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1431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含: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的导管、套管及至少三个支撑脚;套管截面呈圆环状,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该套管套置在导管上;至少三个支撑脚沿套管径向均匀等间距设置在该套管上;每个支撑脚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及其固定射线源装置的方法,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能够在被测筒体的内端面进行支持固定,确保对中性良好后,由带有外螺纹的导管通过旋转将射线源伸入需要固定的位置,既能保证射线源的对中性好,还能使操作人员方便测量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射线中心曝光领域的射线源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射线中心曝光时射线源装置固定装置均由人工测量,当被测筒体直径较小且筒体较长时,给拍片人员对射线源装置的对中和固定带来很大困难,并且容易造成对中误差大。例如,现有技术采用的固定支架,当射线源装置固定在深度为100mm的位置再进行对中,由于被测筒体的内径较小,不利于操作人员测量,固定的深度存在的误差较大。而在深度为100mm的位置进行对中测量时,孔径越小,给操作人员的测量带来困难越大,也容易造成对中性有很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能够在被测筒体的内端面进行支持固定,确保对中性良好后,由带有外螺纹的导管通过旋转将射线源伸入需要固定的位置,既能保证射线源的对中性好,还能使操作人员方便测量和固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其特点是,该支撑装置包含: 导管; 套管,所述套管截面呈圆环状,该套管套置在所述导管上; 至少三个支撑脚,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沿所述套管径向均匀等间距设置在该套管上;每个所述支撑脚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管包含:截止套管,所述截止套管设置在该导管的一端; 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的射线源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该套管通过螺纹与所述导管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套管沿径向等间距设有至少三个支撑脚安装孔;每个所述支撑脚安装孔为盲孔。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脚包含: 连接端,呈圆柱形,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脚安装孔内; 底座,呈圆柱形,截面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端,并与所述连接端连接; 支撑柱,呈圆柱形,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伸缩筒,呈圆柱形;所述伸缩筒内部设有盲孔,所述带有螺纹的盲孔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柱长度; 所述伸缩筒的一端截面呈圆环形,圆环外直径与底座截面直径相等;该伸缩筒的另一端截面呈圆形; 包角,呈半球体,其直径与所述底座直径相等;该包角与所述伸缩筒截面呈圆形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伸缩筒的盲孔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伸缩筒通过带有螺纹的盲孔与所述支撑柱外表面螺纹匹配连接。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及其固定射线源装置的方法,能够使得测量简单、快捷,并且该支撑装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使得所测量数据准确度更高,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的射线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的伸缩筒剖视图。 图5为本技术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含: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的导管10、套管20及至少三个支撑脚30。 其中,套管20截面呈圆环状,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该套管20套置在导管10上。至少三个支撑脚30沿套管20径向均匀等间距设置在该套管20上;每个支撑脚30与套管2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支撑脚30,从而能够确保对中性良好。 如图1所示,导管10包含:截止套管11。截止套管11设置在该导管10的一端;导管10的另一端与外部的射线源装置200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套管20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导管10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则可以使得套管20在导管10上根据实际需要位置随时移动;同时导管10的一端设有截止套管11,用于限制套管20在导管10上的移动极限位置。 如图1所示,套管20沿径向等间距设有至少三个支撑脚安装孔21 ;每个支撑脚安装孔21为盲孔。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每个支撑脚30包含:连接端31、底座32、支撑柱33、伸缩筒34及包角35。 连接端31呈圆柱形,设置在对应支撑脚安装孔21内。底座32呈圆柱形,截面直径大于连接端31,并与连接端31连接。支撑柱33呈圆柱形,截面直径小于底座32,表面设有外螺纹;支撑柱33设置在底座32上。伸缩筒34呈圆柱形;伸缩筒34内部设有带有螺纹的盲孔341,带有螺纹的盲孔341长度大于支撑柱33长度;该伸缩筒34通过带有螺纹的盲孔341与支撑柱33外表面螺纹匹配连接;伸缩筒34的一端截面呈圆环形,圆环外直径与底座32截面直径相等;该伸缩筒34的另一端截面呈圆形。包角35呈半球体,其直径与底座32直径相等;该包角35与伸缩筒34截面呈圆形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螺钉50沿套管20轴向将支撑脚30的连接端31与套管20固定连接。采用螺钉41将包角35与伸缩筒34截面呈圆形的一端固定连接;包角35采用塑料制成。在实际使用中,包角35用于增加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100与筒形被测物内部固定的摩擦力。 如图3、图5所示,一种用于固定射线源装置的方法,该方法用于被测物为筒形被测物;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I,将至少三个支撑脚30、套管20及导管10连接固定形成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100 ;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100的导管10 —端与射线源装置200固定连接。该步骤SI包含如下步骤: S1.1,将每个支撑脚30固定设置在套管20对应的支撑脚安装孔21内;每个支撑脚30初始状态的伸缩筒34与底座32接触,支撑柱33全部设置在该伸缩筒34内。 S1.2,将带有至少三个支撑脚30的套管20套置在导管10上。 S1.3,将射线源装置200与导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 S2,将带有射线源装置200的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100设置在筒形被测物内。 本实施例中,筒形被测物的深度为1000mm,筒形被测物的内径为600mm。 S3,根据被测目标确定射线源装置200位置,进一步确定套管20在导管10上的具体位置;该步骤S3包含如下步骤: S3.1,当被测目标距离筒形被测物的端口长度小于导管10长度时,将带有至少三个支撑脚30的套管20沿着射线源装置200方向在导管10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被测目标在距离筒形被测物的端口长度为800mm,同时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100的长度为1000mm,则带有至少三个支撑脚30的套管20沿着射线源装置200方向在导管10上移动,使得射线源装置200的位置能够准确探测到被测目标时,套管20带动三个支撑脚30设置在筒形被测物内部,并与筒形被测物稳定固定。 S3.2,当被测目标距离筒形被测物的端口长度大于导管10长度时,将带有至少三个支撑脚30的套管20沿着远离射线源装置200方向在导管10上移动,该套管20最多能够移动至与该导管10的截止套管11相接触的位置。 S4,根据筒形被测物的内部直径,通过改变支撑柱33与伸缩筒34的螺纹连接距离,改变每个支撑脚30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含:导管(10);套管(20),所述套管(20)截面呈圆环状;该套管(20)套置在所述导管(10)上;至少三个支撑脚(30),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30)沿所述套管(20)径向均匀等间距设置在该套管(20)上;每个所述支撑脚(30)与所述套管(2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含: 导管(10); 套管(20),所述套管(20)截面呈圆环状;该套管(20)套置在所述导管(10)上; 至少三个支撑脚(30),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30)沿所述套管(20)径向均匀等间距设置在该套管(20)上;每个所述支撑脚(30)与所述套管(20)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0)包含:截止套管(11 ),所述截止套管(11)设置在该导管(10)的一端; 所述导管(10)的另一端与外部的射线源装置(200)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沿径向等间距设有至少三个支撑脚安装孔(21);每个所述支撑脚安装孔(21)为盲孔。4.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0)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20)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该套管(20)通过螺纹与所述导管(10)配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线源对中支撑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一炯农建超季龙华胡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电装备焊接及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