壳体(2),所述左进风壳体(1)和右进风壳体(2)对称设置在内外循环风门(3)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进风壳体(1)及右进风壳体(2)在与空调进风口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密排六边形蜂窝状进风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苑肖钧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