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点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2248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层点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待点色胚体的上色模型,对上色模型表面的每一个色点建立坐标并标注色相;S2、建立与色彩模型相对设置并位于色彩模型外周的参考面,且每一个色点均在参考面上具有一个对应点;S3、获得色点相对于对应点的距离值;S4、根据距离值和色相对色点进行分类,同一类中的色点色相相同且两两之间距离值的最大误差不大于预设的进给浮值;S5、根据色点分类结果分别对每一个类别生成点色路径;S6、根据点色路径对待点色胚体进行上色。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相互独立的点色路径,避免对待点色胚体上色的过程中,不同层面不同色相的色点相互干扰,提高上色合格率,提高色彩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雕刻品上色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红酒雕刻是通过雕刻的方式将文字、人物及各类物品照片、矢量图、商标等等图案呈现在红酒瓶上,然后通过常温着色的工艺,与红酒瓶的深咖啡色的底色做对比色,从而体现了一幅幅完整、精细、壳刚的图案。目前常用的着色方式是采用色彩喷头进行彩喷,但是彩喷相对来说单次上色面积较大,无法对色彩过渡部分进行精细处理,故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红酒瓶本身面积较小,采用现有的彩喷技术很难达到图案的精致程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待点色胚体的上色模型,对上色模型表面的每一个色点建立坐标并标注色相;S2、建立与色彩模型相对设置并位于色彩模型外周的参考面,且每一个色点均在参考面上具有一个对应点;S3、获得色点相对于对应点的距离值;S4、根据距离值和色相对色点进行分类,同一类中的色点色相相同且两两之间距离值的最大误差不大于预设的进给浮值;S5、根据色点分类结果分别对每一个类别生成点色路径;S6、根据点色路径对待点色胚体进行上色。优选地,步骤S2中参考面根据待点色胚体与点色喷头的相对运动方向进行建立。优选地,步骤S2中,从每一个色点向参考面垂直于待点色胚体与点色喷头的相对运动方向做射线,射线与参考面交点为所述色点的对应点。优选地,进给浮值为零。优选地,步骤S5具体为:根据色点分类结果分别对每一个类别生成点色路径,并根据距离值将点色路径分成不少于一个大类,且根据色相将同一大类中的点色路径分为不少于一个小类;步骤S6具体为:对大类进行排序,并对同一大类中的小类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排序结果分层完成对待点色胚体的上色。优选地,对大类进行排序的具体方式为:根据距离值平均值大小对大类进行排序。优选地,对大类进行排序的具体方式为:根据距离值平均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大类进行排序。优选地,对同一大类中的小类进行排序的具体方式为:根据色相渐变顺序对对同一大类中的小类进行排序。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色点标注坐标和色相,将色点信息数据化,然后通过距离值和色相对色点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一类色点生成一个独立的点色路径,从而可保证每一条点色路径上各色点的色相相同,且对应的距离值误差较小,在预设范围内,即各色点相对于对应点的进给深度相似。如此,可通过相互独立的点色路径,避免对待点色胚体上色的过程中,不同层面不同色相的色点相互干扰,提高上色合格率,提高色彩品质。本专利技术还通过聚类的方式,将各色点相对于对应点的进给深度相同,但色相不同的点色路径聚合成一个大类,然后依次完成一个大类中的各条色相不同的点色路径,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大类中点色路径的依次执行,如此有利于点色的顺序性,提高点色效率,降低点色难度。一种分层点色系统,包括:模型坐标模块、色点分类模块、路径生成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和点色执行模块;点色执行模块用于对待点色胚体进行上色;模型坐标模块用于建立上色模型,对上色模型表面的每一个色点建立坐标并标注色相;并建立与色彩模型相对设置且位于色彩模型外周的参考面,且每一个色点均在参考面上具有一个对应点;色点分类模块与模型坐标模块连接,其用于计算色点相对于对应点的距离值,并根据距离值和色相对色点进行分类,同一类中的色点色相相同且两两之间距离值的最大误差不大于预设的进给浮值;路径生成模块与色点分类模块连接,其用于根据色点分类结果分别对每一个类别生成点色路径;驱动控制模块分别与路径生成模块和点色执行模块连接,其根据点色路径控制点色执行模块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分层点色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包括:S1、获取待点色胚体的上色模型,对上色模型表面的每一个色点建立坐标并标注色相。从而将待点色胚体的表面信息数据化,便于自动化上色工作的进行。S2、建立与色彩模型相对设置并位于色彩模型外周的参考面,且每一个色点均在参考面上具有一个对应点。具体的,参考面根据待点色胚体与点色喷头的相对运动方向进行建立,以便点色过程中,点色头位置的确定。确定参考面后,从每一个色点向参考面垂直于待点色胚体与点色喷头的相对运动方向做射线,射线与参考面交点为所述色点的对应点。S3、获得色点相对于对应点的距离值。S4、根据距离值和色相对色点进行分类,同一类中的色点色相相同且两两之间距离值的最大误差不大于预设的进给浮值。具体地,进给浮值可设为零。S5、根据色点分类结果分别对每一个类别生成点色路径。具体为:根据色点分类结果分别对每一个类别生成点色路径,并根据距离值将点色路径分成不少于一个大类,且根据色相将同一大类中的点色路径分为不少于一个小类;步骤S6具体为:对大类进行排序,并对同一大类中的小类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排序结果分层完成对待点色胚体的上色。对点色路径进行分类后,可保证每一条点色路径上各色点的色相相同,且对应的距离值相同,即各色点相对于对应点的进给深度相同;再通过聚类的方式,将各色点相对于对应点的进给深度相同,但色相不同的点色路径聚合成一个大类,有利于点色路径的顺序性排列。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点色路径的顺序性排列,步骤S5中,对大类进行排序的具体方式为:根据距离值平均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大类进行排序;对同一大类中的小类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9/CN104890424.html" title="一种分层点色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分层点色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层点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待点色胚体的上色模型,对上色模型表面的每一个色点建立坐标并标注色相;S2、建立与色彩模型相对设置并位于色彩模型外周的参考面,且每一个色点均在参考面上具有一个对应点;S3、获得色点相对于对应点的距离值;S4、根据距离值和色相对色点进行分类,同一类中的色点色相相同且两两之间距离值的最大误差不大于预设的进给浮值;S5、根据色点分类结果分别对每一个类别生成点色路径;S6、根据点色路径对待点色胚体进行上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一威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