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639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1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属于轮对生产辅助设备。特点是支承轮对轨道至少由六根钢轨构成,六根钢轨平行固定在转盘中心的两侧盘面上,转盘中心一侧至少设两根钢轨,其余设在转盘的另一侧,至少构成五种轨距的轮对轨道,以保持转盘平衡承重;所述的支承轮对轨道与地面轨道数量相等,对应相接、轨道面高度一致,且与地面持平;液压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液压传动机构包括限位块和操作开关。转盘上的钢轨可以构成至少两种以上轨距的轨道,现场地面铺设轨道与转盘轨道相对应,避免生产加工不同轨距轮对产品变换时的准备工作,效率高,转盘轨道面与现场水泥地面高度一致,消除轨道安全隐患,转盘定位精确,轮对流转更加流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轮对生产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轮对生产用转盘。
技术介绍
车轮轮对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轮轴压装、喷漆烘烤、轴承压装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间包含运输和转向过程,将车轮轮对置于轮对转盘上进行加工,使得上述工序流程更加方便顺畅。目前使用的电动单轨距轮对转盘由转盘、支撑轮、环形轨道、转轴、传动结构组成,转盘上设单轨距轨道与地面的运行轨道相对应,环形轨道、传动结构安装在基础预埋板上,支撑轮与转盘装配成一体,置于环形轨道上,转盘由转轴与传动结构固定连接,传动结构旋转时,带动转盘在环形轨道上旋转。存在的问题是,这种轮对转盘只设一种轨距的轨道,只能适用于一种轨距轮对生产,而生产车间至少要生产五种不同轨距的轮对,当涉及不同轨距轮对生产时,必须先更换转盘或调整地面和转盘上的轨道的轨距,工作量大,繁琐,耗时长、效率低;为了适应调整轨距的需要,现场轨道要高于地面,且无法设置防护栏板的空间,操作人员行走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电动传动机构速度恒定,转盘转动速度无法调整,又无限位装置,导致转盘定位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适应多种轨距轮对的生产,避免变换轨距时的辅助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定位精度,轨道面与地面一致,消除安全隐患。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包括转盘、支撑轮、环形轨道、转轴和液压传动机构,转盘上设支承轮对轨道,转盘与支撑轮固定在一起,支撑轮置于环形轨道上,环形轨道固定在基础上,其特点是所述的支承轮对轨道至少由六根钢轨构成,六根钢轨平行固定在转盘中心的两侧盘面上,转盘中心一侧至少设两根钢轨,其余设在转盘的另一侧,至少构成五种轨距的轮对轨道,以保持转盘平衡承重;所述的支承轮对轨道与地面轨道数量相等,对应相接、轨道面高度一致,且与地面持平;所述的液压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液压传动机构包括限位块和操作开关,以控制轮对转盘的运转。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液压传动机构由脚踏开关、支撑座、液压推杆、限位块和拐杆构成,支撑座上穿设转轴,支撑座保证转轴相对转动的稳定性;液压推杆与脚踏开关电气连接,液压推杆的尾端固定在基础上,推杆前端与拐杆固定连接,拐杆与转轴下端套接固定;液压推杆的两工作极限位置设置限位块与拐杆相对应,限位块与液压推杆电气连接,限位块固定在基础上。操作者踩下脚踏开关,液压推杆带动拐杆运动至极限位置,拐杆顶到限位块上,此时负载压力大于系统压力,液压推杆的溢流阀开启溢流,液压推杆不能继续移动,转盘停在所需的位置上,定位精确,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流量大小,可以控制转盘的旋转速度。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盘上设防护栏板和吊环螺栓,防护栏板固定在支承轮对轨道的外侧,保证操作人员行走安全。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合理;该转盘上单侧的任一钢轨与另一侧的任一钢轨构成一种轨距,转盘上的钢轨可以构成至少两种以上轨距的轨道,现场地面铺设轨道与转盘上的轨道相对应,避免生产加工多种不同轨距轮对产品变换时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工作效率高,现场的钢轨轨道一次预埋成型,转盘轨道面与现场水泥地面高度一致,现场布置整洁,消除轨道压板磕绊人脚的安全隐患;采用液压推杆,可以调节液压系统的流量大小,控制转盘的旋转速度,转盘定位精确,轮对流转更加流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传动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现场安装使用状态图。图中:1-转盘、101-支承轮对轨道、102-吊环螺栓、103-防护栏板、2-支撑轮、3-环形轨道、4-转轴、5-液压传动机构、501-支撑座、502-液压推杆、503-拐杆、504-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从图1-3中可以看出,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包括转盘1、支撑轮2、环形轨道3、转轴4和液压传动机构5,转盘上设支承轮对轨道101,转盘与支撑轮固定在一起,支撑轮置于环形轨道上,环形轨道固定在基础上,转盘的直径为2000mm,转盘上设由六根钢轨构成的五种轨距的轨道,其中两根钢轨设置在转盘中心一侧,四根钢轨设置在转盘中心另一侧,五种轨距分别为1000mm、1067mm、1435mm、1524mm、1676mm,满足目前轮对生产所需的五种轨道形式,图1中转盘的轨道面与现场水泥地面(图中阴影表示部分)高度一致;转盘的圆周方向设吊环螺栓102与轨道平行,钢轨与钢轨之间设防护栏板,有效地避免操作者的脚磕绊到轨道压板上而伤及到脚,消除安全隐患;所述的液压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液压传动机构5由脚踏开关(图中未标注)、支撑座501、液压推杆502、限位块504和拐杆503构成,支撑座上穿设转轴4,支撑座保证转轴相对转动的稳定性;液压推杆与脚踏开关电气连接,液压推杆的尾端固定在基础上,推杆前端与拐杆固定连接,拐杆与转轴下端套接固定;液压推杆的两工作极限位置(图2中表示的两个位置)设置限位块与拐杆相对应,限位块与液压推杆电气连接,限位块固定在基础上。操作者踩下脚踏开关,液压推杆带动拐杆运动至极限位置,拐杆顶到限位块上,此时负载压力大于系统压力,液压推杆的溢流阀开启溢流,液压推杆不能继续移动,转盘停在所需的位置上,同时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流量大小,可以控制转盘的旋转速度。【主权项】1.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包括转盘(I)、支撑轮(2)、环形轨道(3)、转轴(4)和液压传动机构(5),转盘上设支承轮对轨道(101),转盘与支撑轮固定在一起,支撑轮置于环形轨道上,环形轨道固定在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轮对轨道至少由六根钢轨构成,六根钢轨平行固定在转盘中心的两侧盘面上,转盘中心一侧至少设两根钢轨,其余设在转盘的另一侧,至少构成五种轨距的轮对轨道;所述的支承轮对轨道与地面轨道数量相等,对应相接、轨道面高度一致,且与地面持平;所述的液压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液压传动机构包括限位块(504)和操作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传动机构(5)由脚踏开关、支撑座(501)、液压推杆(502)、限位块(504)和拐杆(503)构成,支撑座上穿设转轴(4);液压推杆与脚踏开关电气连接,液压推杆的尾端固定在基础上,推杆前端与拐杆固定连接,拐杆与转轴下端套接固定;液压推杆的两工作极限位置设置限位块与拐杆相对应,限位块与液压推杆电气连接,限位块固定在基础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I)上设防护栏板(103)和吊环螺栓(102),防护栏板固定在支承轮对轨道(101)的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属于轮对生产辅助设备。特点是支承轮对轨道至少由六根钢轨构成,六根钢轨平行固定在转盘中心的两侧盘面上,转盘中心一侧至少设两根钢轨,其余设在转盘的另一侧,至少构成五种轨距的轮对轨道,以保持转盘平衡承重;所述的支承轮对轨道与地面轨道数量相等,对应相接、轨道面高度一致,且与地面持平;液压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液压传动机构包括限位块和操作开关。转盘上的钢轨可以构成至少两种以上轨距的轨道,现场地面铺设轨道与转盘轨道相对应,避免生产加工不同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型多轨距轮对转盘,包括转盘(1)、支撑轮(2)、环形轨道(3)、转轴(4)和液压传动机构(5),转盘上设支承轮对轨道(101),转盘与支撑轮固定在一起,支撑轮置于环形轨道上,环形轨道固定在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轮对轨道至少由六根钢轨构成,六根钢轨平行固定在转盘中心的两侧盘面上,转盘中心一侧至少设两根钢轨,其余设在转盘的另一侧,至少构成五种轨距的轮对轨道;所述的支承轮对轨道与地面轨道数量相等,对应相接、轨道面高度一致,且与地面持平;所述的液压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液压传动机构包括限位块(504)和操作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江康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