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2859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包括支座,套筒,活动杆、拉环以及安装在支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开有用于安装套筒的安装孔;所述筒顶端设有一水平方向贯穿的通槽,所述套筒顶端沿套筒外边沿向外的延伸有两安装板,所述套筒顶端通过安装板卡合在固定板上;所述套筒内开有用于安装活动杆的圆孔;所述活动杆顶端为定位支撑面,所述活动杆为十字形结构,活动杆的两侧边卡合在所述通槽内,活动杆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环的圆形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十字形活动杆和套筒通槽即可实现定位基准面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门总成检具基准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车型车门总成检具在设计时,通常采用的是单一的基准定位系统即以内板为基准定位系统。而车门总成在内外板包边完成和安装上铰链之后,在车身上的状态往往与冲压件在检具上的状态不一致,由于总成检具设计时定位基准单一,不利于排查问题点。现有车型车门总成检具在设计会采用三套基准定位系统:以内板为基准定位、以外板为基准定位、以铰链为基准定位;这三种基准定位定位系统相互独立,使用上述三种基准定位系统中的任何一种时,另外两种定位系统都处于非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当车门总成检具以内板为定位基准时,定位支撑面la(即S面)是固定的;当基准转换以外板为定位基准时,内板的支撑面仍处于工作支撑状态,与采用外板定位基准时内板定位基准应处于非工作状态相违背。现有技术中内板定位基准的支撑面(即S面)是固定的,只能看到以内板为定位基准的状态。而车门总成在内外板包边完成和安装上铰链之后,在车身上的状态往往与冲压件在检具上的状态不一致,由于总成检具设计时定位基准单一,不利于排查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以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内板定位基准时候,门总成在内外板包边完成和安装上铰链之后,在车身上的状态往往与冲压件在检具上的状态不一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包括支座,套筒,活动杆、拉环以及安装在支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开有用于安装套筒的安装孔;所述筒顶端设有一水平方向贯穿套筒的通槽,所述套筒顶端沿套筒外边沿向外的延伸有两安装板,所述套筒顶端通过安装板卡合在固定板上;所述套筒内开有用于安装活动杆的圆孔;所述活动杆顶端为定位支撑面,所述活动杆为十字形结构,活动杆的两侧边卡合在所述通槽内,活动杆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环的圆形通孔。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套筒内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沿所述圆孔向下设置,所述阶梯槽包括第一阶梯槽、第二阶梯槽,第一阶梯槽与所述圆孔间为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槽与所述第一阶梯槽间为第二阶梯面;所述活动杆底端设有垫圈,所述垫圈通过螺钉固定在活动杆上,所述垫圈外端可卡合在第二阶梯面上;在活动杆底部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阶梯面接触,另一端与垫圈接触。优选地,所述阶梯槽为圆形阶梯槽。优选地,所述活动杆两侧边外端部的距离与所述套筒直径相等。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厚度大于所述通槽的深度优选地,所述活动杆两侧边的厚度与所述通槽的深度相等。优选地,所述通槽的深度为5MM。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孔,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通过采用十字形活动杆和套筒通槽即可实现定位基准面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板定位基准转换时支撑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轴测图;图3为图2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的拆分轴测图;图4为图2活动定位支撑装置的局部剖视图;现有技术图中:Ia-支撑面;本专利技术图中:1-支座2-固定板3-活动杆4-套筒5-拉环6_复位弹簧7_垫圈8-螺钉9-第一阶梯槽10-第二阶梯槽11-第一阶梯面12-第二阶梯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2-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包括支座I,套筒4,活动杆3、拉环5以及安装在支座上的固定板2 ;其中,固定板2内开有用于安装套筒4的安装孔;套筒4顶端设有一水平方向贯穿的通槽,所述套筒4顶端沿套筒外边沿向外的延伸有两安装板,所述套筒4的顶端通过安装板卡合在固定板2上;所述套筒内开有用于安装活动杆3的圆孔;所述活动杆3顶端为定位支撑面,所述活动杆3为十字形结构,活动杆3的两侧边卡合在所述通槽内,活动杆3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环5的圆形通孔。其中,本实施例中,在以内板为定位基准时,拉动拉环5使得十字形结构活动杆两侧边卡在安装套筒上,当基准转换时,转动拉环5使得十字形结构活动杆两侧边卡合在通槽内,此时,活动杆顶端定位面下降,支撑面分离。通过此结构,在基准面的转换不以内板定位面时,拉动拉环即可实现定位面脱离,同理,完成定位面支撑;由此,可实现定位面支撑可调。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套筒内还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沿所述圆孔向下设置,所述阶梯槽包括第一阶梯槽9,第二阶梯槽10,为了加工方便,本方案中,第一阶梯槽9、第二阶梯槽10均为圆形阶梯槽。第一阶梯槽9与所述圆孔间为第一阶梯面11,第二阶梯槽10与所述第一阶梯槽间为第二阶梯面12。在活动杆底端设有垫圈7,垫圈7可为常见结构,活动杆底端设有螺孔,其中垫圈7通过螺钉8固定在活动杆上;其中,垫圈7外端可卡合在第二阶梯面11上;在活动杆3底部还套设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 —端与所述第一阶梯体面接触,另一端与垫圈接触。由于为向下阶梯槽,因此第二阶梯面在第一阶梯面外端,通过采用复位弹簧和垫圈的配合,使得初始时,复位弹簧预紧的通过垫圈压装在第一阶梯面上,此时活动杆顶端定位面支撑,也即,活动杆顶端预紧的卡合在套筒顶端。基准转换时,通过拉环旋转活动杆,使得活动杆两侧边卡入套筒通槽内,此时复位弹簧恢复,并带动活动杆向下运动,直至活动杆两侧边底端与通槽底部接触。如此往复,可通过复位弹簧结构与拉环配合使得更加方便实现支撑面的使用和分离。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支撑装置中,通槽设置在套筒4顶端,通槽优选的为水平方向贯穿套筒且与活动杆3两侧边呈垂直结构,活动杆3两侧边外端部的距离与所述套筒直径相等,方便的安装及加工。本实施例中,安装板的厚度大于通槽的深度,目的是保证通槽能凸出套筒安装孔与活动杆两侧边配合。在设计时,活动杆两侧边的厚度与通槽的深度相等,目的是使两侧边与通槽完全配合,更牢固可靠。具体的通槽的深度为5MM,需要说明的是,通槽还可采用宽度比活动杆的两侧边宽度大0.1mm的结构,此时就为了更容易的使活动杆两侧边与通槽相配。为了使安装板安装更牢固,在套筒的两安装板上开设螺孔,固定板的顶端对应位置设置相配的螺孔,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需要说明的是,拉环安装在活动杆两侧边上方,为了更方便转动拉环。综上所述,采用十字形活动定位杆,当以内板为基准定位时,转动拉环,复位弹簧被拉伸,此时十字形定位杆两侧边卡在套筒上(通槽顶端),当在以其他基准定位时,转动拉环,使得十字形定位杆两侧边卡在通槽内,此时,复位弹簧拉动定位杆向下运动,定位杆卡在通槽上。定位杆顶端定为支撑面分离,完成转换。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操纵拉环即可实现基准转换。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式定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套筒、活动杆、拉环以及安装在支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开有用于安装套筒的安装孔;所述筒顶端设有一水平方向贯穿的通槽,所述套筒顶端沿套筒外边沿向外延伸有两安装板,所述套筒顶端通过安装板卡合在固定板上;所述套筒内开有用于安装活动杆的圆孔;所述活动杆顶端为定位支撑面,所述活动杆为十字形结构,活动杆的两侧边卡合在所述通槽内,活动杆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环的圆形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雨郑薇何鹏申李辉赵鸿鹄赖荣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