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巫新财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314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包括独木舟型的充气内胆1和套体2,充气内胆1套入套体2内结合一起,充气内胆1包括内圈气室3和外环气室4,内圈气室3和外环气室4之间有环形垂直拉带5隔离,它在内圈气室和外环气室之间有环形垂直拉带隔离,能有效均衡支撑拉力,及促进良好伸张率,提升主体船身坚挺性作用,亦是赋予充气独木舟更具坚挺牢固与安全的保护作用,功能完善,结构布局合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2、
技术介绍
众所皆知,风行多年的充气独木舟,由于充气后即可在水上漂浮操舟划行的承载功能,且于泄放其内之空气摺叠后,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深受水上运动爱好者肯定。唯因充气独木舟为充气式构造,致在不同地域环境之河流中操舟活动,其船体易受激流速度及高低落差影响而翻滚扭曲,或受尖锐溪石岩片碰撞而刮伤漏气危及安全等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强化充气独木舟的坚挺性、韧性,及防患刮破的保固作用,以符合人性化的安全需求。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包括独木舟型的充气内胆和套体,套充气内胆套入套体内结合一起,充气内胆包括内圈气室和外环气室,内圈气室和外环气室之间有环形垂直拉带隔离。上述所述的内圈气室前面顶部设置有凹陷的座舱。上述所述内圈气室的顶面上、座舱的后面设置储物舱。上述所述在座舱和储物舱之间、充气内胆上凸出有靠背垫体;上述所述的内圈气室是由上层的具有独立气室的上框架内胆和底部的具有独立气室的座垫体,座垫体将上框架内胆上的储物舱和座舱的底部密封。上述所述座垫体上设置直式拉带。在座舱里面的座垫体顶面上设置多个定位环,脚踏垫可以穿在其中一个定位环上。上述所述套体在座舱前面安装有独立型的充气支撑管。上述所述的套体是上片使用良好防水性面料,下片使用坚牢夹网胶膜底料。上述所述独木舟布套体前端设有防碰撞胶膜补强片,船体两端设有把手,船体两侧配有多数个连结功能的环件。上述所述的座舱里面安装有座椅垫具,储物舱上安装的罩体,该罩体两侧内设有独立隐藏式置物袋,罩体两侧各设有的圆孔,圆孔上沿设有盖片。上述所述的座舱出入口周沿的套体上设有定型衬圈,可以防止河水浪花流入座舱里。上述所述的座舱的前部的套体上设置有可防止激流溅起之浪花渗入座舱内的防水遮盖布。上述所述的防水遮盖布的顶端面或底端面一侧设置物网袋,另一侧设有置物防水袋,防水遮盖布顶面上、在置物网袋与置物防水袋之间设置拉链,可闭合或开启,使用方便。上述所述的套体底部设置数个导流条。上述所述在置物网袋与置物物防水袋前方的防水遮盖布上设置松紧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将独木舟状的充气内胆和套体有效组合在一起,使之具有最佳防护功能,内圈气室和外环气室之间有环形垂直拉带隔离,能有效均衡支撑拉力,及促进良好伸张率,提升主体船身坚挺性作用。亦是赋予充气独木舟更具坚挺牢固与安全的保护作用;2)上述所述的内圈气室前面顶部设置有凹陷的座舱,内圈气室的顶面上、座舱的后面设置储物舱,充气内胆上在座舱和储物舱之间、充气内胆上凸出有靠背垫体,空间分布合理,功能完善;3)座垫体上设置直式拉带,承载的座舱较为平坦,而船的外底则呈弧形,有益充气独木舟的平衡性及浮筏作用;4)前述在座舱里面的座垫体顶面上设置多个定位环,脚踏垫可以穿在其中一个定位环上,以便组装可调式脚踏护具,有效调整应用所需距离;5)所述在座舱前面、套体的管状管套内安装有独立的充气支撑管,可套入套体内而呈U形状以支撑套体上面,可增加脚部活动之容置空间;6)独木舟套体的上面使用良好防水性面料,下面使用坚牢夹网胶膜底料,并辅以相关构件单元,车缝而成一牢固的布套体,以供充气独木舟内胆组装套合,而发挥强化紧密的结合作用;7)独木舟的套体前端设有防碰撞胶膜补强,船体两侧设有防护片,及配有多数个连结功能的环件,以供多元性之应用;船体前、后端面各设有把手,方便操作;8)独木舟的套体上面设有座舱出入口,及可容置拆卸式座椅垫具,而在座椅靠背之后方设有储物舱的立体收纳罩体,该罩体两侧内设有独立隐藏式置物袋可放置饮用水,而饮水用之吸管件可由罩体两侧片中各设有的圆孔穿出取水,且在圆孔上沿设有盖片闭合;9)前述之座舱出入口周沿设有定型衬圈,有助于座舱出入口不变形,及维持进出畅通安全,可以防止河水浪花流入座舱里;前述之定型衬圈前端之外沿,设有置物用网袋及隐藏式防水置物袋子,可防止袋内收纳之地图文件、手机、相机等不受水溅的影响;10)前述之定型衬圈前端的内沿设有可防止激流溅起之浪花渗入座舱内的防水遮盖布,定型衬圈及置物网袋与置物防水袋,相拼结合在一起,且在其中央设有拉链,可供闭合或开启灵活调整座舱活动空间,前述之置物网袋与防水置物袋的前方部位,及立体收纳罩体顶面皆各设有可供卡夹置物的松紧绳以资应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充气内胆的装配图;图3是图2的爆炸图;图4是图2中加上靠背垫体后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套上套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导流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种导流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独木舟型的充气内胆1和套体2,充气内胆1套入套体2内结合一起,充气内胆1包括内圈气室3和外环气室4,内圈气室3和外环气室4之间有环形垂直拉带5隔离。内圈气室3前面顶部设置有凹陷的座舱6,内圈气室3的顶面上、座舱6的后面设置储物舱7。在座舱6和储物舱7之间、充气内胆1上凸出有靠背垫体8。内圈气室3是由上层的具有独立气室的上框架内胆13和底部的具有独立气室的座垫体9,座垫体9将上框架内胆13上的储物舱7和座舱6的底部密封,上框架内胆13、外环气室4和座垫体9上分别设置有气咀28。座垫体9上设置直式拉带10,在座舱6里面的座垫体9顶面上设置多个定位环29,两脚踏垫11中间穿在其中一个定位环29上,如图4所示,脚踏垫11两侧连结带31绑在座舱6内的套体2两侧的固定环30上,可以因不同脚长的驾驶者调节脚踏垫11的距离。内圈气室3在座舱6前面安装有U型的充气支撑管12,以撑开座舱6上面的套体2。上述套体2是上片使用良好防水性面料,下片使用坚牢夹网胶膜底料。独木舟布套体前端设有防碰撞胶膜补强片14,船体两端设有把手15,船体两侧配有多数个连结功能的环件16。座舱6里面安装有座椅垫具17,储物舱7上安装的罩体18,该罩体18两侧内设有独立隐藏式置物袋19,罩体两侧各设有的圆孔20,圆孔20上沿设有盖片。座舱6出入口周沿的套体2上设有定型衬圈21。座舱6的前部的套体2上设置有可防止激流溅起之浪花渗入座舱6内的防水遮盖布22。防水遮盖布22的顶端面或底端面一侧设置物网袋23,另一侧设有置物防水袋24,防水遮盖布22顶面上、在置物网袋23与置物防水袋24之间设置拉链25,如图6、图7所示,套体2底部设置长导流条26和高背导流条32。在置物网袋23与置物防水袋24前方的防水遮盖布22上设置松紧绳27。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包括独木舟型的充气内胆(1)和套体(2),充气内胆(1)套入套体(2)内结合一起,其特征在于充气内胆(1)包括内圈气室(3)和外环气室(4),内圈气室(3)和外环气室(4)之间有环形垂直拉带(5)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圈气室(3)前面顶部设置有凹陷的座舱(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圈气室(3)的顶面上、座舱(6)的后面设置储物舱(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座舱(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独木舟结构,包括独木舟型的充气内胆(1)和套体(2),充气内胆(1)套入套体(2)内结合一起,其特征在于:充气内胆(1)包括内圈气室(3)和外环气室(4),内圈气室(3)和外环气室(4)之间有环形垂直拉带(5)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新财
申请(专利权)人:巫新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