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怡文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2873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制剂由如下原料制得:莪术、牛膝、三棱、桃仁、赤芍、牡蛎、桂枝、丹皮、鳖甲、夏枯草、山慈菇、没药、乳香、红花、续断、黄芪、当归、黄柏、甘草。该中药制剂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不手术减轻患者痛苦、治疗效果好、调理和治疗相结合能标本兼治等技术优势,并且,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制剂药效稳定方便服用、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 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 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 肌瘤。 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 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 根据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是促 使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生长激素(GH)与肌瘤生长亦有关,GH能协同雌激素 促进有丝分裂而促进肌瘤生长,并推测人胎盘催乳素(HPL)也能协同雌激素促有丝分裂作 用,认为妊娠期子宫肌瘤生长加速除与妊娠期高激素环境有关外,可能HPL也参加了作用。 此外卵巢功能、激素代谢均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调节,故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 的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因子宫肌瘤多见于育龄、丧偶及性生活不协调的妇女。长期性 生活失调而引起盆腔慢性充血也可能是诱发子宫肌瘤的原因之一。总之,子宫肌瘤的发生 发展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子宫肌瘤这个病名中医文献上虽然没有,根据它的临床表现,主要属于中医"瘕" 范畴,它与两千年前中医古籍《内经》中记载的"石瘕"很相似,主要与感受风寒,郁怒气滞 及气虚血滞有关(瘕: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 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分期治疗的方法,治疗原则以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为 主,佐以行气化痰,兼调寒热。同时,必须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具体病情随证施治。主要分 为气滞、血淤、痰湿、湿热4种证型,各种证型相同的表现是子宫有积块,质硬,较小者常于 妇科检查及B超时发现,不同的表现和治法如下: 1、气滞证:主要表现为伴小腹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苔薄润,脉沉弦。治法为:行 气导滞,活血消症。 2、血淤证:主要表现为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夹血块,口干不 欲饮,舌紫黯或边有淤点,脉沉涩。治法为:活血散结,破淤活血。 3、痰湿证:主要表现为小腹时或作痛,或伴月经不调,带多色白,胸脘满闷,舌质淡 暗苔白腻,脉弦细而滑。治法为:理气化痰,破淤活血。 4、湿热证:主要表现为带多色黄或臭秽,小腹及腰骶部疼痛而胀,经期加重,尿少 色黄,可伴有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为清热利湿,祛淤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利用自己掌握的中医药理论知识 和临床经验,初步开发一个中药组方,然后结合现代中药制剂技术特点和临床实践效果对 中药组方进行调整,经过反复研宄和试验,最终专利技术了 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和将其做成成 品制剂的制备方法,由此,制造的中药制剂治疗宫肌瘤效果显著。该中药组方以重量份表示 为: 莪术18-38份、牛膝9-21份、三棱16-36份、桃仁7-17份、赤芍6-18份、牡蛎17-35份、 桂枝5-15份、丹皮6-16份、鳖甲10-24份、夏枯草10-22份、山慈菇15-35份、没药11-31 份、乳香10-30份、红花12-32份、续断7-17份、黄芪8-22份、当归7-19份、黄柏10-22份、 甘草7-15份。 从实践过程中优选出来的疗效十分优异的3个组方配比分别如下(以重量份计): 配比1、莪术28份、牛膝15份、三棱26份、桃仁12份、赤芍12份、牡蛎26份、桂枝10 份、丹皮11份、鳖甲17份、夏枯草16份、山慈菇25份、没药21份、乳香20份、红花22份、 续断12份、黄芪15份、当归13份、黄柏16份、甘草11份。 配比2、莪术30份、牛膝16份、三棱28份、桃仁13份、赤芍13份、牡蛎24份、桂 枝11份、丹皮12份、鳖甲15份、夏枯草18份、山慈菇23份、没药20份、乳香22份、红花20 份、续断14份、黄芪16份、当归14份、黄柏17份、甘草12份。 配比3、莪术27份、牛膝14份、三棱24份、桃仁11份、赤芍13份、牡蛎29份、桂 枝12份、丹皮13份、鳖甲18份、夏枯草17份、山慈菇27份、没药22份、乳香21份、红花19 份、续断13份、黄芪14份、当归15份、黄柏18份、甘草12份。 将上述中药组方制成成品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1) 按组方称取莪术、牛膝、三棱、桃仁、赤芍、牡蛎、桂枝、丹皮、鳖甲、夏枯草、山慈菇、 没药、乳香、红花、续断、黄芪、当归、黄柏、甘草各味药材,分别粉碎,备用; (2) 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4-16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6-24小时,回流煎煮1-6小 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3-13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5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 滤液,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24-1. 28的浓缩液备用; (3) 、将步骤(2)的滤渣加3-13倍重量的浓度5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7 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去乙醇,并浓缩至50°C相对密度为1. 24-1. 28的浓缩液备 用; (4) 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0°C相对密度为1. 35-1. 39的中 药浸膏,备用; (5) 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床需要的成 品剂型,例如胶囊剂、丸剂、片剂、糖浆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体制剂、酊剂等剂型。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所用原料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和功效特点: 莪术: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肝、 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牛膝: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 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三棱: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破血 行气,消积止痛。 _9]桃仁: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 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 血,散瘀止痛。 牡蛎: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味咸,性微寒; 归肝、胆、肾经;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桂枝: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 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丹皮: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 凉血,活血化瘀。 鳖甲:本品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退热除蒸。夏枯草: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清火, 明目,散结,消肿。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等的假球茎。味甘微辛,性寒;入肝、脾经;消 月中,散结,化痰,解毒。 没药: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的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味 苦,性平;入肝经;散瘀止痛,外用消肿生肌。 乳香:橄榄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药胶香树及野乳香树等,以其树干皮部伤口渗 出的油胶树脂入药。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 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得:莪术18‑38份、牛膝9‑21份、三棱16‑36份、桃仁7‑17份、赤芍6‑18份、牡蛎17‑35份、桂枝5‑15份、丹皮6‑16份、鳖甲10‑24份、夏枯草10‑22份、山慈菇15‑35份、没药11‑31份、乳香10‑30份、红花12‑32份、续断7‑17份、黄芪8‑22份、当归7‑19份、黄柏10‑22份、甘草7‑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玮
申请(专利权)人:苗怡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