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收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01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浮动式收油器,适用于收集水面浮油,它主要由泵、围堰、浮体组成,靠围堰、浮体的作用浮在液面上进行工作,工作时,泵把进入围堰内的抽起送到其它贮油装置上,从而达到收集浮油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工作时不受液面高低变化的影响、收油效率高、收上来的油含水率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浮动式收油器,适用于收集水面浮油。目前,收取水面浮油普遍使用旋转槽撇油装置或刮油机,这两种设备都是固定式的,受液面变化的限制,前者靠人工操作,难于控制,收上来的油含水率高,后者虽然是电动的,但耗能较大,设备笨重,操作困难,而且只能固定在一个液池上。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灵活、高效、安装方便、操作简易的收油设备。本技术由泵、围堰、浮体组成,泵固定在浮体上的面板中,围堰固定在浮体下,工作时,靠围堰和浮体把整套设备浮在液面上,浮油通过围堰顶沿与浮体间的间隙进入围堰内,泵把进入围堰内的油送到其他贮油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收取水面浮油的装置相比,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灵活,工作时不受液面高低变化的影响,收油效率高,收上来的油含水率低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由图1、图2、图3所示的浮动式收油器,由泵1、围堰2、浮体3组成,其中浮体3是环形状,它与围堰2用支承螺杆4、5、6连接固定,支承螺杆4、5、6分别配有蝶形螺母7、8、9和抽手10、11、12,浮体3与围堰2之间具有弹簧13、14、15,它们分别被支承螺杆4、5、6穿过,调整蝶形螺母7、8、9可确定液面至围堰3顶沿的距离,即收油深度,并可使本技术水平地浮在液面上;在面板16上有一托板17,泵1通过托板17固定在面板16上;泵1的排液管18竖直向上,穿过面板16后与排液软管19连接,排液软管19靠套在其上的小浮子20浮起在液面上;在围堰2底部有一排液阀21,它通过连杆22与提拔环23连接,提起提拔环23带动排液阀21,可使围堰2内的液体排空;本技术的泵1是离心式泵,其转叶数为两叶,因此本技术可以很好地收取油液,扬程高、排量大,并且可收起不大于10毫米的细小杂物。权利要求1.一种浮动式收油器,其特征是具有泵1、围堰2、浮体3,其中泵1固定在浮体3上的面板16中,围堰2固定在浮体3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收油器,其特征是浮体3为环形,它与围堰2用支承螺杆4、5和6连接,支承螺杆4、5和6上分别配有蝶形螺母7、8和9,以及抽手10、11和12,浮体3与围堰2之间有弹簧13、14和15,它们分别被支承螺杆4、5和6穿过。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动式收油器,其特征是具有托板17,泵1通过托板17固定在面板16上。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浮动式收油器,其特征是泵1的排液管18竖直向上,穿过面板16后与排液软管19连接。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浮动式收油器,其特征是围堰2的底部有排液阀21,它通过连杆22与提拔环23连接。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浮动式收油器,其特征在于泵1是离心式泵,其转叶数为两叶。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浮动式收油器,适用于收集水面浮油,它主要由泵、围堰、浮体组成,靠围堰、浮体的作用浮在液面上进行工作,工作时,泵把进入围堰内的抽起送到其它贮油装置上,从而达到收集浮油的目的,本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工作时不受液面高低变化的影响、收油效率高、收上来的油含水率低等优点。文档编号B63B35/44GK2099728SQ9121959公开日1992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陈以相 申请人:广东省西江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式收油器,其特征是具有泵1、围堰2、浮体3,其中泵1固定在浮体3上的面板16中,围堰2固定在浮体3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以相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西江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