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建军专利>正文

水面细小垃圾清扫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17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面细小垃圾清扫船,包括船体(0)、撇水容器(1)、水泵(2)、管道(3)、过滤装置(4)、垃圾储存室(5),水泵的入水口与撇水容器相连,水泵与船体连接,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安装在船体上的过滤装置连接;垃圾储存室设置在船仓内或甲板上并位于过滤装置旁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撇水容器随着船只行进撇进水面表层含有细小垃圾的脏水,通过水泵的抽送,水面表层含有细小垃圾的脏水经由管道被送往过滤装置,过滤之后大部分细小垃圾连同部分脏水被分离出来进入垃圾储存室,其余过滤出水则流回水体,从而完成了水面细小垃圾清扫工作。具有不堵塞,任何细小的水面垃圾都能被收集处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面细小垃圾清扫船,主要用于对水面上漂浮的藻类漂浮层(水华)、灰尘、腐烂树叶等进行收集清除。
技术介绍
在很多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上,都经常漂浮着很多水面垃圾,垃圾可大致分为粗大垃圾和细小垃圾。所谓粗大垃圾是指大江大河中常见的流木、大树枝、泡沫塑料等等,细小垃圾主要指藻类漂浮层(水华)、灰尘、腐烂树叶等。在我国现在已经有多人申报了水面垃圾清除船的专利,如92106962.6、02215721.2、94113294.3、94222714.X、03252332.7、02272338.2、200320119084.8,等等。但是所有这些申报中所公开的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使用网筐、隔栅等带网眼的工具作为船只的垃圾收集容器,船只行进中水面垃圾随水流进入到上述垃圾收集容器,垃圾被截留而水则从网眼中漏掉。但是当水面布满藻类漂浮层(水华)、灰尘、腐烂树叶等细小垃圾时,上述垃圾收集容器必须使用相应细小的网眼,但这样一来细小网眼很快就会堵塞,水不能从网眼中漏掉,船只就像推土机一样推着水卷浪而行,根本不能完成垃圾清扫工作。所以目前所公开的所有技术都只适合于水面粗大垃圾的清扫,而根本不能用于水面细小垃圾的清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面细小垃圾清扫船,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收集容器的网眼堵塞导致不能有效清扫水面细小垃圾的问题。能够可靠迅速地清扫水面上的藻类漂浮层(水华)、灰尘、腐烂树叶等细小垃圾,美化水面景观环境,削减水中污染物总量,保障水体环境。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船体(0),还包括撇水容器(1)、水泵(2)、管道(3)、过滤装置(4)、垃圾储存室(5),水泵(2)的入水口与撇水容器(1)相连,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3)与安装在船体(0)上的过滤装置(4)连接;垃圾储存室(5)设置在船仓内或甲板上并位于过滤装置(4)旁边。所述的撇水容器(1)与船体(0)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水泵(2)的入水口直接作为撇水容器(1),并使水泵(2)的入水口位于水面下一定距离,水泵(2)本体位于水下或水上。所述的撇水容器(1)为一簸箕形或鸭咀形或与它们近似的形状。所述的撇水容器(1)通过纵向位置调节机构(6)和纵向导向机构(7)与船体(0)连接,该纵向位置调节机构(6)用于调节撇水容器(1)上下移动,以使撇水容器(1)始终处于水面下附近处,以便使其能够撇进水面表层的脏水;该纵向导向机构(7)用于保持与船体(0)的连接关系,并能够使撇水容器(1)承受不同方向的波浪挤压力而始终保持升降自如。所述的纵向导向机构(7)包括导轨(71)和与其配合的滚动摩擦副或滑动摩擦副(72),导轨(71)和滚动摩擦副或滑动摩擦副(72)分别连接在所述的船体(0)和撇水容器(1)上。所述的纵向位置调节机构(6)包括卷扬机(61)、吊索(62)、承重横粱(63),承重横粱(63)连接在所述的船体(0)上,卷扬机(61)安装在承重横粱(63)上,吊索(62)的两端分别与卷扬机(61)和撇水容器(1)连接,通过卷扬机(61)的升降操作来调节撇水容器(1)的上下位置,使其始终处于水面附近,撇进水面表层的脏水。所述的纵向位置调节机构(6)包括承重横粱(63)、螺杆(64)、螺母(65)和螺杆驱动机构(66),承重横粱(63)连接在所述的船体(0)上,螺杆驱动机构(66)安装在承重横粱(63)上,螺母(65)与撇水容器(1)固定连接在一起,螺杆(64)的下端纵向旋入螺母(65)中,螺杆(64)的上端与螺杆驱动机构(66)传动连接;所述的螺杆驱动机构(66)可以用手动驱动,如摇柄;也可以是电动,如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螺杆(64)传动连接,驱动螺杆(64)转动,从而带动撇水容器(1)的升降,使其始终处于水面附近,撇进水面表层的脏水。所述的纵向位置调节机构(6)为浮子(67),浮子(67)与撇水容器(1)联结在一起,在浮子(67)的浮力作用下,撇水容器(1)始终被保持在水面附近,撇进水面表层的脏水。所述的纵向位置调节机构(6)包括电机(68)、齿条(69)和齿轮(70),齿轮(70)安装在电机(68)的轴上并与齿条(69)啮合,齿条(69)与撇水容器(1)固定联结在一起,电机(68)可采用低转速电机。所述的水泵(2)能抽送污水污物,可以是水下工作式也可以是水上工作式,如潜水排污泵、液下式排污泵、自吸式排污泵、螺杆泵、隔膜泵、软管泵等。所述的垃圾储存室(5)内还装有污水污物泵(8),通过污水污物泵(8)将垃圾储存室(5)内的高浓度液态垃圾抽送到岸上。所述的过滤装置(4)采用一个倾斜滤网进行过滤,该滤网的下面为过滤后的水流出通道,整个过滤装置无需动力,管道(3)的出口位于倾斜滤网的高端上面,垃圾储存室(5)位于倾斜滤网的底端旁。所述的过滤装置(4)采用离心过滤、压滤或其它水处理业的过滤设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撇水容器随着船只行进撇进水面表层含有细小垃圾的脏水,通过水泵的抽送,水面表层含有细小垃圾的脏水经由管道被送往过滤装置,过滤之后大部分细小垃圾连通部分脏水被分离出来进入垃圾储存室,其余过滤出水则流回水体,从而完成了水面细小垃圾清扫工作。这样撇水容器根本不会发生堵塞,任何细小的水面垃圾都能被水泵抽送到船上的过滤装置中进行处理,而过滤装置安装在船体之上,可以有多种选择,很容易实现细小垃圾过滤分离的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侧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撇水容器与船体通过螺杆吊挂式联结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撇水容器与船体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联结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撇水容器与船体通过浮子联结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斗式结构的撇水容器(水泵在下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斗式结构的撇水容器(水泵在上面)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水泵安装在船体上面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鸭咀式结构的撇水容器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几种撇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船体0,在船头安装有撇水容器1、撇水容器1的下面安装有水泵2、水泵2通过管道3与船上安装的过滤装置4连接,船上还设置有垃圾储存室5。在所述的垃圾储存室5内还装有污水污物泵8,通过污水污物泵8将垃圾储存室5内的高浓度液态垃圾抽送到岸上。该实施例的撇水容器1为簸箕形状,敞开端朝前。船体上设置有承重横粱63,承重横粱63上固定有卷扬机61,卷扬机61通过吊索62将撇水容器1吊着,卷扬机61、吊索62、承重横粱63共同构成了纵向位置调节机构6。撇水容器1和船体0之间安装有纵向导向机构7,包括导轨71和与其配合的滚动摩擦付或滑动摩擦付72,导轨71和滚动摩擦付或滑动摩擦付72分别连接在所述的船体0上和撇水容器1上。导轨71内装有滚动摩擦付或滑动摩擦付72,在导轨71的引导下,撇水容器1上下移动,并且能承受不同方向的波浪挤压力而始终保持升降畅快。船只行进时,通过卷扬机61的升降操作来控制撇水容器1的上下位置,使其始终处于水面附近,撇水容器1撇进水面表层含有细小垃圾的脏水,通过水泵2的抽送,水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面细小垃圾清扫船,包括船体(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撇水容器(1)、水泵(2)、管道(3)、过滤装置(4)、垃圾储存室(5),水泵(2)的入水口与撇水容器(1)相连,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3)与安装在船体(0)上的过滤装置(4)连接;垃圾储存室(5)设置在船仓内或甲板上并位于过滤装置(4)旁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黄建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