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31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该船体中部设矩形透空开口工作区,艏部船底中间为冂形贯通开口即双开口,两侧片体上部船舷为透空桁梁组合结构,工作区内整平机框架由四组液压缸吊装在片体桁梁上,整平刮刀小车装于框架上并由链条机构牵引。该船抗风浪能力强,增加了作业天数、定位准确,整平精度高,抛石整平检测一体化流水作业,机械化程度高避免了潜水水下作业,工作效率高,工作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水下基床抛石整平机械与船的结合。水下基床抛石整平是港口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施工工序。该工序国内以往都以人工实施为主要方法。其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受气象、风浪和潮流的影响大。国内外为实现整平机械化,机械整平船主要有悬臂桁架式和整平框架式两大类,悬臂桁架式是将刮刀小车装于悬臂桁架上并沿其上的导轨移动,从而实现基床整平。其不足是定位困难,且刮刀推力小,抗风能力差。整平框架式是将刮刀小车装于整平框架上并沿其上轨道移动实现基床整平。在整平框架固定方式上,平台船式是装于四根导向支柱下端,而船机分离式是将框架用钢索悬挂于母船上。这种整平船前者遮挡效应小,石块受潮流的影响大,故抛石精度差,且结构复杂,造价高。后者移船定位作业时间长,抗风浪能力差。二者均不适合在海底不允许插腿的条件下作业。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风抗浪能力强,工作平稳,整平精度高,能快速移船定位,生产效率高且集抛石整平检测三位一体的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该船包括船体及其上的甲板机械,轮机设备,锚泊设备和中央集控操作室,其特征是船体中部设有用于抛石整平的矩形透空开口工作区,工作区两侧为两个片体,片体上部两侧船舷为透空桁梁组合结构,顶部为甲板,其中部各设有回转式四索抓斗克令吊一台,船艏艉分别为艏楼甲板室和艉楼甲板室,艏部船体底部中间有一个用于与上段已整平基床搭接的形贯通开口,在开口工作区内装有一个由两根纵向主梁和两根横向联接梁组成的整平机框架,框架纵梁上下各固定一个用于整平刮刀小车前后移动的上轨道和下轨道,框架四周装有使之定位并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滚轮和导向滑块,框架四角上方同时各固定有一个与液压缸连接的吊座,整平机框架由四组液压缸吊装在两侧片体桁梁上,整平刮刀小车用两根链条经传动机构牵引。本技术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整平船主视图,图2.整平船俯视图,图3.整平船A-A阶梯剖视图,图4.刮刀小车链条驱动机构简图。如图1-3所示,该整平船包括船体1.中部为矩形透空开口工作区2,其两侧为两个片体3,上部两侧船舷为透空桁梁组合结构4(见图3),片体顶部艏艉楼底部为甲板,其中部各设四索抓斗克令吊机5一台,船艏艉分别为艏楼甲板室6和艉楼甲板室7,艏部船体底部中间有一个用于与上段已整平基床搭接的形贯通开口8(见图3),形成双开口,初始抛石整平时可在其开口外装上一个使内部成封闭空间的方形闸门,在开口工作区内装有一个由两根纵向主梁和两根横向联接梁组成的整平机框架9,框架纵梁上下各固定一个用于整平刮刀小车10前后移动的上轨道11和下轨道12,框架四周装有使之定位并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滚轮和导向滑块(图中省略),框架四角上方同时各固定有一个吊座13,该吊座分别与液压缸14连接,并使框架吊装在两侧片体桁梁上,见图3,船上部横跨两侧片体船舷设有可在艏艉向往复移动的测量台车15,整平刮刀小车用两根链条牵引,其驱动机构简图见图4,由电动机驱动的减速箱16安装在艉高甲板上,其主轴17向两侧延伸,主轴端部各装有一个主动链轮18,链条19一端绕经开口工作区内艉部下转向链轮20,艏部转向链轮23,纵梁上部两个托滚22,艉部上转向链轮21与链条的另一端封闭对接,其中整平刮刀小车通过其上的结点24与链条固定连接在一起以达到由链条牵引目的。整平刮刀小车也可采用液压马达牵引。整平刮刀小车上还可安装一个漏斗其中盛装细石料以达细平和极细平目的。艉部船体底部中间同样也可设有一个形贯通开口,使整个船底呈“=”形开口外装有一个使内部封闭的方形闸门。无风浪时闸门打开,船体内外同时抛石,进行连续整平,以充分发挥该船快速整平的优点。该整平船主尺度总长57米,型宽25米,艏艉楼型深12米,片体型宽4.5米,片体型深5米,中间开口42米×16米,形开口16米×2.5米,满载吃水3.5米,空载吃水2.8米,最大坐底工作水深9米。本技术优点及其效果船体中部为开口工作区,船艏截面外廓为字形,其开口与中部开口区贯通且同宽,形成特殊的“双开口”结构,船底呈形或“=”形平底,艏部开口骑于已整平的基床上,不仅保证了软体排的完整,且船中开口工作区形成封闭的作业小区,稳静的水域,平稳的机架,为提高整平精度,减少石料流失,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船舶定位采用了高精度GPS系统,整平框架调平采用液压和吃水计联动系统,充分适应坐底地形局部起伏变化;船四周设有压载舱,通过其注排水控制船体沉浮;船中部装有克令吊,可使船实现抛石整平双重功能;刮刀小车采用链条牵引,同步进行,保证了刮刀运行的平稳性;片体上部船舷为透空式桁梁结构,减少了迎风、迎浪面积,提高了船体的稳定性;船上设有测量台车,供勘测细抛,以提高抛石整平的精度;各种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工作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抛石、整平和质量检测一体化流水作业,机械化程度高,避免了潜水水下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包括船体及其上的甲板机械,轮机设备,锚泊设备和中央集控操作室,其特征是船体中部设有用于抛石整平的矩形透空开口工作区,工作区两侧为两个片体,片体上部两侧船舷为透空桁梁组合结构,顶部为甲板,其中部各设回转式四索抓斗克令吊一台,船艏艉分别为艏楼甲板室和艉楼甲板室,艏部船体底部中间有一个用于与上段已整平基床搭接的形贯通开口,在开口工作区内装有一个由两根纵向主梁和两根横向联接梁组成的整平机框架,框架纵梁上下各固定一个用于整平刮刀小车前后移动的上轨道和下轨道,框架四周装有使之定位并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滚轮和导向滑块,框架四角上方同时各固定有一个与液压缸连接的吊座,整平机框架由四组液压缸吊装在两侧片体桁梁上,整平刮刀小车用两根链条经传动机构牵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其特征是船上部横跨两侧片体船舷设有可在艏艉向往复移动的测量台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其特征是艉部船体底部中间同样设有一个形开口,整个船底呈“=”形。专利摘要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该船体中部设矩形透空开口工作区,艏部船底中间为冂形贯通开口即双开口,两侧片体上部船舷为透空桁梁组合结构,工作区内整平机框架由四组液压缸吊装在片体桁梁上,整平刮刀小车装于框架上并由链条机构牵引。该船抗风浪能力强,增加了作业天数,定位准确,整平精度高,抛石整平检测一体化流水作业,机械化程度高避免了潜水水下作业,工作效率高,工作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文档编号B63B35/00GK2400359SQ99248620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吕以同, 赵子平, 姜玉田, 马方廷, 魏安琪, 徐元锡, 向阳, 徐大光, 王正权, 吴鑫林, 王俊起, 马宗田, 鲍占礼, 徐世通, 王明祥 申请人: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包括船体及其上的甲板机械,轮机设备,锚泊设备和中央集控操作室,其特征是船体中部设有用于抛石整平的矩形透空开口工作区,工作区两侧为两个片体,片体上部两侧船舷为透空桁梁组合结构,顶部为甲板,其中部各设回转式四索抓斗克令吊一台,船艏艉分别为艏楼甲板室和艉楼甲板室,艏部船体底部中间有一个用于与上段已整平基床搭接的冂形贯通开口,在开口工作区内装有一个由两根纵向主梁和两根横向联接梁组成的整平机框架,框架纵梁上下各固定一个用于整平刮刀小车前后移动的上轨道和下轨道,框架四周装有使之定位并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滚轮和导向滑块,框架四角上方同时各固定有一个与液压缸连接的吊座,整平机框架由四组液压缸吊装在两侧片体桁梁上,整平刮刀小车用两根链条经传动机构牵引。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以同赵子平姜玉田马方廷魏安琪徐元锡向阳徐大光王正权吴鑫林王俊起马宗田鲍占礼徐世通王明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