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庆芳专利>正文

护舷垫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23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舷垫固定结构,其包括:多个增强肋层,分别固设在船舷里侧及外侧面上;一固定座,通过多个螺栓水平方向固定在船舷的增强肋层上,该固定座外侧形成有一收容空间;一芯层,一端收容在固定座的收容空间中;一防碰层,包覆在芯层与固定座外侧表面;一对固定片,分别支垫在防碰层两端外侧;多个螺栓,垂直方向贯穿固定片、防碰层、固定座及芯层等而固定者。其中,防碰层为聚氨甲酸酯材料制成,芯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发泡材料制成,该结构的护舷垫不但耐磨、重量轻、且坚固耐久,特别适合于快速船舶质量轻的需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舷垫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将防碰层聚氨甲酸酯(P.U.)材料包覆在中心芯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发泡材料表面,并以螺固件成水平、及垂直方向固定在船舷环周,构成耐磨、重量轻、且坚固耐久的护舷垫,特别适合于快速船舶质量轻的需求。
技术介绍
传统船舶由于随波起伏,经常处于摇晃状态,因此船舶间近距离接近、或者靠岸时,时常发生或大、或小的碰撞,为了避免碰撞损及船身而设计有护舷垫围绕在船舷环周。而且,大部分渔船甚至直接将废轮胎挂满船身周围,以达到缓冲撞击力的效果。现有技术例如图1A及图1B所示,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389218号“组合式船用碰垫”,其主要通过三至五个橡胶制的缓冲单元体13构成连续状的块体20,在缓冲单元体13内部分别以间隔距离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缓冲孔11及固定孔12,及介于各缓冲单元体13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14;将多个该块体20固设在船舶周边,通过缓冲单元体13、缓冲孔11及缓冲空间14而发挥缓冲作用。上述公开案,揭示有截面呈矩形状的碰垫通过螺固件成垂直方向地固设在船舷上。但是,该碰垫为橡胶材料制成,为了耐冲击必须具有足够的硬度,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舷垫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增强肋层,分别固设在船舷里侧及外侧面上;一固定座,通过多个螺栓水平方向固定在船舷的增强肋层上,该固定座外侧形成有一收容空间;一芯层,一端收容在固定座的收容空间中;一 防碰层,包覆在芯层与固定座外侧表面;一对固定片,分别支垫在防碰层两端外侧;多个螺栓,沿垂直方向贯穿固定片、防碰层、固定座及芯层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庆芳
申请(专利权)人:蔡庆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