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堆取料机的集成式皮带液压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9442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斗轮堆取料机的集成式皮带液压张紧装置,包括丝杠装置、小车装置、防倾翻装置、标准张紧滚筒、液压油缸装置和皮带,其特征在于:小车装置分别对称固定在斗轮堆取料机的悬臂梁两侧,小车装置包括车架和车轮,车轮底部设有固定在悬臂梁上的轨道;标准张紧滚筒的两个轴承座分别固定在车架上,皮带缠绕在标准张紧滚筒的胶面上;丝杠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悬臂梁一端的两侧,其一端固定悬臂梁上,另一端与车架上一侧的轴端座Ⅰ相连;液压油缸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另一端悬臂梁的两侧,其一端固定悬臂梁上,另一端与车架上另一侧的轴端座Ⅱ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消除了安全隐患,缩短了更换维护张紧滚筒的作业时间,提升了检修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斗轮堆取料机的集成式皮带液压张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斗轮堆取料机的皮带张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斗轮堆取料机的集成式皮带液压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斗轮堆取料机的液压张紧装置,即:液压油缸拉动固定滑道上的特殊结构的滚筒,以实现张紧行程,这种形式存在安全隐患和油缸成本高,更换张紧滚筒效率低,而且此滑道加工精度高,制造比较困难。首先安全性问题,现有液压张紧装置工作,当液压油缸推动滚筒到达指定行程位置时,油缸腔内会带压锁定滚筒位置。如果液压系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泄压,那么滚筒会移动,最终导致皮带打滑松弛,容易产生积料等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更换张紧滚筒效率问题,现有液压张紧装置中的张紧滚筒是滑道结构的特殊轴承座,为滑动摩擦实现张紧移动。若想更换检修张紧滚筒,需要拆除张紧装置支架。然而,这种支架结构复杂,安装对位困难,局部还有螺栓把合,对于分秒必争的港口来说,更注重更换检修效率和时间。因此开发一种安全可靠、检修效率高的斗轮堆取料机的的皮带液压张紧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由于液压系统泄压导致的皮带打滑松弛和更换张紧滚筒困难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斗轮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斗轮堆取料机的集成式皮带液压张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斗轮堆取料机的集成式皮带液压张紧装置,包括丝杠装置(1)、小车装置(2)、固定在所述小车装置(2)上的防倾翻装置(3)、标准张紧滚筒(4)、液压油缸装置(5)和皮带(6),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装置(2)分别对称固定在斗轮堆取料机的悬臂梁两侧,所述小车装置(2)包括车架(2.1)和设置在所述车架(2.1)底部的车轮(2.2),所述车轮(2.2)底部设有与所述车轮(2.2)配合滚动移动的轨道(2.3),所述轨道(2.3)固定在所述悬臂梁上;所述标准张紧滚筒(4)的两个轴承座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所述小车装置(2)的车架(2.1)上,所述皮带(6)缠绕在所述标准张紧滚筒(4)的胶面上;所述丝杠装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堆取料机的集成式皮带液压张紧装置,包括丝杠装置(1)、小车装置(2)、固定在所述小车装置(2)上的防倾翻装置(3)、标准张紧滚筒(4)、液压油缸装置(5)和皮带(6),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装置(2)分别对称固定在斗轮堆取料机的悬臂梁两侧,所述小车装置(2)包括车架(2.1)和设置在所述车架(2.1)底部的车轮(2.2),所述车轮(2.2)底部设有与所述车轮(2.2)配合滚动移动的轨道(2.3),所述轨道(2.3)固定在所述悬臂梁上;所述标准张紧滚筒(4)的两个轴承座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所述小车装置(2)的车架(2.1)上,所述皮带(6)缠绕在所述标准张紧滚筒(4)的胶面上;所述丝杠装置(1)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悬臂梁一端的两侧,所述丝杠装置(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斗轮堆取料机的悬臂梁上,所述丝杠装置(1)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2.1)上一侧的轴端座Ⅰ(2.4)相连;所述液压油缸装置(5)分别对称设置在与所述丝杠装置(1)相对的、另一端的悬臂梁的两侧,所述液压油缸装置(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斗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陈玉鹏王勇亮崔岩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