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壳体、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886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壳体、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器,其中,涡壳体包括:上板、涡壳导风板和下板;涡壳导风板由上板的外边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且涡壳导风板与其相对的风道的内壁形成导风通道;下板由涡壳导风板的底边水平延伸形成;其中,上板和下板上均设置有轴孔,立式空调器的贯流风机与轴孔相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涡壳体,涡壳与风道的内壁形成导风通道,在将涡壳体安装在风道过程中,组装人员可根据风道的尺寸改变涡壳体和风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一方面避免涡壳体与风道之间因尺寸误差导致装配效率低,从而提高了立式空调器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涡壳体与风道内壁之间的装配精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涡壳体、具有涡壳体的风道组件及具有风道组件的立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导风通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在导风通道安装到立式空调器的风道过程中会存在如下问题:1、导风通道与风道的尺寸存在误差,导风通道与风道之间存在间隙;2、导风通道的结构比较大,采用一体成型制成,导致导风通道风的局部制造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且起到导风作用、并降低立式空调器的装配难度的涡壳体。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涡壳体的风道组件。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道组件的立式空调器。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壳体,设置在立式空调器的风道内,包括:上板;涡壳导风板,所述涡壳导风板由所述上板的外边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且所述涡壳导风板与其相对的风道的内壁形成导风通道;和下板,所述下板由所述涡壳导风板的底边水平延伸形成;其中,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上均设置有轴孔,所述立式空调器的贯流风机与所述轴孔相对应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涡壳体,涡壳体与风道的内壁形成导风通道,在将涡壳体安装在风道过程中,组装人员可根据风道的尺寸改变涡壳体和风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一方面避免涡壳体与风道之间因尺寸误差导致装配效率低,从而提高了立式空调器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涡壳体与风道内壁之间的装配精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风道组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由于尺寸误差风道和风道组件的装配效率较低,且铸造成型风道组件制造精度低,而本技术提供的涡壳体,涡壳体与风道的内壁形成导风通道,组装人员可根据风道的尺寸改变涡壳体和风道的内壁的距离,提高了涡壳体与风道内壁之间的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低。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风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涡壳导风板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折边,且所述第一连接折边与所述立式空调器的换热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板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贯流风机的电机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涡壳导风板为弧形板。本技术第二方面内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设置在立式空调器的风道内,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涡壳体;和涡舌,所述涡舌设置在与所述涡壳体相对的所述风道的内壁上,并与所述涡壳体的涡壳导风板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本技术提供的风道组件,涡壳体和涡舌相对地设置在风道内形成导风通道,即导风通道由涡壳体和涡舌两个部分构成,这样,涡壳体和涡舌可单独生产,一方面降低了风道组件的制造难度,从而提高风道组件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风道组件的制造精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另外,在将风道组件安装在风道过程中,组装人员可根据风道的尺寸改变涡壳体和涡舌之间的距离,一方面避免风道组件与风道之间因尺寸误差导致装配效率低,从而提高了立式空调器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涡壳体和涡舌与风道内壁之间的装配精度,从而提尚了广品的品质。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风道组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由于尺寸误差风道和风道组件的装配效率较低,且铸造成型风道组件制造精度低,而本技术提供的风道组件,导风通道由涡壳体和涡舌两个部分构成,涡壳体和涡舌可单独生产,从而提高了涡壳体和涡舌制造精度,另外,组装人员可根据风道的尺寸改变涡壳体和涡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涡壳体和涡舌与风道内壁之间的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低。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涡舌包括:上连接板;涡舌导风板,所述涡舌导风板为所述上连接板的外边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且所述涡舌导风板与所述涡壳导风板之间形成所述导风通道;和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为所述涡舌导风板的底边水平延伸而成;且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位于所述涡舌导风板的同一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涡舌导风板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风折边,且所述导风折边位于所述导风通道的出口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涡舌导风板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连接折边,且所述第二连接折边与所述立式空调器的换热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涡舌导风板的截面形状为U形。本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风道组件的下方,且所述风道组件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接水盘的集水面内;和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设置在风道组件内,并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导风通道的入口处。本技术提供的立式空调器通过设置有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立式空调器的风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即该立式空调器具有装配效率高、换热效果好、外观美观等优点。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风道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所示涡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所示涡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风道组件,10涡壳体,11上板,111凹槽,12涡壳导风板,13下板,14第一连接折边,20涡舌,21上连接板,22涡舌导风板,23下连接板,24导风折边,25第二连接折边,30接水盘,40换热器,50电机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涡壳体10,设置在立式空调器的风道内,包括:上板11、涡壳导风板12和下板13。具体地,涡壳导风板12由上板11的外边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且涡壳导风板12与其相对的风道的内壁形成导风通道;下板13由涡壳导风板12的底边水平延伸形成;其中,上板11和下板13上均设置有轴孔,立式空调器的贯流风机与轴孔相对应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涡壳体10,涡壳体10与风道的内壁形成导风通道,在将涡壳体10安装在风道过程中,组装人员可根据风道的尺寸改变涡壳体10和风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一方面避免涡壳体10与风道之间因尺寸误差导致装配效率低,从而提高了立式空调器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涡壳体10与风道内壁之间的装配精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O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涡壳导风板12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折边14,且第一连接折边14与立式空调器的换热器40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折边14设置,一方面涡壳体10的固定更加的可靠,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壳体,设置在立式空调器的风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涡壳导风板,所述涡壳导风板由所述上板的外边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且所述涡壳导风板与其相对的风道的内壁形成导风通道;和下板,所述下板由所述涡壳导风板的底边水平延伸形成;其中,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上均设置有轴孔,所述立式空调器的贯流风机与所述轴孔相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强毛先友刘志强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