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517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碰头,属于顶车作业技术领域,其包括柱状的碰头主体,碰头主体的长度至少为270毫米,碰头主体的一端设有大顶板,另一端设有座板,座板的宽度大于冲击座内缘的宽度,大顶板的迎撞面设有至少一个橡胶垫,座板的背撞面设有冲击座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冲击座连接结构与冲击座连接,其大顶板位于冲击座外,并超出端墙配件一定距离,能够在顶车作业时保证端墙配件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端墙配件相互撞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本装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安全有效,非常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顶车作业

技术介绍
成列铁路货车由多个车厢组成,一节车厢一般由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构成,车厢与车厢之间通过车钩缓冲装置连接。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从而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车钩缓冲装置安装于铁路货车的中梁上,其主要由车钩、冲击座、钩尾框和缓冲器组成,车钩与钩尾框通过钩尾销连接,缓冲器两端分别设置有前从板和后从板,且缓冲器、前从板和后从板均放置于钩尾框中。铁路货车在施行厂修时,通常要拆除车钩缓冲装置,并在车辆入缓存台位时,进行顶车作业。但是,由于端墙或端梁上踏板支架、手动机安装座等配件超出冲击座的端面,车辆在顶车作业时就会造成两辆车的端墙或端梁配件相互碰撞产生变形,给检修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碰头,该碰头通过冲击座连接结构与冲击座连接,碰头的大顶板位于冲击座外,并超出端墙配件一定距离,从而在顶车作业时保证端墙配件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端墙配件相互撞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碰头,其包括柱状的碰头主体,碰头主体的长度至少为270毫米,碰头主体的一端设有大顶板,另一端设有座板,座板的宽度大于冲击座内缘的宽度,大顶板的迎撞面设有至少一个橡胶垫,座板的背撞面设有冲击座连接结构,大顶板的迎撞面即指大顶板背对碰头主体的一面,座板的背撞面即指座板背对碰头主体的一面。作为优选,冲击座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脚以及用于抵住冲击座内缘上沿的上卡板,连接脚上设有用于与冲击座栓接的螺孔。此外,对于具有下沿的冲击座,冲击座连接结构还可设置相应的下卡板。作为优选,碰头主体由第一槽钢、第二槽钢和盖板组成,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槽口朝向水平且相背,盖板位于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上方。作为优选,大顶板为矩形,大顶板迎撞面的四角均设有小顶板,橡胶垫共有两个,分别是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第一橡胶垫位于左上角和左下角的两个小顶板之间,第二橡胶垫位于右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小顶板之间,橡胶垫的厚度大于小顶板的厚度。作为优选,碰头主体的长度为300毫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冲击座连接结构与冲击座连接,其大顶板位于冲击座外,并超出端墙配件一定距离,能够在顶车作业时保证端墙配件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端墙配件相互撞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本装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安全有效,非常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1、盖板;12、第一槽钢;20、座板;21、上卡板;22、连接脚;23、螺孔;30、大顶板;31、小顶板;32、橡胶垫;4、冲击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碰头,其包括柱状的碰头主体,碰头主体由第一槽钢12、第二槽钢和盖板11组成,第一槽钢12和第二槽钢的槽口朝向水平且相背,盖板11位于第一槽钢12和第二槽钢的上方并与两者焊接,碰头主体的长度为270毫米,碰头主体的一端焊接有矩形的大顶板30,另一端焊接有座板20,座板20的宽度大于冲击座4内缘的宽度,从而可以抵住冲击座4的前缘,大顶板30的迎撞面的四角均设有小顶板31,此外还有两个橡胶垫32,分别是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第一橡胶垫位于左上角和左下角的两个小顶板31之间,第二橡胶垫位于右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小顶板31之间,橡胶垫32的厚度大于小顶板31的厚度,座板20的背撞面设有冲击座连接结构,冲击座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脚22以及一个用于抵住冲击座4内缘上沿的上卡板21,连接脚22上设有用于与冲击座4栓接的螺孔23ο根据实际情况,本技术碰头主体的长度也可设计为300毫米;此外,对于具有下沿的冲击座4,冲击座连接结构还可设置相应的下卡板。本技术用于车辆的顶车作业,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于冲击座内,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并通过上卡板和/或下卡板抵住冲击座内缘。顶车作业时,两车通过本技术传递作用力,由于本技术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能够保证端墙配件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端墙配件相互撞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非常实用。【主权项】1.一种碰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的碰头主体,碰头主体的长度至少为270毫米,碰头主体的一端设有大顶板(30),另一端设有座板(20),座板(20)的宽度大于冲击座(4)内缘的宽度,大顶板(30)的迎撞面设有至少一个橡胶垫(32),座板(20)的背撞面设有冲击座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座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脚(22)以及用于抵住冲击座(4)内缘上沿的上卡板(21),所述连接脚(22)上设有用于与冲击座(4)栓接的螺孔(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碰头主体由第一槽钢(12)、第二槽钢和盖板(11)组成,第一槽钢(12)和第二槽钢的槽口朝向水平且相背,盖板(11)位于第一槽钢(12)和第二槽钢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顶板(30)为矩形,大顶板(30)迎撞面的四角均设有小顶板(31),所述橡胶垫(32)共有两个,分别是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第一橡胶垫位于左上角和左下角的两个小顶板(31)之间,第二橡胶垫位于右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小顶板(31)之间,橡胶垫(32)的厚度大于小顶板(31)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碰头主体的长度为300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碰头,属于顶车作业
,其包括柱状的碰头主体,碰头主体的长度至少为270毫米,碰头主体的一端设有大顶板,另一端设有座板,座板的宽度大于冲击座内缘的宽度,大顶板的迎撞面设有至少一个橡胶垫,座板的背撞面设有冲击座连接结构。本技术通过冲击座连接结构与冲击座连接,其大顶板位于冲击座外,并超出端墙配件一定距离,能够在顶车作业时保证端墙配件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端墙配件相互撞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本装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安全有效,非常实用。【IPC分类】B61G11-00【公开号】CN204605841【申请号】CN201520274387【专利技术人】李志乾, 彭彦虎, 杨云圣, 严平均, 陈庚 【申请人】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日【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碰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的碰头主体,碰头主体的长度至少为270毫米,碰头主体的一端设有大顶板(30),另一端设有座板(20),座板(20)的宽度大于冲击座(4)内缘的宽度,大顶板(30)的迎撞面设有至少一个橡胶垫(32),座板(20)的背撞面设有冲击座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乾彭彦虎杨云圣严平均陈庚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