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367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其优点是:混合池、沉渣池和澄清池呈品字型布置,高温排污水的流动方向在平面上呈U字型的流动,在竖向上呈自上到下,而后自下到上的流动,充分利用池内的有限空间,流程长,换热面积大,可有效降低排污水的温度,并减少排污降温池的占地面积;布孔排污进水管和布孔冷却进水管可充分混合冷热水,提高换热效率,降低排污水温度,并减少冒白汽现象;排污降温池内开洞高低相间,并设置了过滤网,可有效减少锅炉排污水中的污物杂质进入下水管网。可用于替代现在常用的标准图集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锅炉排污降温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可用于发电厂、冶炼厂、化工厂、造纸厂、卷烟厂等企业中工业锅炉房室外的排污降温池,属于排污降温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锅炉房在发电厂、冶炼厂、化工厂、造纸厂、卷烟厂等有供热和供汽需求的工厂或企业中被广泛应用,但工业锅炉的定期排污水和连续排污水往往温度较高,不能直接排入厂区下水管网,需要设置排污降温池将排污水温度冷却至40°C以下排放。同时,由于锅炉排污水含有大量溶解固形物,在排污降温池中经高温池水反复蒸发会出现悬浮物及沉渣,直接进入下水管网会导致管道堵塞问题。 目前设计中常采用给排水专业标准图集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锅炉排污降温池,实现对锅炉排污水的冷却降温,但该类型排污降温池体积庞大,土方工程量大。同时过程中冒白汽现象严重,进入下水管网的污物杂质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提高换热效率并有效防止冒白汽现象,减少排水污物含量的排污降温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腔体,该混凝土腔体至少具有排污进水口、排污溢流口、冷却进水口、排汽管、人孔,混凝土腔体内设有混合池、沉渣池和澄清池,混合池的顶部连接人孔和排汽管,排汽管连接排汽口,混合池的两侧外壁上部分别连接排污进水管和冷却进水管,排污进水管和冷却进水管分别连接排污进水口和冷却进水口,混合池内壁底部开洞连接沉渣池,沉渣池内壁顶部开洞连接澄清池,在沉渣池内壁顶部的洞内嵌有过滤网,澄清池的外壁上部连接排污溢流管,排污溢流管连接排污溢流口。 优选地,所述的混合池与沉渣池、澄清池依次呈品字型布置。 优选地,所述的排汽管管径不小于DN50,弯曲半径为1.5倍排汽管的公称直径,且排汽管的出口距离室外地坪不小于150mm。 优选地,所述排污进水管和所述冷却进水管均布置在所述混合池内,且沿两壁相向敷设;排污进水管浸没于混合池存水,距混合池的池底100?200mm ;冷却进水管架空于混合池池顶,距混合池的池顶100?200mm。 优选地,所述的排污进水管在混合池内的水平管上半部均匀布置直径为8mm的孔,两孔中心间距为20mmo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进水管在所述混合池内的水平管面向混合池侧的管中心处均匀布置一排直径为2mm的孔,两孔中心间距为20mmo 优选地,所述混合池内壁底部开洞距池底100?200mm,沉渣池内壁顶部开洞高于排排污溢流口顶100?200mm。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采用10?20目/cm的不锈钢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腔体埋地敷设,所述人孔的盖板高出室外地坪200?300mm。 本技术的优点是:混合池、沉渣池和澄清池呈品字型布置,高温排污水的流动方向在平面上呈U字型的流动,在竖向上呈自上到下,而后自下到上的流动,充分利用池内的有限空间,流程长,换热面积大,可有效降低排污水的温度,并减少排污降温池的占地面积;布孔排污进水管和布孔冷却进水管可充分混合冷热水,提高换热效率,降低排污水温度,并减少冒白汽现象;排污降温池内开洞高低相间,并设置了过滤网,可有效减少锅炉排污水中的污物杂质进入下水管网。可用于替代现在常用的标准图集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锅炉排污降温池。 【附图说明】 图1为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外部正视图; 图2为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内部正视图; 图3为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内部A-A剖视图; 图4为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内部B-B剖视图; 图5为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内部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为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外部正视图,所述的混凝土腔体11外具有人孔12、排污进水口 4、排污溢流口 8、冷却进水口 7、排汽管6 ;如图2为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内部正视图所示,所述的混凝土腔体11内设有混合池1、沉渣池2和澄清池3,呈品字型布置;混合池I内壁底部开洞10连接沉渣池2,沉渣池2内壁顶部开洞9连接澄清池3,澄清池3的外壁上部通过排污溢流口 8连接排污溢流管。所述的混合池I的外壁上部连接冷却进水管14,冷却进水管14架空沿壁敷设,距池顶100?200mm。所述的冷却进水管7在混合池I内的水平管面向混合池I侧的管中心处均匀布置一排Φ2的小孔,两孔中心间距为20_。 如图3为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内部A-A剖视图所示,所述的混合池I内壁底部开洞10距池底100?200mm。 如图4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内部B-B剖视图所示,所述的混合池I的顶部连接人孔12和排汽管6,排汽管6管径不小于DN50,弯曲半径为1.5倍排汽管6的公称直径,且其出口距离室外地坪不小于150mm。混合池I的外壁上部连接排污进水管5,浸没于混合池I存水,距池底100?200mm,排污进水管5连接排污进水口 4。所述的排污进水管5在池内水平管的上半部均匀布置Φ8的小孔,两孔中心间距为20mm。 如图5为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内部C-C剖视图所示,沉渣池2内壁顶部开洞9高于排污溢流口 8顶100?200mm。沉渣池2内壁顶部开洞9内嵌不锈钢过滤网13(10?20 目 /cm) ο 所述的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高温锅炉排污水经排污进水管5进入混合池I底部,浸没于池底原有存水,利用排污进水管5密布小孔与冷却水充分混合换热,减少冒汽;自来水经冷却进水管14进入混合池I顶部,利用冷却进水管14侧排小孔喷射入混合池1,减少混合池I上空可能存在的白汽,并与高温排污水混合均匀。剩余少量白汽经排汽管6排至室外,以降低排污降温池内的温度和压力。 所述的混合池I水流从底部开洞10进入沉渣池2,可以隔离混合池I中的漂浮污物;沉渣池2,水流从顶部开洞9进入澄清池3,可以隔离沉渣池2中沉淀的污物,同时沉渣池2内壁顶部开洞9的内嵌过滤网13可以隔离水体中悬浮的污物,这样可大大减少进入下水管网的污物。 高温排污水的流动方向在平面上呈U字型的流动,在竖向上呈自上到下,而后自下到上的流动,充分利用池内的有限空间,流程长,换热面积大,可有效降低排污水的温度,并减少排污降温池的占地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腔体(11),该混凝土腔体(11)至少具有排污进水口(4)、排污溢流口(8)、冷却进水口(7)、排汽管(6)、人孔(12),混凝土腔体(11)内设有混合池(1)、沉渣池(2)和澄清池(3),混合池(1)的顶部连接人孔(12)和排汽管(6),排汽管(6)连接排汽口,混合池(1)的两侧外壁上部分别连接排污进水管(5)和冷却进水管(14),排污进水管(5)和冷却进水管(14)分别连接排污进水口(4)和冷却进水口(7),混合池(1)内壁底部开洞连接沉渣池(2),沉渣池(2)内壁顶部开洞连接澄清池(3),在沉渣池(2)内壁顶部的洞内嵌有过滤网(13),澄清池(3)的外壁上部连接排污溢流管,排污溢流管连接排污溢流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腔体(11),该混凝土腔体(11)至少具有排污进水口(4)、排污溢流口(8)、冷却进水口(7)、排汽管(6)、人孔(12),混凝土腔体(11)内设有混合池(1)、沉渣池(2)和澄清池(3),混合池(I)的顶部连接人孔(12)和排汽管(6),排汽管(6)连接排汽口,混合池⑴的两侧外壁上部分别连接排污进水管(5)和冷却进水管(14),排污进水管(5)和冷却进水管(14)分别连接排污进水口⑷和冷却进水口(7),混合池(I)内壁底部开洞连接沉渣池(2),沉渣池(2)内壁顶部开洞连接澄清池(3),在沉渣池(2)内壁顶部的洞内嵌有过滤网(13),澄清池(3)的外壁上部连接排污溢流管,排污溢流管连接排污溢流口(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池(I)与沉渣池(2)、澄清池(3)依次呈品字型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汽管(6)管径不小于DN50,弯曲半径为1.5倍排汽管(6)的公称直径,且排汽管(6)的出口距离室外地坪不小于1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锅炉用排污降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宏德刘幼幼王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