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式流水养殖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8229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式流水养殖水槽,该水槽一端设置有水槽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水槽出水口,水槽进水口开口朝下,水槽出水口开口朝上,其中水槽进水口内设置有气提水装置,气提水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管,管的下端为气提水装置进水口,上端为气提水装置出水口,管的下部设置有曝气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能够在保持水质稳定的养殖条件下,实现高密度养殖,减少用药90%以上,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式流水养殖水槽,具体而言是利用气提水作为主要动力,推动水流向水槽后缘运动,在实现增氧的同时自动实现鱼粪、残饵在粪便收集区沉淀浓缩,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在已有养鱼技术中,一般有几种形式: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2,传统池塘养殖。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中,一般采用水槽上端进水,水槽下端出水。每个养殖水槽定期从底部排出粪便、残饵和废水的固液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集中到循环养殖系统中的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后,进入下一环节进行水质调节。总体而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存在造价偏高,运行维护成本高的固有缺点。2,传统的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是生产者,滤食性鱼类是消费者,水体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养殖水体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又是粪便、残饵等的分解场所,以及浮游生物的培育池。这种“三池合一”的养殖方式,容易造成“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生态失衡。用于分离或降解养殖对象代谢产物的水体过少,通常在高密度养殖模式、快速生长期尤为明显,往往通过定期换水来调节水质。另外,“三池合一”的养殖模式也增加了管理难度,迫切需要一种将不同生态功能单元独立出来的养殖模式,根据不同的区块功能进行模块化建设,以提高生产和降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水质稳定的养殖水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浮式流水养殖水槽,该水槽一端设置有水槽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水槽出水口,水槽进水口开口朝下,水槽出水口开口朝上,其中水槽进水口内设置有气提水装置,气提水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管,管的下端为气提水装置进水口,上端为气提水装置出水口,管的下部设置有曝气入口。所述的浮式流水养殖水槽,水槽出水口下面设置有低于水槽底面的沉淀槽。所述的浮式流水养殖水槽,沉淀槽上面设置有六角蜂窝斜管。所述的浮式流水养殖水槽,水槽进水口为格栅状。所述的浮式流水养殖水槽,格栅的宽度小于5mm。所述的浮式流水养殖水槽,水槽为分段式,各段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浮式流水养殖水槽,气提水装置进行曝气提水时,水流速度为0.04m/so传统池塘或水库等水体通过进水槽口进入到养殖水槽中,利用气提水作为主要动力,推水装置推动水流向水槽后缘运动。由于鱼类具有溯流习性,鱼体处于水槽上游,粪便、残饵等在水流的作用下缓慢向水槽后缘运动,最终在水槽末端粪便收集区沉淀。定期通过水泵抽取粪便沉淀区粪便,经浓缩塔浓缩后用于有机肥制作。在传统池塘中放置一定数量的本水槽,其余水面均种植挺水植物,用于进一步降解水槽中溶解于水体的营养物质,防止水体过度营养化。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如下: (I)本专利技术仅用传统池塘2%左右的水面养殖出传统池塘的总产量,其余98%的水面用于净化水体,水质各项指标达标排放,渔药用量减少90%以上,鱼肉品质显著提高,水槽管理方便,捕捞便捷。(2)本专利技术在水槽出水口处由于水流减缓,粪便、残饵自动在沉淀槽中沉积,定期将沉积物抽出养殖水槽,保证养殖水体水质始终处于优质状态。沉积物经浓缩后,进行发酵处理,干燥后制成有机肥。( 3 )本专利技术水槽进水口可以设置成格栅状,宽度小于5毫米,避免野杂鱼进入养殖水槽抢夺饲料,影响养殖鱼类摄食。(4)本专利技术水槽进水口可以设置在距离水面1.8米以下,通过抽取水体下层水,进行曝气,并利用阳光暴晒,有助于灭菌,减少病原。通过抽取水体下层水加快水体上下层交流,使下层水体溶氧状况得到改善。(5)本专利技术水槽可以为分段式,各段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保证运输和拆卸方便,且实际生产可以根据养殖鱼类的规格、大小、长度适当增减水槽养殖段长度。(6)本专利技术水槽进水口处设置有六角蜂窝斜管,增加了湿周面积,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增加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7)本专利技术水槽整体采用浮式结构,能够适应不同水深的任何水体(湖泊、池塘、海洋、河流等),具备广泛适用性。(8)本专利技术利用气提水作为推动水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既满足高密度养鱼溶氧需求,又保证水流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加快水体循环和氨氮降解,有利于鱼类的快速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浮式流水养殖水槽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浮式流水养殖水槽水流示意图; 图3为气提水装置不意图; 图4为气提水装置设置示意图; 图5为水槽进水口示意图; 以上图1-图5中,I为水槽出水口,2为沉淀槽,3为水槽进水口,4为气提水装置,5为气提水装置出水口,6为气提水装置进水口,7为曝气入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浮式流水养殖水槽示意图,该水槽一端设置有水槽进水口 3,另一端设置有水槽出水口 1,水槽进水口 3开口朝下,水槽出水口 I开口朝上,其中水槽进水口 3内设置有气提水装置4,气提水装置4为竖直设置的管,管的下端为气提水装置进水口 6,上端为气提水装置出水口 5,管的下部设置有曝气入口 7。为了提高水槽出水口 I处处理沉淀的能力,在槽出水口 I设置了六角蜂窝斜管,同时在六角蜂窝斜管下面设置了低于水槽底面的沉淀槽2。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浮式流水养殖水槽水流示意图,可以看出,水流经气提水装置4将下层水推动提至水槽内,在不断的气提作用下水流向着水槽出水口 I的方向流动,最终达到不断换水的目的。如图3所示,为气提水装置示意图,可以看出,气提水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管,管的下端为气提水装置进水口 6,上端为气提水装置出水口 5,管的下端为气提水装置进水口 6,上端为气提水装置出水口 5,管的下部设置有曝气入口 7,在不断曝气的情况下,管中的水被气提推动从气提水装置进水口 6进入,从气提水装置出水口 5流出。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气提水装置设置示意图,可以看出,气提水装置并排设置,增加了提水速度与提水量。图5所示,为水槽进水口示意图,水槽进水口设置为格栅状,可以对水体中的动植物起到过滤作用,避免野生动植物进入水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浮式流水养殖水槽可以为分段式,各段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保证了水槽运输与组装的便利,同时可以根据养殖条件增加或缩小水槽的长度。格栅宽度小于5_可以有效阻止野生鱼虾等进入水槽,在进行曝气提水时,水流速度最好为0.04m/s,可以达到很好的持续换水与养殖的平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浮式流水养殖水槽制备取材方便,水槽结构可以采用角钢、角铁等材料构建成框架,水槽体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合金板、镀锌板或各种塑料板、油毡帆布等成型并焊接制成。在10亩水面的传统池塘中建成10个标准浮式流水,每个水槽规格15米X I米X I米。6月底放养草鱼鱼种,放养规格为250克/尾,密度为75尾/米2,9月底打样测定产量130千克/米2,总产量1950千克。日增重率10-11%,饵料系数在1.5左右。养殖段和净化区的pH在7-9之间,呈弱碱性;氨氮值在0.05-0.35之间波动;亚硝酸盐值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PH、氨氮、亚硝酸盐这三个值在上、下午无显著差异,养殖段与净化区的PH无显著差异,但净化区的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值低于养殖段。整个养殖过程中,除了定期用次氯酸钠消毒外,未使用其他药物。水槽中养殖的草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浮式流水养殖水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式流水养殖水槽,其特征在于,该水槽一端设置有水槽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水槽出水口,水槽进水口开口朝下,水槽出水口开口朝上,其中水槽进水口内设置有气提水装置,气提水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管,管的下端为气提水装置进水口,上端为气提水装置出水口,管的下部设置有曝气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武顾若波何义进徐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