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及门窗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3999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2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及门窗通风系统,包括底座、风钩、偏心件及锁闭块,底座安装于所述型材;风钩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偏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风钩转动的预设运动路径上;锁闭块设置于所述风钩的另一端,所述锁闭块一端开设有槽口;其中,当所述风钩转动到位于所述预设运动路径上的预设位置,所述风钩与所述偏心件相抵接,以对所述风钩定位,锁点行至所述槽口内,所述门窗微通风。上述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及门窗通风系统,通过转动调节偏心件的方向可改变风钩与偏心件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变风钩转动的角度,进而可实现微通风量的调节功能,且不用将微通风结构设置于拉杆上,微通风不受行程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及门窗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窗户是建筑物的通风采集口,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窗的结构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节能U-PVC塑钢窗,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被广泛应用。平开下悬的开启方式非常适合我国,下悬状态时,窗扇上端开启,高缝位置一般高于室内活动人员的头部约300-700毫米,这样就可以将室外相对强劲的风经下悬窗面的缓冲形成不直接对人体部分形成冲击的平缓新风气流,在起到室内外换气通风目的的同时,又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身体感受。一般地,门窗微通风系统实现微通风的位置在拉杆上,在拉杆上实现微通风会受传动行程影响,从而影响微通风功能,且微通风量大小是固定不可调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门窗微通风系统的微通风装置受传动行程影响,且风量不可调的问题,提供一种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及门窗通风系统。一种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安装于所述型材,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型材;风钩,所述风钩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及偏心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风钩转动的预设运动路径上;锁闭块,设置于所述风钩的另一端,所述锁闭块一端开设有槽口 ;其中,当所述风钩转动到位于所述预设运动路径上的预设位置,所述风钩与所述偏心件相抵接,以对所述风钩定位,锁点行至所述槽口内,所述门窗微通风。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钩包括钩持部,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钩持部位于所述偏心件与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偏心件与所述限位部均位于所述风钩转动的预设运动路径上,当所述风钩转动到位于所述预设运动路径上的预设位置,所述钩持部可抵接于所述偏心件,以对所述风钩定位。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可嵌设于所述窗框型材的嵌设部,另一侧设有一凸台,所述偏心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凸台一端,所述限位部设置于凸台一侧边缘处,并位于远离所述偏心件的一侧,所述钩持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凸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心件为偏心铆钉,所述凸台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偏心件铆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上相邻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钩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转动连接于所述凸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两个相互干涉的腰形孔,所述风钩朝向所述凸台一侧对应所述定位槽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异形铆钉,所述风钩开设有腰圆形铆钉孔,所述锁闭块通过所述异形铆钉穿过所述腰圆形铆钉孔与所述风钩铆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弹簧和垫片;所述锁闭块开设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开设齿槽;所述弹簧卡于所述齿槽与所述垫片之间,所述异形铆钉依次穿过所述齿槽、所述弹簧以及所述垫片,且与所述垫片铆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异形铆钉的一端为腰圆柱形铆头,另一端为圆柱形铆头;所述异形铆钉的中间为相互连接的圆柱和齿槽柱,所述齿槽柱与所述齿槽啮合。一种门窗通风系统,包括上述的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上述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及门窗通风系统,通过转动调节偏心螺钉的方向可改变风钩与偏心螺钉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变风钩转动的角度,进而可实现微通风量的调节功能,且不用将微通风装置设置于拉杆上,微通风不受行程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门窗通风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图3所示的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偏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偏心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所不的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不意图;图8为图3所示的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风钩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所示的门窗的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风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3所示的门窗的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锁闭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3所示的门窗的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锁闭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3所示的门窗的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异形铆钉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3所示的门窗的可调节微通风结构的异形铆钉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10,包括安装于窗框型材20的底座12、风钩14、偏心件16及锁闭块18。风钩14 一端转动连接于该底座12,偏心件16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底座12,且位于该风钩14转动的预设运动路径上。锁闭块18设置于风钩14的另一端,该锁闭块18 —端开设有槽口 182。当风钩14转动到位于该预设运动路径上的预设位置,该风钩14与该偏心件16相抵接,以对该风钩14定位,锁点(图未示)行至锁闭块18的槽口 182内,该门窗微通风。锁闭块18的槽口 182与锁点相配合,锁点行至槽口 182内时,可实现门窗的微通风,偏心件16转动过程中其与风钩14之间的距离改变以将风钩14定位于不同的预设位置。如此,通过转动调节偏心件16的位置可改变风钩14与偏心件16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变允许风钩14转动的角度,进而可实现微通风量的无级调节。此外,不用将可该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10设置于拉杆上,微通风不受行程的影响。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风钩14包括钩持部142及与锁闭块18连接的连接部144,该连接部144自钩持部142沿该底座1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底座12上设有限位部1246,该钩持部142位于该偏心件16与该限位部1246之间。该偏心件16与该限位部1246均位于风钩14转动的预设运动路径上,当该风钩14转动到位于该预设运动路径上的一预设位置,该钩持部142可抵接于该偏心件16,当该风钩14转动到位于该预设运动路径上的另一预设位置,该钩持部142抵接于该限位部1246。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底座12 —侧设有可嵌设于该窗框型材20的嵌设部122,其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固定孔126,螺钉穿过该安装固定孔126将底座固定于该型材20。底座12的另一侧设有凸台124,该偏心件16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窗可调节微通风结构,安装于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型材;风钩,所述风钩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及偏心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风钩转动的预设运动路径上;锁闭块,设置于所述风钩的另一端,所述锁闭块一端开设有槽口;其中,当所述风钩转动到位于所述预设运动路径上的预设位置,所述风钩与所述偏心件相抵接,以对所述风钩定位,锁点行至所述槽口内,所述门窗微通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