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201588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其方法包括:在网络电话模式下,主叫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呼叫指令;根据呼叫指令,侦测当前网络状况和/或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比如判断主叫终端的网络接入点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若存在,则判断网络电话的TCP长连接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系统电话与网络电话的智能切换,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呼叫到达率和通话成功建立,提高通话质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
技术介绍
在移动数据网络情况下,受限于网络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现有的基于移动数据网络的网络电话不可能保证100%的呼叫到达率,如果进行网络电话的双方有一方不在线或网络质量差,都会影响到最终网络电话的通话建立或通话质量效果。当遇到上述情况时,现有的解决方案是直接结束通话。但事实上,在网络电话不可达或通话双方网络质量较差时,基于语音网络的系统电话是有可能成功建立并达到良好通话效果的。如果能实现上述情况下的网络电话到系统电话的智能切换,将可以大大改善此种情况下的通话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旨在提高通话建立成功率及通话质量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在网络电话模式下,主叫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呼叫指令;根据所述呼叫指令,判断所述主叫终端的网络接入点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若存在,则判断网络电话的TCP长连接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通信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网络电话模式下,接收用户触发的呼叫指令;侦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呼叫指令,判断所述主叫终端的网络接入点是否存在;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主叫终端的网络接入点不存在时,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所述侦测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主叫终端的网络接入点不存在时,判断网络电话的TCP长连接是否存在;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网络电话的TCP长连接不存在时,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在进行电话拨打时,通过自动探测网络电话通话双方的移动数据网络质量和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确定是采用基于数据网络的网络电话还是基于语音网络的系统电话进行呼叫,通过系统电话与网络电话的智能切换,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呼叫到达率和通话成功建立,提高通话质量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侦测当前网络状况和/或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当前网络状况和/或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的第一种场景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侦测当前网络状况和/或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当前网络状况和/或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的第二种场景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侦测当前网络状况和/或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当前网络状况和/或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的第三种场景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侦测当前网络状况和/或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当前网络状况和/或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的第四种场景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户在线状态判断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完整细化流程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通信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界面展示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界面展示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通信终端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通信终端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通信终端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自动探测网络电话通话双方的移动数据网络质量和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确定是采用基于数据网络的网络电话还是基于语音网络的系统电话进行呼叫,通过系统电话与网络电话的智能切换,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呼叫到达率和通话成功建立,提高通话质量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网络电话双方中若有一方不在线或网络质量差,会直接结束通话,由此影响到最终网络电话的通话建立或通话质量效果。而事实上,在网络电话不可达或通话双方网络质量较差时,基于语音网络的系统电话是有可能成功建立并达到良好通话效果的。如果能实现上述情况下的网络电话到系统电话的智能切换,将可以大大改善此种情况下的通话体验。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通过自动探测网络电话通话双方的移动数据网络质量和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确定是采用基于数据网络的网络电话还是基于语音网络的系统电话进行呼叫,通过系统电话与网络电话的智能切换,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呼叫到达率和通话成功建立,提高通话质量效果。本实施例方案涉及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并基于移动终端的网络电话与传统的系统电话而实施。其中,系统电话是指:通过语音网络方式进行语音数据传输,即传统的运营商电话;网络电话是指:通过移动数据网络方式进行语音数据传输,比如,VOIP网络电话,微信电话(一种免费网络通话的软件)等。网络电话给用户通话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可以节省用户通话费用,但是,网络电话受移动无线网络信号或通话双方网络链接的影响,网络电话双方中若有一方不在线或网络质量差,会直接结束通话,由此影响到最终网络电话的通话建立或通话质量效果。本实施例方案结合网络电话和系统电话的优点,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呼叫到达率和通话成功建立,提高通话质量效果。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上述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穿戴式设备(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下面,以终端是移动终端进行举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网络电话模式下,主叫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呼叫指令;根据所述呼叫指令,判断所述主叫终端的网络接入点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若存在,则判断网络电话的TCP长连接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网络电话模式下,主叫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呼叫指令;
根据所述呼叫指令,判断所述主叫终端的网络接入点是否存在;
若不存在,则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
若存在,则判断网络电话的TCP长连接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从网络
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网络电话的TCP
长连接是否存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网络电话的TCP长连接存在,则采用UDP方式探测所述主叫终端当前
网络的丢包率和网络延迟;
若所述主叫终端当前网络的丢包率和/或网络延迟大于设定阀值,则判定
所述主叫终端当前网络质量差,并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UDP方式探测
所述主叫终端当前网络的丢包率和网络延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主叫终端当前网络的丢包率及网络延迟均未大于设定阀值,则从
用户状态中心查询被叫终端当前的网络类型;
若查询到所述被叫终端的网络质量达到质量差的设定标准,则从网络电
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用户状态中心查询
被叫终端当前的网络类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查询到所述被叫终端的网络质量未达到质量差的设定标准,则从用户
状态中心查询所述被叫终端的在线状态;
若查询到所述被叫终端不在线,则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网络电话

\t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之前还包括:
向用户播放提示音,其中,被叫终端不在线、主叫终端当前网络质量差
以及被叫终端网络质量差各场景所对应的提示音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网络电话
模式切换至系统电话模式之前还包括:
通过界面向用户提示即将进行切换操作;
若在预定时间内,用户点击挂断按钮,则取消切换操作;
若超出预定时间,用户未点击挂断按钮,则进行从网络电话模式切换至
系统电话模式的操作。
7.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网络电话模式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铁鸣向航李斌陈晓波侯红君陈静聪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