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道手术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387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孔道手术拉钩,包括主拉钩和辅助拉钩,所述主拉钩的前端是主拉钩体,中间是主拉钩杆,尾部是主拉钩手柄,所述辅助拉钩的前端是辅助拉钩体,中间是辅助拉钩杆,尾部是辅助拉钩手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360°的自由度,能同时对相对侧组织进行支撑,并配合锁定功能的使用,可有效改善手术中助手必须依靠双手持双钩持续牵拉才能暴露术野的弊端。该拉钩在建立和维持腔内操作空间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器械的更换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实现了可控式抽吸和冲洗分流,有效减少医源性交叉污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多孔道手术拉钩
技术介绍
手术时,需要用手术拉钩牵拉手术切口来达到暴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的目的。减少器械的更换次数、实现“一械多能”,是保证手术顺利并缩短手术时间的保证。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手术拉钩存在以下问题:1、医院所用的手术拉钩基本都是单钩结构,仅能进行单向牵拉,因此大部分时候都需助手双手持双钩来对手术切口进行对向的牵拉,并且助手采用双手对向牵拉手术拉钩的姿势不仅给助手造成很大不便,也一定程度上干扰术者的体位;2、拉钩的拉手长度不能调节固定,只能由助手用手持续牵拉,不仅浪费了大量劳动力,长时间的牵拉手术拉钩,会导致手臂不适,容易造成疲劳;3、术中及术后冲洗手术部位时,直接倾倒生理盐水,容易造成液体飞溅,渗透隔离巾污染手术区;4、拉钩与吸引管分离使用,增加了术中更换器械的次数,影响手术的流畅性;5、吸引功能与冲洗功能共用一根管道(尤其是内镜手术),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污染,有一定几率使附壁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申请号为“200920040170.7”、授权公告号为“CN 201404249Y”、名称为“颈部单一小切口内镜甲状腺手术中专用悬吊拉钩”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颈部单一小切口内镜甲状腺手术专用悬吊拉钩,包括:拉钩柄,设置在拉钩柄两端上的拉钩端,拉钩端上分别设有吸引器头。这种专用拉钩具有吸引功能,可以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超声烟雾吸走。此技术只适用于小切口开放内镜辅助手术,完全内镜手术并不适用,且吸引器位置固定,吸引范围局限,无法对操作腔内的出血或者渗血进行定位抽吸。申请号为“200420052593.8”、授权公告号为“CN 2745517Y”、名称为“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所述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是由金属丝经过弯折加工而成的,拉钩体为宽底的“V”字形,拉钩体的前端为针尖,拉钩体双臂的近宽底处向拉钩杆的方向弯曲约150°角,拉钩体的平面与拉钩杆呈90°角弯曲,拉钩柄为弓形。在使用时,用拉钩的针尖自颈部外侧的皮肤刺入,然后经过旋转拉钩,将整个拉钩置入甲状腺腔内,在腔镜分离钳的协助下用拉钩的钩体将分离开的颈前肌群拉向外侧,达到暴露甲状腺的目的。但是,其拉钩体的顶端为锐利的针尖,进入腔内后,在调整拉钩位置时存在刺破颈部大血管的潜在风险,且该拉钩仅能作为单向牵拉,内镜下的术野显露仍需通过分离钳等器械单向牵拉对侧腺体来实现,一旦腺体较大,缺乏对侧的空间扩展,该拉钩并不能获得满意的视野。因此,目前缺少一种既能有效暴露术野,又能缓解助手因术中持续对向牵拉手术拉钩带来的不便和疲劳感,同时实现“洗” “吸”分流,减少医源性交叉污染概率的多功能拉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有效暴露术野,又能缓解术中助手因持续双手对向牵拉带来的不便和疲劳感,同时实现“洗” “吸”分流,减少医源性交叉污染概率的多孔道拉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道手术拉钩,包括主拉钩和辅助拉钩,所述主拉钩的前端是主拉钩体,中间是主拉钩杆,尾部是主拉钩手柄,所述辅助拉钩的前端是辅助拉钩体,中间是辅助拉钩杆,尾部是辅助拉钩手柄,其中:所述主拉钩杆沿其轴向贯穿设有第一孔道及第二孔道,该第一孔道的一端延伸至主拉钩体的内部并从其表面穿出,该第一孔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主拉钩手柄的内部并从其表面穿出;所述辅助拉钩杆穿过该主拉钩杆的第二孔道,辅助拉钩的辅助拉钩体和辅助拉钩手柄分别伸出该第二孔道的两侧之外;所述辅助拉钩杆沿其轴向贯穿设有第三孔道,该第三孔道一端的端口延伸至辅助拉钩体的内部并从其表面穿出,该第三孔道另一端的端口延伸至辅助拉钩手柄的内部并从其表面穿出。所述主拉钩用于同侧组织的牵引,主要负责皮肤侧的牵拉,包括外上、外中、外下、顶部的视野牵拉;所述辅助拉钩用于对侧组织的推挡和空间拓展,主要负责包括内上、内中、内下、底部的视野拓展,以替代术中助手必须双手持双钩进行对向的牵拉。通过主拉钩与辅助拉钩的位置调整,使该拉钩具有360°的横向自由旋转度;通过对主拉钩杆及辅助拉钩杆的深度位置分别调整,可以对术野的暴露范围进行调整,完成多向空间的牵拉。优选地,所述的主拉钩体上开设有与该第一孔道连通的第一副孔;所述辅助拉钩体上开设有与该第三孔道连通的第三副孔。优选地,所述的主拉钩手柄内设有键槽,该键槽内设有辅助拉钩锁定滑块;所述辅助拉钩锁定滑块通过在该键槽内滑动来对辅助拉钩进行锁定。待主拉钩与辅助拉钩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时,通过滑动辅助拉钩锁定滑块来锁定辅助拉钩和主拉钩的相对位置,从来解决术中助手需要用双手吃双钩持续牵拉来进行多向固定的问题。优选地,所述的主拉钩手柄上设有主拉钩流量调节装置;所述辅助拉钩手柄上设有辅助拉钩流量调节装置。所述主拉钩手柄上的第一孔道的端口可与冲洗装置相连,使用时,通过冲洗装置向第一孔道)注射生理盐水等冲洗液,通过主拉钩流量调节装置控制冲洗量的大小。所述辅助拉钩手柄上的第三孔道的端口可与气压调节装置相连,使用时,通过气压调节装置向第三孔道进行负压吸引,通过辅助拉钩流量调节装置来控制吸引量的大小。优选地,所述的主拉钩体和辅助拉钩体为镜面对称结构,主拉钩体和辅助拉钩体契合后形成长圆体结构,该长圆体结构在其长轴方向上呈轴向对称。同时,主拉钩体与辅助拉钩体分离或契合时具有的钝性表面不会对操作空间内的组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优选地,所述主拉钩体和辅助拉钩体分别为“U”字型结构,主拉钩体和辅助拉钩体契合后形成弯折状长圆体结构。优选地,所述的主拉钩体与主拉钩杆相互垂直,所述辅助拉钩体与辅助拉钩杆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的主拉钩杆的长度为100?140mm,外径为4?12mm,其中第一孔道的孔径为I?2mm,第二孔道的孔径为2?1mm ;所述辅助拉钩杆的长度为140?180mm,外径为2?9mm,其中第三孔道的孔径为I ?3mm ;所述第一副孔的孔径为1mm,第三副孔的孔径为Imm ;所述主拉钩体的长度为20?40mm,宽度为3?1mm ;所述辅助拉钩体的长度为20?40mm,宽度为3?10mm。优选地,所述的多功能拉钩可制成不同规格大小,以适用于开放手术、内镜辅助手术、完全内镜手术等相关手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360°的自由度,能同时对相对侧组织进行支撑,并配合锁定功能的使用,可有效改善手术中助手必须依靠双手持双钩持续牵拉才能暴露术野的弊端。手术开始时,注射器作穿刺引导后,先将主拉钩体与辅助拉钩体相互契合形成长圆体状结构,由皮肤外用拉钩体的开口端刺入皮肤并通过旋转拉钩柄,使拉钩体、拉钩进入手术操作腔内,在腔镜器械的协助下,调整拉钩体及拉钩杆的位置并对肌群组织进行牵拉,方便多方向充分暴露手术操作视野。使用时,既可将主拉钩体与辅助拉钩体相互契合形成长圆体状结构,作为单钩进行使用,也可伸展为复式双钩。当伸展为复式双钩时,主拉钩主要用于同侧组织的牵引,辅助拉钩主要用于对侧组织的推挡和空间的拓展,置于合适位置后,即可推动辅助拉钩锁定滑块对辅助拉钩进行锁定。在超声刀或者电刀分离组织的过程中,当产生汽化水雾、烟雾干扰术野时,可将辅助拉钩手柄上的端口与气压调节装置进行连接,并通过辅助拉钩流量调节装置对负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孔道手术拉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道手术拉钩,包括主拉钩和辅助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拉钩的前端是主拉钩体(11),中间是主拉钩杆(12),尾部是主拉钩手柄(13),所述辅助拉钩的前端是辅助拉钩体(21),中间是辅助拉钩杆(22),尾部是辅助拉钩手柄(23),其中:所述主拉钩杆(12)沿其轴向贯穿设有第一孔道(121)及第二孔道(122),该第一孔道(121)一端的端口延伸至主拉钩体(11)的内部并从其表面穿出,该第一孔道(121)另一端的端口延伸至主拉钩手柄(13)的内部并从其表面穿出;所述辅助拉钩杆(22)穿过该主拉钩杆(12)的第二孔道(122),辅助拉钩的辅助拉钩体(21)和辅助拉钩手柄(23)分别伸出该第二孔道(122)的两侧之外;所述辅助拉钩杆(22)沿其轴向贯穿设有第三孔道(221),该第三孔道(221)一端的端口延伸至辅助拉钩体(21)的内部并从其表面穿出,该第三孔道(221)另一端的端口延伸至辅助拉钩手柄(23)的内部并从其表面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璟辉裘年存汪洋王斌单成祥傅志仁江道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