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导雾结构及其冷风扇或加湿器技术

技术编号:1203454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导雾结构及其冷风扇或加湿器,其中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包括遮雾盖、切雾器和驱动装置;遮雾盖上设置有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第一侧面出雾通道;所述切雾器上设置有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所述切雾器安装在所述遮雾盖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切雾器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切雾器旋转;当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顶端喷出;当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侧面喷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切雾器实现了加湿雾气在不同管道之间输送的切换,使用简单,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导雾结构及其冷风扇或加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湿器或冷风扇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以及包含该雾气管路切换结构的导雾结构和包括该导雾结构的冷风扇或加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室内环境,除了对环境温度要求舒适外,对环境的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目前一般采用加湿器或冷风扇来调节环境湿度。现有冷风扇通常采用蒸发式加湿方式,尚无超声波雾化加湿的冷风扇面市。另外,现有冷风扇蒸发式加湿方式要求用户使用加湿功能时必须吹风,用户不能单独使用加湿功能,会造成诸多不便。如在寒冷干燥的冬天,用户家里有暖气等供暖设施,室内干燥不需吹风,仅需加湿时,传统冷风扇产品便不能满足要求。再者,现有的加湿器或冷风扇一般是顶端出雾或侧面出雾的单一出雾方式,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方位加湿的需求。因此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快速进行管路切换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的冷风扇或加湿器是非常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以及包含该雾气管路切换结构的导雾结构和相应的冷风扇或加湿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包括遮雾盖、切雾器和驱动装置;所述遮雾盖上设置有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第一侧面出雾通道;所述切雾器上设置有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所述切雾器安装在所述遮雾盖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切雾器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切雾器旋转;当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顶端喷出;当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侧面喷出。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完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的中心线均与所述切雾器的中心轴线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的中心线平行,且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的中心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切雾器的中心轴线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遮雾盖和所述切雾器之间还设置有切雾器密封圈;所述切雾器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切雾器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切雾器的主体部的外围,且所述切雾器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切雾器与所述遮雾盖之间,在所述切雾器密封圈上设置有第三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三侧面出雾通孔;所述第三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相配合,所述第三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相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雾盖包括通孔部,所述通孔部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均设置在所述通孔部的顶端,且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均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通;所述切雾器安装在所述通孔部的容纳空间中;所述通孔部的外侧面为驱动装置安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雾盖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切雾器的连接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步进电机固定架,所述步进电机固定架安装在所述遮雾盖的驱动装置安装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部和所述步进电机固定架之间还设置有步进电机密封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模式选择模块、顶端出雾模块、侧面出雾模块和微动开关;所述模式选择模块用于选择运行模式;所述顶端出雾模块用于当选择顶端出雾模式时,控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所述侧面出雾模块用于当选择侧面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所述步进电机逆时针转动能够使所述微动开关闭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雾结构,包括集雾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所述集雾器与所述遮雾盖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雾结构还包括导雾片,所述导雾片安装在所述遮雾盖和所述集雾器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冷风扇,包括上述的导雾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上述的导雾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雾气管路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选择运行模式;S200:当选择顶端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S300:当选择侧面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0当选择顶端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包括如下步骤:S210:确定所述微动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20,否则进入步骤S230;S220:所述步进电机不工作;S230:所述步进电机逆时针转动,待所述微动开关闭合后停止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当选择侧面出雾模式时,步进电机旋转使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包括如下步骤:S310:确定所述微动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20,否则进入步骤S330;S320:所述步进电机顺时针旋转90度;S330:所述步进电机逆时针转动,待所述微动开关闭合后,所述步进电机再顺时针旋转90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切雾器实现了加湿雾气在不同管道之间输送的切换,使用简单,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的顶端出雾模式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的侧面出雾模式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的遮雾盖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的切雾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的切雾器密封圈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的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导雾结构的导雾片、集雾罩和遮雾盖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包括遮雾盖110、切雾器120和驱动装置;所述遮雾盖110上设置有第一顶端出雾通道111和第一侧面出雾通道112;所述切雾器120整体呈圆柱形,在所述切雾器120上设置有第二顶端出雾通孔121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122;所述切雾器120安装在所述遮雾盖110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切雾器120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切雾器120旋转;当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121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111在遮雾盖上的第一顶端出雾孔重合时,所述雾气从顶端喷出;当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导雾结构及其冷风扇或加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雾盖、切雾器和驱动装置;所述遮雾盖上设置有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第一侧面出雾通道;所述切雾器上设置有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所述切雾器安装在所述遮雾盖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切雾器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切雾器旋转;当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顶端喷出;当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侧面喷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雾盖、切雾器和驱动装置;所述遮雾盖上设置有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第一侧面出雾通道;所述切雾器上设置有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所述切雾器安装在所述遮雾盖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切雾器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切雾器旋转;当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顶端喷出;当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重合时,所述雾气从侧面喷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的中心线均与所述切雾器的中心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的中心线平行,且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的中心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切雾器的中心轴线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雾盖和所述切雾器之间还设置有切雾器密封圈;所述切雾器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二侧面出雾通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切雾器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切雾器的主体部的外围,且所述切雾器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切雾器与所述遮雾盖之间,在所述切雾器密封圈上设置有第三顶端出雾通孔和第三侧面出雾通孔;所述第三顶端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二顶端出雾通孔相配合,所述第三侧面出雾通孔与所述第二侧面出雾通孔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雾盖包括通孔部,所述通孔部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均设置在所述通孔部的顶端,且所述第一顶端出雾通道和所述第一侧面出雾通道均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通;所述切雾器安装在所述通孔部的容纳空间中;所述通孔部的外侧面为驱动装置安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雾盖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部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切雾器的连接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步进电机固定架,所述步进电机固定架安装在所述遮雾盖的驱动装置安装部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气管路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杰李曙光杨勇郭润明李秀彩聂鑫宋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