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1994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由二硫化锡粉体和钛酸丁酯制备的前驱液经水热反应制得,其中,二氧化钛和二硫化锡的质量比为1:20~100,该复合光催化剂的尺寸可控,二硫化锡为六方纳米片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较为均匀地负载在上面,并且该光催化剂材料对水体中的重铬酸钾具有较高的光催化还原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用五水四氯化锡和硫脲制备二硫化锡粉体,b.将制得的二硫化锡粉体与钛酸丁酯混合,制备前驱液,c.将制得的前驱液水热加热,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简化了制备步骤,降低了对工艺参数控制的难度,从而实现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大规模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剂制备
,涉及一种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催化技术是从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环保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氧化物材料在光照的条件下表面能受激活化的特性,可有效地氧化分解有机物、还原重金属离子、杀灭细菌和消除异味,在废水处理、气体净化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高性能光催化剂的研发对处理含六价铬离子的废水以及利用光催化技术是至关重要的。金属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多见于电镀厂、制革厂、冶炼厂、印染厂、颜料厂以及纺织厂等工业废水中。六价铬迀移性大、氧化性强、毒性高,属于“三致”物质(致癌、致畸和致突),若直接排放,会对人、畜和植物等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采用还原方法将高毒的六价铬转化成低毒的三价铬成了含铬废水处理工艺中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能带结构匹配的两个半导体复合,其光催化活性通常要好于其中的单一半导体,而复合半导体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两种半导体组分通过界面间电荷转移提高了光生电子和空穴(e__h+)的分离效率因此,作为光生电荷转移的通道,复合半导体中不同组分间的界面结构严重影响其光催化性能。复合半导体的常用制备方法是物理混合法,即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制得。但是,物理混合法不但难以将两种半导体的组分混合均匀,而且不同组分的粒子间通常仅靠微弱的范德华力结合、无法形成紧密和牢固的界面。此外,物理复合法所制的复合半导体在使用时,其不同组分间只有在它们的粒子发生随机碰撞时才能产生瞬时界面,难以提供足够的界面而来保障光生电荷的转移。而原位化学合成法不但能够制备出异相组分混合更加均匀的复合材料,而且能够使异相粒子间形成异质结构,既有利于二者通过异质结界面进行光生电荷的转移,又能避免两种半导体粒子的自我团聚、沉降。因此,原位化学合成法制得的复合半导体材料大大提高其光催化效率,通常具有较佳的光催化性能。但现有原位化学合成法制备复合光催化剂时制备步骤较为繁琐,制备工艺复杂,需要控制较多的工艺参数,如温度、PH值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解决了现有物理混合法存在的两种半导体组分难以混合均匀,不同组分的粒子间无法形成紧密和牢固的界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异相组分混合更加均匀的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存在的操作步骤复杂、对工艺控制要求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由二硫化锡粉体和钛酸丁酯制备的前驱液经水热反应制得,其中,二氧化钛和二硫化锡的质量比为1:20?10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用五水四氣化锡和硫脈制备一■硫化锡粉体;步骤2:将经步骤I制得的二硫化锡粉体与钛酸丁酯混合,制备前驱液; 步骤3:将经步骤2制得的前驱液水热加热,制得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步骤I的具体实施步骤为:步骤1.1:将五水四氯化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10?20min,五水四氯化锡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0035?0.007:1,得到混合物A ;步骤1.2:在搅拌状态下,将硫脲加入经步骤1.1制得的混合物A中,硫脲与混合物A的质量比为0.0038?0.0075:1,搅拌20?60min,将所得的溶液转移至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160?200°C条件下水热加热12?24h ;步骤1.3:将经步骤1.3反应结束后的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溶液离心分离,再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6次,于60?80°C烘箱中10?14h干燥,得到黄色的二硫化锡粉体;步骤2的具体实施步骤为:步骤2.1:称取步骤I中所制得的二硫化锡粉体,分散于无水乙醇中,每升无水乙醇加入5?1g 二硫化锡粉体,超声分散30?60min,得到混合物B ;步骤2.2:将钛酸丁酯加入混合物B,钛酸丁酯与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0.0013?0.0038:1,然后搅拌4h,先醇洗4次,再水洗2次,得到粉体;步骤2.3:将所得粉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每升去离子水加入2.5?5g粉体,搅拌至粉体分散均匀,制备出前驱液。步骤3的具体实施步骤为:步骤3.1:将步骤2所得的前驱液转移到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140?180°C微波水热条件下反应lh,自然冷却到室温;步骤3.2:将经步骤3.1冷却后的反应液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样品3?6次,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在60?80°C的温度条件下干燥10?14h,得到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步骤3.1中,微波水热反应使用的反应溶剂为去离子水或乙醇或两者的混合溶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 一种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二硫化锡和二氧化钛分子间具有紧密和牢固的界面,从而提供足够的界面而来保障光生电荷的转移,能够使异相粒子间形成异质结构,避免两种半导体粒子的自我团聚、沉降,所制备的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颗粒尺寸均一,形貌规整,并且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还原效率。(2) 一种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二硫化锡粉体和钛酸丁酯制备出前驱液,再经水热反应,大大简化了制备步骤,降低了对工艺参数控制的难度,从而实现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大规模制备,同时,所使用的五水四氯化锡和硫脲、钛酸丁酯等原料易得,无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制备的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制备的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其中a是放大35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b是放大900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制备的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所制备的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在500W氙灯光源激发下光还原六价铬离子(重铬酸钾)的降解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由二硫化锡粉体和钛酸丁酯制备的前驱液经水热反应制得,其中,二氧化钛和二硫化锡的质量比为1:20?100。上述二硫化锡/ 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用五水四氯化锡和硫脲制备二硫化锡粉体,其中,步骤I的具体实施步骤为:步骤1.1:将五水四氯化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10?20min,五水四氯化锡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0035?0.007:1,得到混合物A ;步骤1.2:在搅拌状态下,将硫脲加入经步骤1.1制得的混合物A中,硫脲与混合物A的质量比为0.0038?0.0075:1,搅拌20?60min,将所得的溶液转移至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160?200°C条件下水热加热12?24h ;步骤1.3:将经步骤1.3反应结束后的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溶液离心分离,再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6次,于60?80°C烘箱中10?14h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1/CN104888753.html" title="一种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二硫化锡粉体和钛酸丁酯制备的前驱液经水热反应制得,其中,二氧化钛和二硫化锡的质量比为1:20~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官杰杨洋邓璐朱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