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水面拢集船,涉及水面采收机械领域,所述船体的船头安装挂栅,船体的前甲板装有卷绳机及驱动卷绳机的小柴油机,船体内安装有一个柴油机水泵和用于转向的舵管,舵管旋转设置于一个套管内,套管固定于船体,且舵管和套管同轴设置,舵管上端安装方向盘,下端穿出船底后弯曲90°形成弯管,舵管的中下部为进水段,进水段的管壁每隔35°弧开设一个宽25°弧的长方形的进水孔,套管与所述进水段相对应的管壁连通柴油机水泵的出水口,所述进水段的顶端封闭,舵管与套管之间超过进水孔之外的间隙通过油封封堵,柴油机水泵的进水口位于船体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驱动方式简单有效,在聚拢凤眼莲时无需大量人工操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凤眼莲水面拢集船,涉及水面采收机械领域,所述船体的船头安装挂栅,船体的前甲板装有卷绳机及驱动卷绳机的小柴油机,船体内安装有一个柴油机水泵和用于转向的舵管,舵管旋转设置于一个套管内,套管固定于船体,且舵管和套管同轴设置,舵管上端安装方向盘,下端穿出船底后弯曲90°形成弯管,舵管的中下部为进水段,进水段的管壁每隔35°弧开设一个宽25°弧的长方形的进水孔,套管与所述进水段相对应的管壁连通柴油机水泵的出水口,所述进水段的顶端封闭,舵管与套管之间超过进水孔之外的间隙通过油封封堵,柴油机水泵的进水口位于船体两侧,本技术驱动方式简单有效,在聚拢凤眼莲时无需大量人工操作。【专利说明】凤眼莲水面拢集船
本技术涉及水面采收机械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凤眼莲水面拢集船。
技术介绍
现有采收或打捞凤眼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人工或机械将其打捞上船,运到岸边,再从船舱卸到岸上。这种方法从采收到运送、卸船、返航,费时费事,低效高耗,适应不了大规模采收的需要。另一种方法是:先将凤眼莲推上传送带,再由传送带将其传送上岸。其实,把凤眼莲推上传送带的操作也是在水面向传送带拢集凤眼莲。但这种拢集很费劲,无论用人工还是机械,推力稍一停顿,传送带前就立即出现一块空白,即使周边挤满了凤眼莲,也不可能自动上传送带,致使传送带空载,效率降低大半。事实上,这种拢集的推力必然有停顿,特别是用船推动,其大半时间对传送带近前的凤眼莲无推力。因停船加返航加重新推到传送带近前的时间占大半,即使用很多人力两旁辅助,也不可能有高效率。因此,这种向岸边传送带边拢集凤眼莲的办法,同样适应不了大规模釆收的需要。 采用机械在水中面抓取的方式可以提高打捞效率,适应大规模釆收的需要,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把凤眼莲拢集到采集水面。拢集的办法通常使用船只推动或牵引。一般的船只都是螺旋桨推进,浆叶容易被凤眼莲缠绕,发生故障;也有用轮桨在船两侧推进,这种办法往往力量不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凤眼莲水面拢集船,其驱动方式简捷高效,在拢集凤眼莲时不会发生缠绕桨叶的故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凤眼莲水面拢集船,包括船体,船体的船头安装挂栅,船体的前甲板装有卷绳机及驱动卷绳机的小柴油机,所述船体内安装有一个柴油机水泵和用于转向的舵管,舵管旋转设置于一个套管内,套管固定于船体,且舵管和套管同轴设置,舵管上端安装方向盘,下端穿出船底后弯曲90°形成弯管,舵管的中下部为进水段,进水段的管壁每隔35°弧开设一个宽25°弧的长方形的进水孔,套管与所述进水段相对应的管壁连通柴油机水泵的出水口,所述进水段的顶端封闭,舵管与套管之间超过进水孔之外的间隙通过油封封堵,柴油机水泵的进水口位于船体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舵管转动的最大角度为36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挂栅包括主挂栅和副挂栅,主挂栅挂装在船头前竖寸上,副挂栅挂装在主挂栅两侧,前进时副挂栅张开,后退时副挂栅收拢到主挂栅的垂直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挂栅长为所述船体宽度的1.5?2倍,高为水平线上下各0.2?0.3m,副挂栅长为主挂栅的40?50%,高度与主挂栅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挂栅长2.5m、高0.4m,副挂栅长lm、高0.4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卷绳机卷绕的尼龙绳有多节,各节之间通过环扣连接,所述尼龙绳的总长为150?300m,尼龙绳的最前端也设有环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尼龙绳前端系扣5?10根镇木,每根镇木长1.5?3m,直径为15?20cm,所述镇木浮出水面的体积少于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船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I个可拆卸的车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舵管既是动力输出管,也是方向调节管,进水段有多个长方形进水孔,保障舵管无论旋转到什么方向都不影响进水流量;柴油机水泵从船两侧抽水,产生的水流通过舵管底部的弯管向船底外部喷出,将柴油机的动力转换为水流动力,推动船只前进,有效功率大,推动力强;且舵管可以360°旋转,通过改变弯管管口方向,灵活地调整船行方向。驾驶人员只需控制舵管上部顶端的方向盘,就可以轻松地驾驶船只。 2、由于不需要螺旋桨推动,不怕水草缠绕;由于没有采用轮桨推动,船体行驶更灵活。 3、拢集作业一般由两条船进行,将两船尼龙绳前端的镇木段扣在一起成为围绳中段,镇木比重比水略小,浮出水面的体积少于10%,围绳中段虽浮出水面却能压住尼龙绳,防止在牵引过程中被“拉冒”;围拉作业完成后,镇木很方便解扣取下,不影响卷绳。 4、由于尼龙绳轻便结实,且浮于水,适合贴水面围拉根系在水下而大多数茎叶浮于水上的凤眼莲;另外,一台卷绳机上的尼龙绳是由多节绳通过环扣连接起来的,环扣较小,不影响卷绕,又易于解扣,一旦需要岸上牵引助拉或需要拢集船到围圈外助推时,解开相应的环扣,将其接到岸上的牵引绳即可。 5、穿插分割、大块围拉凤眼莲的作业由两条船一同实施,两条船放出数百米尼龙绳,一次包围15亩至30亩、数十至数百吨凤眼莲(维圈大小与风向有关),在岸上牵引机的配合下,将凤眼莲拢集到采收机附近;一旦牵引力度不足,拢集船便绕行到包围圈后,用船头前面的挂栅重点顶推,保障拢集目标的实现。 6、拢集船前端的挂栅适应不同条件的作业需要:船前进时,副挂栅张开,可扩大80?100%推集面;船后退时副挂栅收拢,可减少船行阻力,船在密集成团的凤眼莲丛中穿插、分割、放绳时,主、副挂栅都可以取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凤眼莲水面拢集船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舵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凤眼莲水面拢集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船体I,舵管2,方向盘21,进水段22,弯管23,进水孔24,柴油机31,水泵32,套管4,主挂栅51,副挂栅52,卷绳机61,尼龙绳62,小柴油机6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凤眼莲水面拢集船,包括船体1,船体长4m、宽 1.5m、高0.8m,吃水0.32?0.35m。船体I的后仓安装柴油机水泵,柴油机水泵包括柴油机31和水泵32,柴油机31用于驱动水泵32,水泵32的进水口位于船体I的两侧。船体I设有用于转向的舵管2,舵管2通过柴油机水泵驱动,舵管2下端穿出船底后弯曲90°形成弯管23,所述舵管2上端安装一个方向盘21。所述舵管2旋转设置于一个套管4内,套管4固定于船体I,套管4长550mm,且舵管2和套管4同轴设置,套管4的内径比舵管2的外径大10mm。舵管2的中下部为进水段22,进水段22的顶端封闭,进水段22的管壁每隔35°弧开设一个宽25°弧的长方形的进水孔24,套管4与进水段22相对应的管壁连通所述水泵32的出水口,所述进水段22的顶端封闭,舵管2与套管4之间超过进水孔24之外的间隙通过油封封堵,防水渗漏;所述舵管2与套管4之间空隙的上下两端安装轴承,以利于舵管2转动。船体I的船尾安装有供驾驶人员使用的座椅,船体I的前后两侧还分别设有I个可以随时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凤眼莲水面拢集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船体(1)的船头安装挂栅,船体(1)的前甲板装有卷绳机(61)及驱动卷绳机的小柴油机(63),所述船体(1)内安装有一个柴油机水泵和用于转向的舵管(2),舵管(2)旋转设置于一个套管(4)内,套管(4)固定于船体(1),且舵管(2)和套管(4)同轴设置,舵管(2)上端安装方向盘(21),下端穿出船底后弯曲90°形成弯管(23),舵管(2)的中下部为进水段(22),进水段(22)的管壁每隔35°弧开设一个宽25°弧的长方形的进水孔(24),套管(4)与所述进水段(22)相对应的管壁连通柴油机水泵的出水口,所述进水段(22)的顶端封闭,舵管(2)与套管(4)之间超过进水孔(24)之外的间隙通过油封封堵,柴油机水泵的进水口位于船体(1)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康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南方生物净水科技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