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济群专利>正文

手扶摇摆健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52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扶摇摆健身车,包括车把手、转向杆、踏板、一前轮组件及两后轮组件,转向杆上端连接于车把手中部,下端与前轮组件连接,前轮组件枢接于踏板前端,两后轮组件连接于踏板后端,其中,后轮组件包括后轮架及后轮体,后轮体枢接于后轮架上,并形成万向轮,后轮架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一定锐角Ψ向下倾斜连接于踏板之上。由于后轮架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锐角向下倾斜连接于踏板之上,且后轮组件为万向轮,使得人体对车体所产生的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有一个分力,再配合人体的扭动,使上述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的分力大于地面对轮体的摩擦力,从而使车体前进,起到健身的目的,操作灵活、安全性能好,能在室内等优雅场所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健身用的手扶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只需利用人 体自身摇摆扭动,即能前进的手扶摇摆健身车
技术介绍
自从1993年, 一位德国工程师为解决自己交通困扰,将两个车轮安装在 一块用于做踏板的铝片上,然后把一杆有伸缩性能的金属扶手加在铝片上,变 形成了最初的手扶滑板车,后经过改进和商人的推广,这种手扶滑板车很快风 靡世界各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面上具有健身作用的手扶滑板车的种类越来越 多,就其驱动的方式来分,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脚蹬式手扶滑板车,利用脚 蹬在地面上给予其前进的动力;另一种是电动式手扶滑板车,既可以借助脚蹬 地面给予其前进的动力,也可以利用马达给予其前进的动力;但是,这类具有 健身作用的手扶滑板车,由于其驱动方式使其健身目的受到影响,存在以下几 点缺点1. 对于脚蹬式手扶滑板车,大都是利用使用者单脚踏在滑板车的踏板上, 另一只脚轻蹬地面,使其与地面因摩擦力关系而与地面产生反作用力,从而顺 势达到将滑板车与使用者向前推进之目的,为了使滑板车持续行进,就必须不 断的用脚蹬地面,但是,当脚瞪地面时,由于人在前进而地面禁止不动,使人 的脚踝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反作用力增加,易导致脚踝扭伤,不易适合小孩等动 作不够迅速的人体使用;2. 对于电动式手扶滑板车,由于其可以借助马达而使其前进, 一方面,减 少了人体的活动时间,不利于以健身为目的的使用者使用,另一方面,由于马 达具有一定的速度,故受使用环境的限制,且在遇见需紧急停车的突发事件时, 很难立刻控制住车体,将对路人或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3. 在使用脚蹬式或电动式手扶滑板车时,活动的基本都是人体下肢的双 腿,且动作单一、呈现一种机械化式的活动方式,医学研究表明,正处于身体 发育时期的人体,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滑板车,会出现腿部肌肉过分发达,影响 身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身高发育,而人体的上肢基本得不到锻炼,反而人 体上肢将一直保持一种前倾的姿势,增加人体的疲劳感,不利于健身。4. 灵活性差,且操作方式过于运动化,不适于在室内等优雅的环境中使用。 因此,急需一种操作灵活、安全性能好、能活动人体全身,且只需利用人体自身摇摆扭动即能前进的手扶摇摆健身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灵活、安全性能好、能活动人体全身, 且只需利用人体自身摇摆扭动,即能前进的手扶摇摆健身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手扶摇摆健身车, 包括车把手、转向杆、踏板、 一前轮组件及两后轮组件,所述转向杆上端连接 于所述车把手中部,下端与所述前轮组件连接,所述前轮组件枢接于所述踏板 前端,所述两后轮组件连接于所述踏板后端,其中,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架 及后轮体,所述后轮体枢接于所述后轮架上,并形成万向轮,所述后轮架相对 车体的前进方向呈一定锐角向下倾斜连接于所述i^4反之上。较佳地,所述踏板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一定锐角向上倾斜连接于所述 前、后轮组件之上,所述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在所述踏板上的连接点构成等边 三角形,支撑承载人体的踏板与前、后轮组件连接所构成的等边三形,有利于 保持车体的平稳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更具体地,所述踏板具有三个圆弧突边,所述圆弧突边分别以所述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与所述踏板的连接点为圓 心,所述圆弧突边指导了使用者在踏板上的最佳站立位置,规范了安全的操作, 提高了安全性,有利于健身。较佳地,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体、前轮架、环组套,前轮体枢接于所述前轮架下端,所述前4仑架上端枢接于所述环组套内,所述环组套连接于所述踏 板上,采用这种连接组合方式,结构简单,且牢固灵活。较佳地,所述手扶摇摆健身车还包括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连接于所述 转向杆与所述踏板及前轮组件之间,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翻转上支撑、翻转下支撑、弹钮及设于前轮组件的连接孔,所述弹钮安装于所述转向杆内,所述翻转 上支撑一端套于所述转向杆上,并具有与所述弹钮卡合的锁定孔,另一端枢接 于所述翻转下支撑上,所述翻转下支撑固定于所述踏板之上,所述转向杆可移 动地套于所述翻转上支撑和前轮组件,从而所述弹钮可选择地卡于所述连接孔 或所述锁定孔内,而使所述转向杆选择性地连接所述前4仑组件或翻转上支撑, 所述转向杆与所述翻转上支撑的连接使所述转向杆可随所述翻转上支撑一起 绕所述翻转下支撑转动收折;更具体地,所述翻转上支撑的锁定孔与所述前轮 组件的连接孔的开口方向成90度夹角,所述折叠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较佳地,所述转向杆包括若干套筒,所述套筒相互可伸缩连接;所述车把 手为可折叠车把手,更方便于携带。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后轮架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一定 锐角向下倾斜连接于所述踏板之上,且后轮组件为万向轮,这样当使用者的脚 踏在后轮组件上的踏板上时,人体对车体所产生的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有一个 分力,再配合人体的扭动,人体的扭动能不断改变轮体的方向和人对车体的压 力,使上述压力沿车体前进方向的分力大于地面对轮体的摩擦力,从而使车体 前进,实现只需通过人体的摇摆扭动即能驱动的目的,活动了人体全身,起到 健身的目的,并且操作灵活、安全性能好,能在室内等优雅场所使用;另,本 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和存收,使用者也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扶摇摆健身车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手扶摇摆健身车的万向轮的立体图。图3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的正^L图。 图5为图1的側一见图。 图6为图1的后—见图。 图7为图1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手扶摇摆健身车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9为图8的侧^L图。 图IO为图8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手扶摇摆健身车,包括车把手l、转向杆 2、踏板3、 一前轮组件4及两后轮组件5,所述转向杆2上端连接于所述车把 手1中部,下端与所述前轮组件3连接,所述前轮组件4通过环组套42枢接 于所述踏板3前端,所述两后轮组件5连接于所述踏板3后端,所述后轮组件 5包括后轮架51及后轮体50,所述后轮体50枢接于所述后轮架51上,并形 成万向轮,所述后轮架51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V呈一定锐角W向下倾斜连接 于所述踏板3之上,具体地,所述后轮架51上端具有倾斜角度为V的倾斜块 52,上述倾斜块52连接于所述踏板3与后轮架51之间,使后轮架51相对车 体的前进方向V呈W向下倾斜,上述后轮体50穿于后轮轴承50a上,所述后 轮轴承50a套于连接于上述后轮架51下端的连接孔51a上的后轮轴套51b上, 上述后轮架51的下端51b相对其上端51a可自由转动,使的上述后轮架51及 后轮体52形成万向轮。如图3、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具体的结构如 下所述前轮组件4包括前轮体40、前轮架41、环组套42,所述前轮体40 枢接于所述前轮架41下端,所述前轮架41上端枢接于所述环组套42内,所 述环组套42连接于所述踏板3上,更具体地,所述前轮轴承40b穿过前轮体 40,所述前轮轴套40a套于所述前轮轴承40b上,上述前轮轴套40a连接于所述前轮架41上,使前轮体40相对前轮架41可自由的转动;所述环组套42由 环组下固定套42a和环组上固定套42a 、及分别盖于其上的环组下盖42b及环组 上盖组42b 、成,所述环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扶摇摆健身车,包括车把手、转向杆、踏板、一前轮组件及两后轮组件,所述转向杆上端连接于所述车把手中部,下端与所述前轮组件连接,所述前轮组件枢接于所述踏板前端,所述两后轮组件连接于所述踏板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架及后轮体,所述后轮体枢接于所述后轮架上,并形成万向轮,所述后轮架相对车体的前进方向呈一定锐角向下倾斜连接于所述踏板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济群
申请(专利权)人:武济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