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413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特点是包括脱扣器JL、试验电路、第一及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电子开关、故障电压控制电路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第一故障电流感应电路的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套设在市交流电的零线N及火线L上,其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的一组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的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套设在市交流电的地线E上,其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的另一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第二转换开关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两端电连接;电子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脱扣器JL与市交流电的火线L电连接;故障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市交流电的地线E电连接,其的输出端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均与电子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其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及更加安全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是用电压互感器来感应地线的故障电压信号,然后用切换开关断开并替代电流互感器将故障电压信号送入放大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经放大处理后再传送到控制电子开关电路,迫使带三对触点的脱扣器动作断电。该电路结构复杂,还可能出现信号相位相互叠加或抵消(相减)所造成的故障电压或故障电流漂移超标现象,并且故障电压信号经过放大等多重电路时很容易串入其它干扰信号,导致抗干扰能力差,误动作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即用地线故障电压信号直接驱动(不用放大处理等工作过程),不用增加电压互感器和放大处理等电路,既能准确感应到地线实际漏电电压,还可以过滤掉其它干扰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的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三对触点的脱扣器JL、电子开关、第一故障电流感应电路、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试验电路、故障电压控制电路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脱扣器JL的三对触点分别接在地线E、零线N及火线L上,脱扣器JL还包括使三对触点复位的复位按键;所述第一故障电流感应电路包括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套设在市交流电的零线N及火线L上,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的一组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所述试验电路的一端与市交流电的零线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穿过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市交流电的火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包括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及第二转换开关,所述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套设在市交流电的地线E上,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的另一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两端电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脱扣器JL与市交流电的火线L电连接;所述故障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市交流电的地线E电连接,故障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均与电子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故障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转换开关、第七电阻、第八电容、第三压敏电阻、第四压敏电阻及第四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第七电阻、第四压敏电阻及第四二极管依次串联后一端与市交流电的地线E电连接,另一端与电子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与第一转换开关的串接点,第三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零线N电连接;第八电容的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与第四压敏电阻的串接点,第八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N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故障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放大处理集成块、第三至第五电容及第三二极管;其中所述放大处理集成块的型号为RT54123B,放大处理集成块的1脚及2脚分别与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两端电连接,放大处理集成块的2脚及3脚分别与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两端电连接,放大处理集成块的4脚与零线N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处理集成块的6脚及7脚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处理集成块的4脚及5脚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处理集成块的2脚及4脚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放大处理集成块的7脚即输出端电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电子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子开关包括整流二极管、可控硅、第一电容、第二电容、限流电阻、第二压敏电阻及稳压二极管;其中所述整流二极管的正极通过脱扣器JL与市交流电的火线L电连接,整流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二压敏电阻的一端、可控硅正极及限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均与可控硅的控制极电连接,可控硅的控制极还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可控硅的负极、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与零线N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四电阻及第六电容,所述第四电阻与第六电容并联后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在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两端上。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五电阻及第七电容,所述第五电阻与第七电容并联后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在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两输出端上。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试验电路包括测试开关和测试电阻,所述测试开关与测试电阻串联后一端与穿过主回路互感器的火线L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零线N输入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电路结构简单,不用增加电压互感器及放大处理等电路,且地线电压信号不经放大等电路直接加在可控硅的控制极,既能准确感应到地线漏电电压且能过滤掉感应电压,又能够有效避免因放大电路信号相互混合干扰所造成的误动作等不良;另外该电路的地线故障电压处理电路与故障电流处理电路(包括主回路和接地极)各自独立,互不牵扯,能有效避免因信号相位相互叠加或抵消(相减)所造成的故障电压或故障电流漂移超标现象,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及“第七”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其是一种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带三对触点的脱扣器JL1、试验电路2、第一故障电流感应电路3、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4、电子开关5、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其中所述脱扣器JL1的三对触点分别接在地线E、零线N及火线L上,脱扣器JL1还包括使三对触点复位的复位按键RESET;所述第一故障电流感应电路3包括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所述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套设在市交流电的零线N及火线L上,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的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的一组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所述试验电路2的一端与市交流电的零线电连接,另一端与穿过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的市交流电的火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4包括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及第二转换开关Kv2,所述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套设在市交流电的地线E上,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的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的另一组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Kv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的两端电连接;所述电子开关5的输出端通过脱扣器JL即1与市交流电的火线L电连接;所述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的输入端与市交流电的地线E电连接,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的输出端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的输出端均与电子开关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试验电路2包括测试开关TEST和测试电阻R2,所述测试开关TEST与测试电阻R2串联后一端与穿过主回路互感器的火线L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零线N输入端电连接。试验过程:按下测试开关TEST,穿过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的火线L通过测试电阻R2接通输入端电源零线N,产生一个试验(模拟漏电故障)电流信号,并通过上述异常脱扣过程切断电源;脱扣器的复位按键RESET与试验开关TEST配合,还可以当作电源开关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三对触点的脱扣器JL(1)、试验电路(2)、第一故障电流感应电路(3)、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4)、电子开关(5)、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其中所述脱扣器JL(1)的三对触点分别接在地线E、零线N及火线L上,脱扣器JL(1)还包括使三对触点复位的复位按键(RESET);所述第一故障电流感应电路(3)包括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所述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套设在市交流电的零线N及火线L上,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的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的一组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所述试验电路(2)的一端与市交流电的零线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穿过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的市交流电的火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4)包括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及第二转换开关(Kv2),所述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套设在市交流电的地线E上,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的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的另一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Kv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的两端电连接;所述电子开关(5)的输出端通过脱扣器JL(1)与市交流电的火线L电连接;所述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的输入端与市交流电的地线E电连接,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的输出端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的输出端均与电子开关(5)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三对触点的脱扣器JL(1)、试验电路(2)、第一故障电流感应电路(3)、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4)、电子开关(5)、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其中所述脱扣器JL(1)的三对触点分别接在地线E、零线N及火线L上,脱扣器JL(1)还包括使三对触点复位的复位按键(RESET);所述第一故障电流感应电路(3)包括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所述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套设在市交流电的零线N及火线L上,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的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的一组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所述试验电路(2)的一端与市交流电的零线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穿过第一零序电流互感器(ZCT1)的市交流电的火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故障电流感应电路(4)包括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及第二转换开关(Kv2),所述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套设在市交流电的地线E上,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的两端分别与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的另一输入端的两脚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Kv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零序电流互感器(ZCT2)的两端电连接;所述电子开关(5)的输出端通过脱扣器JL(1)与市交流电的火线L电连接;所述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的输入端与市交流电的地线E电连接,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的输出端及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的输出端均与电子开关(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故障电压控制电路(6)包括第一转换开关(Kv1)、第七电阻(R7)、第八电容(C8)、第三压敏电阻(Ru3)、第四压敏电阻(Ru4)及第四二极管(D4);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开关(Kv1)、第七电阻(R7)、第四压敏电阻(Ru4)及第四二极管(D4)依次串联后一端与市交流电的地线E电连接,另一端与电子开关(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压敏电阻(Ru3)的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R7)与第一转换开关(Kv1)的串接点,第三压敏电阻(Ru3)的另一端与零线N电连接;第八电容(C8)的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R7)与第四压敏电阻(Ru4)的串接点,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与零线N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电流控制电路(7)包括放大处理集成块(IC)、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及第三二极管(D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江龙焕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信辉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